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377 Views
第 4 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1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1.1 库存现金 1. 现金的管理 ( 1 )现金预算: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保持充足的现金储备。 编制现金预算表 ( 2 )现金的内部控制 不允许单独一人自始至终地操纵和处理一笔业务的全过程。 现金 收入 的内部控制:现金结算、收取现金货款、送存现金等控制内容。 现金 支出 的内部控制:付款范围审核、付款凭证审核、银行对账单核对。
E N D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1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1.1 库存现金 1. 现金的管理 (1)现金预算: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保持充足的现金储备。 编制现金预算表 (2)现金的内部控制 不允许单独一人自始至终地操纵和处理一笔业务的全过程。 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现金结算、收取现金货款、送存现金等控制内容。 现金支出的内部控制:付款范围审核、付款凭证审核、银行对账单核对。 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正确核定库存现金限额,按规定限额控制库存现金数额。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3)现金使用的范围 2. 现金业务的会计处理 4.1.2 银行存款 1. 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委托收款、汇兑、托收承付、信用卡、信用证。 2. 银行存款业务的账务处理 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1.3 其他货币资金 1. 外埠存款 2. 银行汇票存款 3. 银行本票存款 4. 存出投资款: 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资金。 5. 在途货币资金:企业同所属单位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汇、解款项。 在月末如有未到达的汇入款项,作为在途货币资金处理。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2 应收项目 4.2.1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核算 4.2.2 应收票据 特点: 1. 票据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票据到期值=面额+票据到期利息 票据到期利息=票据面额×月利率×月数 =票据面额×月利率÷ 30 ×天数 2. 票据可以贴现。 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月贴现率×贴现月数 =票据到期值×月贴现率÷30 ×贴现天数 贴现可能会导致或有负债的产生,因此期末时企业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该项或有负债额情况。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2.3 预付账款 4.2.4 其他应收款 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4.3 坏账准备 4.3.1 坏账损失的确认 4.3.2 坏账损失的提前范围:所有的应收款项。 4.3.3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备抵法: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在发生赊销业务时,就估计坏账损失,提取资产减值损失;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得坏账准备。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有三种方法: 1. 销货百分比法 2. 账龄分析法 3.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方法一旦选用,不得随意变更。若变更,则需在报表披露并说明理由。 计提:借:资产价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4 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的披露 4.4.1 货币资金的披露 根据“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同时在附注中披露货币资金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 通过阅读报表,可以了解货币资金的数量大小,分析持有量是否合理。 4.4.2 应收项目的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项目依次披露: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 项目金额按照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减去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即预期能收回的金额) 在附注中,还应披露:应收账款按账龄结构披露;应收账款按客户类别披露。其他应收项目比照执行。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5 如何对货币资金项目进行分析 对货币资金项目进行分析主要是结构分析,将企业“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若显著超过了同行业一般水平,说明持有货币资金过多,需要优化其资产结构;反之,若显著低于同行业一般水平,说明企业货币资金存量不足,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6 如何对应收项目进行分析 应收项目对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因为只有最终能够转化为现金的应收项目才是有价值的。过多的应收项目,会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大量占用,企业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从而使财务费用上升;其坏账准备的计提使费用(资产价值损失)上升,造成业绩的下降。迅猛增加的应收账款往往预示着业绩风险。 如何判断应收账款过多? 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来判断。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比较分析:将应收账款的变化与销售收入的变化进行比较。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若应收账款增长率明显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说明应收账款过多。 结构分析:将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若比例显著超过同行业一般水平,说明应收账款过多。 比率分析: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一般水平进行比较,若明显低于同行业一般水平,说明周转过慢。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报表附注的阅读,理解其账龄和债权人的构成情况。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案例 高龄应收账款风险大 百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经营百货、餐饮、旅游等产业。公司2000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847.95万元,实现利润7256.30万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其2000年年末应收账款总额为33,591,670元,根据报表附注,其应收账款构成如下表所示。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从应收账款的期初数和期末数对比中可以看出,公司2000年初2-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几乎没有收回,在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上形成了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这类高龄应收账款长期停滞在资产负债表上,形成坏账的风险很大。而公司对这些账龄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仍按照5%计提坏账准备,风险储备明显不足。 2001年公司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变更,将3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改为20%,以反映这部分应收账款的风险性,并全额核销掉账龄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4,269,031元,两项因素直接导致2001年减少利润500万元左右。若2000年对该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时充分关注其应收账款账龄,就可以根据当时的高龄应收账款预计给未来年度利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