1 / 11

自由沉降实验

自由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 2 、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 Stokes 公式。 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 600~700mg/L 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 浓度较大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此时颗粒间的相对位置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

du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自由沉降实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由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 2、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公式。 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 浓度较大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此时颗粒间的相对位置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 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状态,沉淀柱直径一般要≥200mm,而且柱内还应装有慢速搅拌装置,以消除器壁效应和模拟沉淀池内刮泥机的作用。

  2. 自由沉降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有机玻璃沉淀柱 内径D=200mm 高H=2000mm 自由沉淀实验流程图

  3. 自由沉降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悬浮物定量分析装置: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 悬浮物定量分析 悬浮物测定方法: (1)定量滤纸恒重W1;(2)抽滤水样后的滤纸恒重W2; (3)采样体积V; (4)悬浮物浓度C。

  4. 自由沉降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检查实验流程; 2、准备预测水样; 3、关闭沉淀柱进水阀、排空阀; 4、开启水泵出水阀、回流阀和柱溢流阀;

  5. SS0 自由沉降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5、开启水泵,通过回流搅拌水样; 6、待水样搅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0值;

  6. 自由沉降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7、关闭回流阀,同时打开沉淀柱进水阀,调节开度,保证匀速进水;

  7. 自由沉降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8、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进水阀,同时记录沉淀开始时间;

  8. 自由沉降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9、当达到相应的沉淀时间时,在采样口取样,并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 0,5,10,20,30,60 min

  9. 自由沉降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0. 自由沉降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1. 自由沉降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以去除率E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有效水深的E~t关系曲线 2、以沉淀速度u为横坐标,以去除率E为纵坐标,绘制不同沉淀时间的E~u曲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