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86 Views
绿色学校与环保教育. 一、前言. 「永续发展」的理念和实施 「永续发展」 出其基本意为「能满足 当代的需要,而同时不损及后代子孙满 足其本身需要的发展」。. 「永续发展」的理念是环境教育推动的重点,也是教育部环境保护小组所将积极推动的理念。这项工作将加强推动环境教育及永续发展教育,使全民皆能认识环境问题,了解并关切资源与生活环境间之关系,进而成为维护生态平衡及环境质量之实践者。藉由教育过程培育具有环境素养之公民,使全民获得及改善环境所需之伦理、知识、态度、技术、技能及价值观。.
E N D
一、前言 • 「永续发展」的理念和实施 「永续发展」出其基本意为「能满足 • 当代的需要,而同时不损及后代子孙满 • 足其本身需要的发展」。
「永续发展」的理念是环境教育推动的重点,也是教育部环境保护小组所将积极推动的理念。这项工作将加强推动环境教育及永续发展教育,使全民皆能认识环境问题,了解并关切资源与生活环境间之关系,进而成为维护生态平衡及环境质量之实践者。藉由教育过程培育具有环境素养之公民,使全民获得及改善环境所需之伦理、知识、态度、技术、技能及价值观。「永续发展」的理念是环境教育推动的重点,也是教育部环境保护小组所将积极推动的理念。这项工作将加强推动环境教育及永续发展教育,使全民皆能认识环境问题,了解并关切资源与生活环境间之关系,进而成为维护生态平衡及环境质量之实践者。藉由教育过程培育具有环境素养之公民,使全民获得及改善环境所需之伦理、知识、态度、技术、技能及价值观。
绿色化不只是过去口号式的「大家一起来」,更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资源,有生态考量、有资源整合的概念。绿色化不只是过去口号式的「大家一起来」,更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资源,有生态考量、有资源整合的概念。
永续发展的思潮 • 1972年 联合国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1983年 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1987年 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 1992年 在巴西里约召开地球高峰会议 • 1993年 成立「永续发展委员会」
绿色化风潮在地球高峰会议以来,正式的进入至我们生产的、生活的场域中。如:企业开始转型、订定环境管理系统、应用绿色规划、绿色生产、绿色设计、产品回收、环境稽核等,从管末的被动处理转至起初的预防。绿色化风潮在地球高峰会议以来,正式的进入至我们生产的、生活的场域中。如:企业开始转型、订定环境管理系统、应用绿色规划、绿色生产、绿色设计、产品回收、环境稽核等,从管末的被动处理转至起初的预防。
绿色学校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环境教育策略,其目标是达到师生个人环境素养的建立、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改革、学校组织政策、硬件空间的绿化(greening)。绿色学校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环境教育策略,其目标是达到师生个人环境素养的建立、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改革、学校组织政策、硬件空间的绿化(greening)。
二、绿色学校的精神内涵 四个面向: (一)环境政策:学校要由环保组织及领导承诺、要进行学校调查及环境稽核,并鼓励师生、家长的参与环保的行动组织。 (二)学校校园:学校的空间规划、建筑及环境管理等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及教育的要求,达到省能源、省资源、干净宁适的目标。
(三)学校课程教材与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作为教学的场域,推动户外教学,让学生体验自然,多向自然学习。(三)学校课程教材与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作为教学的场域,推动户外教学,让学生体验自然,多向自然学习。 • (四)学校生活面:要使顺应自然的方式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校园的成员要养成负责任的环保行为。
简言之绿色学校初步的定义为:透过学 • 校的师生、家长的参与,共创符合安全宁 • 适、生态原则、具本土色彩的校园及小区环 • 境,并且积极的参与关怀土地、生命、 生态 • 系、地方与国际社会的活动与推广的工作。
三、绿色学校落实知行合一的环境教育 • 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觉知、知识、价 • 值、技能及参与。 • 学校本身是很值得且很直接的学习课题, • 透过老师的引导,逐渐培养环境的觉知, • 觉知自然之美、环境污染,增加自然及环 • 境的知识,建立及澄清环境价值,培养独 • 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参与改善及共创永续的校园。
四、绿色学校的自评项目 一、行政与管理 1.组织和人员及其运作 2.环境政策 3.环境稽核(水、电、硬件的检查,水 质、空气质量、噪音、垃圾量的测 定) 4.行动计划与监测 5.过程记录及档案管理 6.奖励机制 7.对外交流(小区、专业、民间团体)
二、校园、建物和设施 1.学校空间及建筑的规划书 2.教学步道(区)、教材园 3.小荒地、沙坑、生态池 4.选择种植适宜当地的草花及树种 5.校园空间设置合适的配备及照明
6.学校内的透水面积比率 7.资源回收、落叶厨于堆肥的实用的配 备及后续流程 8.建筑物配合当地的气候及自然环境 9.条件适合下,提高使用当地的资源 10.减少校园及建筑物内的脏乱及污染
三、教学与倡导活动 1.融入各科教学 2. 3.主题活动 4.社团 5.相关专门科目
6.节日大型倡导活动 7.艺文竞赛及展示 8.环境教育教师成长团体 9.教师培训活动的参与 10.环境数据及媒体 11.校内环境的刊物或通讯
四、生活面向(朝向省资源、省能源、低污 染及噪音) 1.绿色消费(再生纸、少保丽龙、少包 装) 2.垃圾减量(使用少量、再使用) 3.资源回收(纸类、饮料罐) 4.落叶或厨余堆肥 5.节约用电(含增加使用效率)
6.节约用水(用适量水、雨水再使用) 7.交通(多走路、脚踏车、大众运输) 8.空气污染控制(实验室、禁烟) 9. 化粪池、厨房) 10.有毒物质(灯管、废电池、农药)管 制(中学以上适用) 11.低噪音
五、学校推动绿色学校的原则及流程 一、原则 *循序渐进 *多样化 *整体化 *多鼓励
二、流程(推动全校性的工作) 1.先有一位champion (冠军) 2.一个关切的问题或愿景来带动 3.组织一个小组,多方参与(包括:学 生、老 师、行政人员、家长) 4.小组讨论如何对问题现况及可能的资源了解 5.小组吸引及引领更多的人(成为工作团 队) 6.小组在校内或校外公开调查结果,说服更多 人加入,学校教职员工、小区人士
7.小组或工作团队草拟行动计划,并承诺进行,7.小组或工作团队草拟行动计划,并承诺进行, 计划书包括:目标、人、时程、监测方式 8.工作团队透过各种方式将结果呈现,并唤起 注意 9.提供机会让全校师生采取行动,密集的鼓吹, 并且让学生了解行动的意义 10.公开改善的结果、检讨、表扬并且彼此的鼓励 11.共同讨论形成是否公约(常规)
六、绿校园计划 绿校园是指学校具备环境自觉及实 践能力的绿色学校,施以绿建筑改造及 生态校园环境之改造技术,使成为符合 永续、生态、环保、健康原则的校园环 境。
改造主题分为四大轴十七项改造内容: (1)资源流与能源流循环主题(资源回收再 利用、透水铺面、雨水及再生水利用、 人 工湿地自然净化循环处理、再生能源 应用、节约能源设计措施、省水器材) (2)基地永续对映主题(地表土壤改良、亲 和性围篱) (3)生态环境项目(落叶及厨余堆肥、教学 农园、共生动物养殖利用)
(4)健康建筑项目(采用健康建材与自然素 材、室内环境改善、室内建材干式构造 组合) 绿色学校是只绿色学校伙伴网络计划得伙伴,该计划强调生态观、学校自主、民主参与的精神,呼吁在生活、空间、教学、行政面向进行绿色化,以拓展学校环境教育。
七、加入绿色学校伙伴网络计划 一、成为绿色学校获得的好处 1.学校环境改善与校长与老师获得学生家长的支 持。 2.学校建立许多行动伙伴,获得许多的后续的行 动管道支持。 3.学校获得小区的支持与提升学校的荣誉。 4.学校经费减少支出,减少能源、水资源浪费、 垃圾处理费。
5.减少学校的污染与环境灾害。 6.学校参加者个人得以成长、获得环境知识、态 度、与行动技能。 7.学校建立环境管理数据,有助于争取环保有功 学校。 8.学校提出有力的环境改善计划,有助于学校编 列预算争取改善经费。 9.学校的民主参与气氛、合作行动气氛可以更为 改善。 10.学校更人性化、更无毒化、更绿美化、更安 全、更开放。
二、加入绿色学校的准备与进程 1.认同绿色学校的愿景与精神 2.了解这是以班级或全校为本位,师生共同 参与的计划,并且愿意承诺尽力付出 3.向中心办公室或绿色学校网站登录,正式 加入(网站上播下希望的种子) 4.先行自评,并回报中心办公室。(种子发 芽长成树苗)
5.如;推动环境教育教学、活动,或校 园。 6. 7.回报成果记录给绿色学校中心办公室 8.绿色学校推广小组审核并颁发绿叶。
八、结语 在教育改革运动下,学校经营出现许多 不同形态的开放理念。校园空间的设计,教 育方法更生活化,景观设计者进入校园内, 有许多学校规划教学活动,让学生利用校园 环境来学习及进行与环境有关的行动,值得 国内学习。
绿色学校的愿景是要透过由下往上的机 制,借重环境教育的成效,建立学校的环保 精神与绿色行动,从而改善学校的校园空间 运用与教学,进而能培养学生自然简朴的生 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