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988 Views
猪捷申病毒的危害及国内疫病流行现状. 崔尚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Email:cuishangjin@yahoo.cn Tel:18946066093. 主要内容. PTV 的危害 PTV 的历史 PTV 的流行病学 PTV 的诊断 国外消灭该病的措施及历程 在我国的发现及流行情况 我国可能采取的措施 研制疫苗的优缺点 我国猪病流行情况. 一、 PTV 的危害. 猪捷申病是由小 RNA 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 (PTV) 感染所致 . 主要引起猪的脑脊髓炎、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及母猪繁殖障碍。
E N D
猪捷申病毒的危害及国内疫病流行现状 崔尚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Email:cuishangjin@yahoo.cn Tel:18946066093
主要内容 • PTV的危害 • PTV的历史 • PTV的流行病学 • PTV的诊断 • 国外消灭该病的措施及历程 • 在我国的发现及流行情况 • 我国可能采取的措施 • 研制疫苗的优缺点 • 我国猪病流行情况
一、PTV的危害 • 猪捷申病是由小RNA病毒科捷申病毒属中的猪捷申病毒(PTV)感染所致. • 主要引起猪的脑脊髓炎、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及母猪繁殖障碍。 • 目前在我国主要为混合感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 (PCV2)混合感染较多,主要引起高热病、流产、仔猪死亡以及腹泻、肠炎等。
1.1 脑脊髓炎 • 血清1、2、3、5 型毒株均可引起脑脊髓炎, 但不同毒株致病性不同。 • 血清1型毒株引起的病死率高,且多为急性发病;2、3、5 型引起的症状轻微、病死率低。
潜伏期因感染的毒株和毒量而异,一般为4~28 d 。患病猪初期体温升高,可达40℃~41℃或更高,表现为精神萎靡,厌食和后肢麻痹,继而共济失调,呈犬坐式或前后肢瘫软,类似伪狂犬。 • 随着病情加重,呈现脑炎症状,四肢僵硬,站立时头倾向一侧,眼球、肌肉发生剧烈震颤并伴有阵挛性惊厥。受到刺激时引起强烈的角弓反张,对声音极为敏感,可引起病畜大声尖叫,惊厥一般可持续24~36 h,体温骤降后出现昏迷,于3、4 d 后死亡。 • 轻症病例,经过精心照料可以恢复,但耐过猪可能表现肌肉萎缩、四肢麻痹或瘫痪等后遗症。
1.2 母猪繁殖障碍 • 表现为不孕、产木乃伊胎和死胎等。 • 在妊娠1~15 d 感染,胚胎死亡后被吸收,导致产仔数下降; • 妊娠30d左右感染胎儿死亡率达20%~50%; • 妊娠45d以后感染胎儿死亡率为20%~40%。 • 胎儿死亡率的高低,多数由感染毒株的血清型不同所致。 • 在中后期感染,多产出腐败死胎、木乃伊胎或新鲜尸体有一部分为畸形和水肿。 • 存活的仔猪表现虚弱,常在出生几天后死亡。 • 经产母猪常不表现任何症状。 • 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以后可正常生产。
1.3 肺炎 • 猪捷申病毒在肠管内增殖时可以促进其它病原微生物繁殖,诱发肺炎。 • 临床表现为呼吸加快、咳嗽、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 1.4 下痢 • 当机体机能下降时感染病毒,促使肠道中的常在菌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增强,引起轻微腹泻。 • 该病毒对肠道的致病作用还不太清楚,从下痢仔猪粪便中经常可分离到该病毒。
1.5 心肌炎和心包炎 • 从心脏可以分离得到病毒。 • 感染试验猪可产生心肌炎和心包炎。 • 具体机理现在不清楚。
台湾PTV致病致病机理与疫苗研发 • 2000年自南投县送检病例分离出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同年起台湾各地陆续发现猪只感染PTV,困扰国内猪只饲养业。 • PTV不但具有高度传染性与高死亡率,病猪具神经症状,且恢复猪只发生消瘦、生长迟缓之现象。因此养猪场一旦发生此病,常造成仔猪之低育成率经济损失。台湾养猪场PTV感染甚为普遍,由于感染PTV有神经症状及共济失调等症状出现,常与猪瘟、PRV相似,需进行类症鉴别及实验室诊断,PTV的致病严重性以及其在养猪产业界所担任的角色须进一步探讨。 • 为发展适合田间流行PTV血清型别的疫苗,调查目前养猪场PTV感染情形与血清型分布状况,了解PTV的致病机转及与其他病原共同感染之危害性。研究病毒蛋白之抗原性及免疫原性,作为开发活毒疫苗及亚单位疫苗的可能性,以达预防及控制本病之发生。计划主要研究PTV毒力及病毒分布,选择PTV抗体阴性及阳性猪只逢机分组,猪只进行病毒口鼻接种实验,经由实验显示,接种病毒台湾分离株具毒力,猪只会出现发烧、下痢、厌食、消瘦、部份猪只后躯麻痹之临床症状,剖检观察进行全身采样,抗体阴性组发现猪只感染后病毒经由肠道增殖,感染后第2天出现病毒血症现象,感染后第10天于大脑及中枢神经、肠道以及肠道淋巴结能检出PTV病毒。而抗体阳性组亦能感染及出现轻微临床症状,感染后第28天于扁桃腺、肠道以及淋巴结能检出PTV病毒。 • 本病毒能引发高效价的中和抗体,若需制造活毒疫苗则须经驯化以减除毒力,或利用病毒基因结构性蛋白VP1研发制造亚单位疫苗。
二、历史和流行过程 • 首次爆发与欧洲 • 1929年首次爆发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小镇上,当时命名为猪捷申病。 • 当时发病的主要症状为脊髓灰质炎、神经系统紊乱,死亡率高(90%以上)。
在欧洲的蔓延 • 随后的二十世纪50年代,该病蔓延整个欧洲,给工业化养猪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五十年代,英国和丹麦发现了一种危害较轻的疾病,可以引起中度的系统紊乱,病死率也很低,人们把该病称之为塔尔凡病和脑脊髓炎。
塔尔凡病 脑脊髓炎
在其它地区的暴发历程 • 与以上报道不同的是,后来在马达加斯加以及中欧和东欧地区爆发的猪捷申病毒病中,很少出现脑脊髓炎。而是多呈现肺炎、流产或者腹泻,以及更多的是混合感染等,造成严重的生产力下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危害。 • OIE有记载的:白俄罗斯在1996、1999和2005年,摩尔达维亚在2002到2004年,罗马尼亚在2002年,俄罗斯在2004年,乌克兰在1996到2005年,拉脱维亚在1997年以及2000到2002年,马达加斯加在1996到2000年、2002年和2004到2005年,乌干达在2001年以及日本在2002年均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了该病的爆发。
在欧洲的最后一次及在其他地区爆发 • 西欧最后一次关于捷申病毒脑脊髓炎的报道是在1980年,发生于奥地利。 • 2002年日本爆发的捷申病毒脑脊髓炎得到了实验室验证,并通报了OIE。证明亚洲有了此病的存在。
虽然1929年Trefny氏最先发现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但是目前捷申病毒己遍布亚洲。虽然1929年Trefny氏最先发现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区,但是目前捷申病毒己遍布亚洲。 • 在我国及周围国家与地区大部分猪场均有感染,如越南、泰国、台湾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以台湾检测结果说明亚洲存在的情况及流行的严重性:以台湾检测结果说明亚洲存在的情况及流行的严重性:
2008年結果 • 2008年共接获县市家畜疾病防治所或动物防疫所送检61场次124头猪只脏器检体。 • 经接种于PK-15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以第二型猪环状病毒(porcinecircovirus 2; PCV2)有27场呈阳性为最多; • 其次依序为猪铁士古病毒(porcineteschovirus ; PTV)和猪肠病毒(其中porcineenterovirus A; PEV-A有9场,porcineenterovirus B; PEV-B有8场)各有17场呈阳性; •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有8场,里奥病毒(reovirus;Reo V)有7场,假性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和猪流感病毒 (swineinfluenza virus;SIV;H1N2)各有3场,以及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B encephalitis virus;JEV)、猪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 PPV)和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各有1场病毒分离呈现阳性。 • 此外,有12场可分离出猪鼻炎霉浆菌(Mycoplasmahyorhinis; M. hyorhinis)。
猪圆环病毒及猪捷申病毒对猪瘟LPC疫苗效力的影响猪圆环病毒及猪捷申病毒对猪瘟LPC疫苗效力的影响 • 近年来盛传仔猪育成率不佳,尤其以保育阶段的问题最伤脑筋,究其实,保育猪刚离开母猪,不仅受到环境改变的紧迫因子冲击,其移行抗体也逐渐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日趋转弱,因此,饲养及卫生管理一有疏失疾病即趁虚而入。 • 在本所去年的病性鉴定服务中,猪捷申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感染已跃居国内猪病的前一、二名,为了解该二种病毒对兔化猪瘟(LPC)疫苗之免疫效果是否会造成影响,乃进行此试验。 • 本试验利用早期离乳隔离饲养与孕育无PCV种猪的方式,共生产二十头无PCV抗体及无PTV抗体猪只,将此等猪只分成四组,其中三组为试验组,每组有六头猪只,分别再平分成二小组,第一组猪只分别接PCV2,其中一半猪只分别再免疫一剂LPC疫苗;第二组猪只分别接PTV,其中一半猪只分别再免疫一剂兔化猪瘟疫苗;第三组猪只分别同时接种猪PCV2和PTV,其中一半猪只分别再免疫一剂LPC疫苗,第四组有二头猪为对照组予以免疫一剂LPC疫苗,之后,临床观察十四天,至第三周采取其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 • 结果,除接PTV猪只在临床上出现下痢症状外,尚有一头接PTV猪只出现神经症状终至死亡。而兔化猪瘟疫苗免疫后之中和抗体力价,第一、二、三组猪只产生的猪瘟中和抗体力价明显高于第四组,因此猪只同时进行该等病毒感染与LPC疫苗免疫,似乎不会影响兔化猪瘟疫苗在猪体引发中和抗体的产生。
《扬州大学》 2008年 2007年江苏地区猪高热病病例中PCV2、PPV、PRV、PRRSV、CSFV、JEV、EMCV、PEV、PTV的检测朱丽娜 • 结果显示61份病料为PCV2阳性,阳性率为43.3%; • 96份病料为PRRSV阳性,阳性率为68.1%; • 69份病料为CSFV阳性,阳性率为48.9%; • 67份病料为PTV阳性,阳性率为47.5%; • 34份病料为PEVB阳性,阳性率为24.1%; • 9份病料为EMCV阳性,阳性率为6.4%; • PPV、PRV、JEV、PEVA均未为检出; • 其中PCV2、PRRSV混合感染阳性率最高, • 141份病料中有52份,占总数的36.9%, • 且有12份为PRRSV、PCV2和CSFV的三重混合感染,占总数的8.5%, • 同时,PCV2、PRRSV、PTV的混合感染有8份,占总数的5.7%; • 在混合感染病例中,PRRSV和CSFV混合感染居第二,141份病料中有41份,占总数的29%, • PRRSV和PTV的混合感染为第三,141份病料中有35份,占总数的24.8%。
43个猪场中,PRRSV发病场17个,猪瘟13个,PTV 31个,分别占39.5%,30.2%,72.1%。
血清学结果与讨论 • 同一窝仔猪,PTV阳性率从4周龄的40%到16周龄的100%。 • PTV抗体阳性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 • PTV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 这只是一个场的结果,需要进行更多调查 • 猪场阳性率从44%到90%不等。 • 715份血清中有399份呈PTV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5.8%
三、 流行病学 • 猪是猪捷申病毒的唯一宿主,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幼龄猪易感性较强。 • 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该病多为散发,在大型养猪场可表现为地方流行性。 • 猪感染本病毒后,可通过粪便持续大量地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也可通过眼结膜和生殖道粘膜感染其他各年龄段猪群。 • 怀孕母猪带毒期约为3个月,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 未怀孕母猪感染后,带毒期也可达2个月。 • 在同一个猪群中可有多个血清型,任何年龄猪在感染某一血清型毒株后,可再感染其它血清型毒株。
口服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以及肠道病毒感染的竞争作用使病猪排毒的数量和排毒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口服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以及肠道病毒感染的竞争作用使病猪排毒的数量和排毒的时间有显著差异。 • 病猪发病急性期的早期,通过鼻拭子或肛拭子即可检测到病毒,但是在粪便中的排毒时间更长。 • 在发病期,猪-猪直接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粪-口途径或通过污染物的表面及饮水也是本病的重要的传播方式。
四、 诊断 • 病毒的分离 • 血清学诊断方法 • 分子诊断技术 • 鉴别诊断
4.1-1 病毒的分离 • 传统的病毒分离技术尽管耗时、繁琐、易受其它病毒干扰,但在早期捷申病毒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1-2 病毒分离 • 病毒分离的最好样品是粪便和肛拭子、喉拭子和脑、脊髓液,在发病急性期的早期采集喉拭子和脑脊髓液有利于病毒的分离。 • 对于疑似病例,可用粪便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因为病毒在肠道内一直保持很长时间、高滴度的排毒。 • 在发病急性期的早期,可以经常性地从喉头分离到病毒。
4.2 IF及IPMA • 一般用脊髓、脑干或小脑的组织悬液在PK细胞上培养,初代培养往往病毒含量低,细胞病变不明显或荧光染色不典型,难作判定,最好盲传几代。组织培养细胞可作荧光抗体染色或免疫酶染色鉴定病毒抗原。
4.3 ELISA及PCR • 如果病料中含有病原,一般容易分离成功。中和试验、ELISA试验也可用于临床急性期、恢复期猪血清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作出诊断。 • Nested-PCR诊断技术也可用于该病的诊断。
4.4 电镜观察 • 电子显微镜负染技术可以在电镜下区分引起神经症状的其它病原,如狂犬病、伪狂犬病等。 • 但是对于同样的小RNA病毒科的其它成员则不能够区分。 • 免疫电镜技术是结合电镜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的优点,在标准阳性血清的作用下,可用于病毒的鉴别诊断。
4.5 血清学诊断方法 • PTV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免疫荧光试验(IF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ELISA)及病毒微量中和试验(VN ) 等。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IFA和ELISA。
4.6 分子诊断技术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猪捷申病毒和肠道病毒诊断中,和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具有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特点,但同时也局限于实验室条件,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性操作,无法进行现地快速、简便的检测和诊断。
4.7荧光定量PCR •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ested-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敏感性上又有一个提高。但是荧光定量PCR因为仪器的昂贵而受到限制。PTV其它的分子诊断技术的报告很少。
4.8 鉴别诊断 • 猪捷申病毒与其它引起繁殖障碍、神经性症状的病毒,如PRRSV、CSFV、PRV、ASFV、CSFV、PRV、PPV、EMCV等引起的临床症状相似,应注意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 除此之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快速简便的鉴别诊断方法也应运而生。 • 应用RT-PCR方法进行捷申病毒和猪肠道病毒Ⅱ型的鉴别诊断、应用nested-PCR进行的猪肠道病毒分群和鉴别、应用针对VP1主要抗原位点的PCR进行猪捷申病毒的分群及血清型鉴定。
五、国外消灭该病的措施及历程 • 国外对于本病的研究,己有较长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而目己证实该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 早期多用病猪或人工感染猪组织悬液所制成的氢氧化铝灭活苗,或者表达VP1作为亚单位疫苗效果也很好。
几个实例 • 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疫苗在东欧一些国家使用后,猪捷申病病死率从5.27%降至0.03%,在严重疫区,对全部易感猪注射后,未见本病的再发生。 • 50年代末期,Mory和 Correns用猪捷申病毒血清Ⅰ型Konratice株在猪肾细胞连续传100代以上,培育成功弱毒变异株,制成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可诱导仔猪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采取人工攻毒(脑内接种)的方法,保护率在80%以上。
Teschen disease (Teschovirus encephalomyelitis)eradication in Czechoslovakia: a historical report
六、在我国的发现及流行情况 • 我国台湾相关研究显示,台湾猪场PTV病毒分离率为20%,仅次于PCV2的阳性率。台湾调查结果表明:猪捷申病是近年来猪只的新兴疾病。 • 全台湾猪只抗体检测显示,猪群的阳性率占七成,同时每年的猪只病毒性疾病的检诊服务,也显示猪捷申病毒的检出率,居所有猪只疾病之首,可见该病己普遍存在于台湾猪群。
流行的血清型 • 由于猪捷申病病毒有11种血清型,为了解台湾存在该病毒血清型的数量及其分布于各县市的情形,透过收集各县市的猪只粪材拭子,用猪肾脏细胞株分离猪捷申病毒,并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的部分VP1片段,测序后,与猪捷申病毒不同血清型病毒株进行亲缘性分析。 • 结果显示,在78株分离株病毒中,涵盖了猪捷申病毒的十种血清型,只缺第5血清型,而各血清型之分布,亦无地域的区隔。
国内情况 • 2003年,我所首次有分离到PTV-1的报道。 • 后本实验室又在某发病猪场分离到PTV- 8型病毒。 • 童光志等分离到PTV-2杂交株。 • 后来我们调查分离到PTV-4,5,6,7,8型,但以8型最多。 • 说明国内猪群也存在PTV的感染。但是对此病毒在国内大陆的流行情况和危害还不清楚。
血清学调查 • 对黑龙江、山东、天津和河南等地进行的血清学初步调查表明,猪场阳性率从44%-90%不等。 • 715份血清中有399份呈PTV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55.8%。 • 同一窝仔猪跟踪调查,PTV阳性率从4周龄的40%-16周龄的100 %;PTV抗体阳性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升高。
AY392535, D61/96 1.00 GQ293228, Vir2481/02 A 1.00 AY392555, Sek1042/97 AY392552, Sek65/97 1.00 AF296100, DS562/91 0.75 AY392532, DS1520/93 0.59 AF296097, Tirol 1.00 AF231767, Bozen 654 1.00 AF231768, Konratice MrBayes, GTR+G+I 230,000 generations 25% burnin PTV P1, 75 sequences 1.00 1.00 AY392551, Sek2498/96 0.99 xxxxxx, Vir3189/91 PTV-1 AF296106, 5-DVIII 0.71 AF296103, Vir1626/89 1.00 AF296104, Vir1627/89 0.99 AF296105, PS34 1.00 AF231769, Talfan AF296101, Sek549/98 1.00 1.00 AY392553, Sek655/97 0.67 AF296099, IBRSV 1.00 AY392554, Sek736/97 0.99 AF296098, Teschen-199 1.00 AJ01138, F65 1.00 AF296102, Vir2236/99 AF292121, DS1696/91 1.00 GQ293238, Vir2374/01 0.51 PTV-11 AY392536, RD181/01 1.00 AF296096, Dresden 1.00 AF296120, UKG/53/71 1.00 AY392550, 1008/88 1.00 AY392547, 12/15 Ge 0.97 AY392548, S776/83 0.96 PTV-10 AY392549, VS 7/92 1.00 AF296095, Vir460/88 1.00 AF296119, Vir461/88 1.00 AY392539, UKG/170/80 0.98 AF296088, O 2b PTV-3 1.00 AY392540, 1-AAVI 1.00 GQ293230, Vir1925/02 AF296109, Vir480/87 1.00 AF296108, Vir6793/83 0.87 AY392541, 12-PL 1.00 AY392542, 2-AKIII 0.98 AF296110, Sek49/99 1.00 PTV-2 xxxxxx, Vir1063/01 1.00 AF296107, Vir6711-12/83 1.00 AY392537, Stendal 1.00 1.00 AF296087, T80 AY392533, DS183/93 0.98 GQ293229, Vir2018/87 1.00 0.99 AY392534, DS756/93 AF296093, UKG/173/74 1.00 PTV-8 AF296118, 25-TVII 1.00 GQ293092, Jilin/2003 1.00 1.00 xxxxxx, Fuyu/2009 GQ293231, UKG/149/79 1.00 GQ293232, UKG/163/79 1.00 PTV-4 AF296089, PS36 1.00 AF296112, Vir3764/86 1.00 1.00 AF296111, Vir918/85 1.00 AF296113, Vir2500/99 AF296116, Vir289/89 1.00 1.00 AF296115, Vir3634/85 PTV-6 1.00 AF296117, 21-SZ 1.00 1.00 AY392546, 121-EIX AF296091, PS37 0.96 AF296114, Vir1806/89 1.00 xxxxxx, Sek2160/97 1.00 GQ293235, BL7116 PTV-5 1.00 1.00 GQ239236, BL7792 GQ293234, Sek254/97 1.00 AF296090, F26 1.00 GQ293233, D18/01 1.00 PTV-7 AF296092, F43 1.00 GQ293237, WR2 PTV-9 AF294094, Vir2899/84 0.1
0.1 B Species GenBank acc. no., (sero-)type, strain Genus DQ249299, DHAV, 03D Duck hepatitis A virus Avihepatovirus Ljunganvirus AF327920, LjV-1, 87-012 Parechovirus 1.00 L02971, HPeV-1, Harris Human parechovirus EU142040, SePV, HO-02-21 Seal picornavirus (proposed) Aquamavirus (proposed) Avian encepholmyelitis virus Tremovirus AJ225173, AEV, Calnek vaccine strain 1.00 M14707, HAV, HM-175 Hepatitis A virus Hepatovirus Avian sapelovirus AY563023, ASV, TW90A 1.00 Sapelovirus Simian sapelovirus AY064708, SSV, SV-2 2383 1.00 Porcine sapelovirus 1.00 AF406813, PSV, PEV-8 V13 Human rhinovirus B K02121, HRV-B HRV-14 1059 1.00 0.89 Human rhinovirus A L24917, HRV-A, HRV-16 11757 1.00 EF186077, HRV-C, HRV-QPM Human rhinovirus C (proposed) 1.00 AF201894, SEV-A1, A-2 plaque Simian enterovirus A 1.00 D00820, HEV-D, EV-70 J670/71 Human enterovirus D 0.98 M33854, HEV-B, CVB-3 Nancy Human enterovirus B 1.00 Enterovirus 1.00 AF326766, SV-6 1631 Simian enterovirus B (proposed) 1.00 AF414372, EV-108 N125 Simian enterovirus C (proposed) 1.00 Human enterovirus A U22521, HEV-A EV-71 BrCr 0.99 Human enterovirus C V01149, HEV-C, PV-1 Mahoney 0.96 Porcine enterovirus B (proposed: Porcine enterovirus) AF363453, PEV-B, PEV-9 UKG/410/73 1.00 Bovine enterovirus (proposed: Bovine enterovirus A) DQ092769, BEV-1, LC-R4 1.00 DQ092770, BEV-2, BEV-261 Bovine enterovirus (proposed: Bovine enterovirus B) 1.00 GQ179640, Salivirus NG-J1 Salivirus (proposed) AB010145, Aichivirus A846/88 Aichi virus 1.00 Kobuvirus 1.00 Bovine kobuvirus AB084788, BKV U-1 1.00 EU787450, sw/S-1-HUN/2007/Hungary Porcine kobuvirus (proposed) 0.74 Erbovirus X96871, Erbo, ERBV-1 P1436-71 Equine rhinitis B virus FJ438902, HCoSV-A1 Human cosavirus A (proposed) 0.79 FJ438907, HCoSV-B1 Human cosavirus B (proposed) 0.75 Cosavirus (proposed) 1.00 FJ438908, HCoSV-D1 Human cosavirus D (proposed) 1.00 FJ555055, HCoSV-E1 Human cosavirus E (proposed) Senecavirus DQ641257, SVV-001 Seneca Valley virus 1.00 1.00 M81861, EMCV-R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Cardiovirus 1.00 1.00 Theilovirus M20562, TMEV GDVII 1.00 X96870, ERAV PERV Equine rhinitis A virus 1.00 Aphthovirus X00871, FMDV O1-Kaufbeuren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1.00 EU236594, BRBV EC11 Bovine rhinitis B virus AF296100, PTV-1 DS562/91 AF296108, PTV2 Vir6793/83 AF296115, PTV6 Vir3634/86 0.93 1.00 AF296095, PTV10 Vir460/88 1.00 AF296119, PTV10 Vir461/88 AF296103, PTV1 Vir1626/89 0.53 1.00 MrBayes, GTR+G+I 5,234,000 generations 25% burnin Picorna 3D, 68 sequences AF296104, PTV1 Vir1627/89 AF296102, PTV1 Vir2236/99 AF296117, PTV6 21-SZ 0.99 0.63 AF294094, PTV9 Vir2899/84 AF296109, PTV2 Vir480/87 0.96 AF296112, PTV4 Vir3764/86 AF231767, Bozen 654 0.71 0.98 AF231768, Konratice 0.94 PTV8 Jilin/2003 1.00 PTV8 Fuyu/2009 Teschovirus Porcine teschovirus AF296111, PTV4 Vir918-19/85 0.79 0.94 AF296107, PTV2 Vir6711-12/83 0.98 AF296113, PTV4 Vir2500/99 0.82 AF296096, Dresden PTV5 D18/01 0.89 Af296088, PTV3 O 2b 1.00 0.96 AF296089, PTV4 PS36 1.00 AF296091, PTV6 PS37 AF296087, PTV2 T80 1.00 AF296090, PTV5 F26 1.00 0.77 AF296092, PTV7 F43 0.86 AF231769, PTV1 Talfan 0.83 AJ011380, PTV1 F65 0.89 AF296093, PTV8 UKG/173/74 0.81 AF296118, PTV8 25-TVII
我国可能采取的措施 • 首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猪场还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购猪的数量,而且要严格控制外购猪的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提高饲粮中能量饲料的供给,完善防寒保暖措施,提高猪群整体抗病能力。 • 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圈舍粪尿及垃圾要天天清除,并坚持对圈舍固定时间消毒。病毒在紫外线和日光下容易死亡,在猪舍内适当地加强光照,安装紫外灯可杀灭有效距离内的病毒,保持地面干燥也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