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4.5 电子顺磁共振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 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简称 ESR). 直接检测和研究含有 未成对电子 的顺磁性物质. 电子自旋磁矩的磁共振 电子轨道磁矩的磁共振. . 电子的磁共振. 4.5.1 电子顺磁共振基本原理. 物质的顺磁性是由分子的永久磁矩引起的. 根据保里原理: 每个分子轨道上不能存在两个自旋态相同的电子, 因而各个轨道上已成对的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 是相互抵消的,只有存在未成对电子的物质才具有

du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4.5 电子顺磁共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4.5 电子顺磁共振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 或称电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简称ESR) 直接检测和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顺磁性物质 电子自旋磁矩的磁共振 电子轨道磁矩的磁共振  电子的磁共振

  2. 4.5.1 电子顺磁共振基本原理 • 物质的顺磁性是由分子的永久磁矩引起的 • 根据保里原理: • 每个分子轨道上不能存在两个自旋态相同的电子, • 因而各个轨道上已成对的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磁矩 • 是相互抵消的,只有存在未成对电子的物质才具有 • 永久磁矩,它在外磁场中呈现顺磁性。

  3. 电子自旋产生自旋磁矩 μs=ge 是玻尔磁子 ge是无量纲因子,称为g因子 自由电子的g因子为ge=2.0023 单个电子磁矩在磁场方向分量μ=1/2ge 外磁场H 的作用下,只能有两个可能的能量状态: 即 E=±1/2gβH

  4. ( 磁矩与外磁场H的相互作用 E=1/2gβH E=1/2gβH 电子自旋能级与磁场强度的函数关系 H0为共振时的外磁场

  5. 能量差△E=gβH 这种现象称为塞曼分裂(Zeeman splitting) 如果在垂直于H的方向上施加频率为hυ的 电磁波,当满足下面条件 hυ=gβH 处于两能级间的电子发生受激跃迁,导致 部分处于低能级中的电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 迁到高能级中 --------顺磁共振现象

  6. 受激跃迁产生的吸收信号经电子学系统处理 可得到EPR吸收谱线,EPR波谱仪记录的吸收 信号一般是一次微分线型,或称: 一次微分谱线

  7. EPR 和NMR 的区别: [1]. EPR 是研究电子磁矩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 即通常认为的电子塞曼效应引起的, 而NMR 是研究核在外磁场中核塞曼能级间 的跃迁。 换言之,EPR 和NMR 是分别研究电子磁矩和核 磁矩在外磁场中重新取向所需的能量。 [2]. EPR 的共振频率在微波波段, NMR 的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

  8. [3]. EPR的灵敏度比NMR 的灵敏度高, EPR检出所需自由基的绝对浓度约在 10-8M数量级。 [4]. EPR 和NMR 仪器结构上的差别: 前者是恒定频率,采取扫场法, 后者是恒定磁场,采取扫频法。

  9. 4.5.2 电子顺磁共振仪器 [1]. 提供必要的共振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器 —速调管(微波系统) [2]. 由电磁铁提供的稳定磁场(磁铁系统) [3]. 可使样品处于磁场和电磁波都合适的 方向的样品腔 (谐振腔) [4]. 检测系统(包括检波器、放大器、记录器等)

  10. 4.5.3 电子顺磁共振的研究对象 自由基和顺磁性金属离子 (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及其化合物 [1].自由基:自由基指的是在分子中含有 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物质 (a) 二苯苦基肼基(DPPH) (b)三苯甲基

  11. [2].双基(biradical)或多基(polyradical): 在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成对电子的 化合物,但它们的未成对电子相距较远,相互作用较弱

  12. [3].三重态分子(triplet molecule) 化合物的分子轨道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但与双基不同的是,两个未成对电子相距 很近,彼此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如氧分子。它们可以是基态或激发态。 [4].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 这类分子在原子轨道中出现未成对电子, 如常见的过渡金属离子 Ti3+(3d1 )

  13. [5].固体中的晶格缺陷 一个或多个电子或空穴陷落在缺陷中或其 附近,形成了一个具有单电子的物质,如 面心、体心等。 [6].具有奇数电子的原子 如氢、氮、碱金属原子。

  14. 4.5.3 g因子 g因子 顺磁共振中的重要参量 表征着磁场共振的位置 得到化学键和分子或原子结构的信息 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 对于无轨道角动量的分子,其g因子刚好等于 自由电子的自旋值ge =2.0023 不少有机自由基的g因子非常接近于这个数值。 另一方面,有的样品如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 物的g值却是偏离自由电子的ge 值。

  15. 4.5.4 超精细相互作用 未成对电子与核磁矩的相互作用 ------超精细耦合或超精细相互作用 单一的EPR谱线  劈裂成多重特异的谱线图 谱线数目 间隔 相对强度  与电子相互作用的核的 自旋形式 数量 相互作用的强弱  顺磁物质的分子结构

  16. 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磁性核的相互作用 含有一个I=1/2的体系 氢原子:一个未成对电子 一个I=1/2的核(MI=±1/2) 自旋算符SZ的本征值MS =±1/2 体系有四个自旋状态

  17. 对于状态处于(MS ,MI)体系的能量为 E(MS , MI )=gβH MS +a MSMI 即 E4 =E(1/2,1/2)=(1/2)gβH+a/4 E3 =E(1/2,-1/2)=(1/2)gβH-a/4 E2 =E(-1/2,-1/2)=-(1/2)gβH+a/4 E1 =E(-1/2,1/2)=-(1/2)gβH-a/4 EPR的跃迁选律△MS =±1,△MI =0 四个能级间只有二个允许跃迁, 只能产生两条谱线

  18. hυ=△E4,1 =gβH1 +a/2 hυ=△E3,2 =gβH2 -a/2 H1 =hυ/(gβ)-a/(2gβ) H2 =hυ/(gβ)+a/(2gβ) 固定频率为υ0 ,hυ0/(gβ)=H0 若令a/(gβ)→a,单位为高斯 a ------各向同性超精细偶合常数 即 H1 =H0 -a/2 H2 =H0 +a/2 a=H1 -H2

  19. 氢原子的能级(体系的S=1/2, I=1/2) (a) 恒定外磁场和可变的微波频率; (b) 可变外磁场和恒定的微波频率

  20. 对于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核自旋为I的磁性核对于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核自旋为I的磁性核 相互作用,可以产生2I+1条等强度和等间距的 超精细线 相邻两谱线间的距离a ------超精细耦合常数

  21. 4.5.4 EPR的应用 化学方面 有机自由基的研究 证明自由基的存在 得到分子结构,以及化学反应机理 和反应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 如环辛四烯是一个非平面分子,当用碱金属还 原,生成环辛四烯负离子自由基

  22. 得到了九条等间距,强度比是 1:8:28:56:70:56:28:8:1的EPR谱线, 环辛四烯环上的八个质子是等性的, 环辛四烯负离子应该是平面结构分子 由谱测得超精细耦合常数a=3.21G 环辛四烯经单电子转移反应后,生成负离子基, 此时构型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平面分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