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我为什么是男孩?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 , 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而雌雄个体为何又在某些遗传性状上表现不同呢 ?.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第 3 节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Y 非同源区段. Y. XY 同源区段. 伴 X 显性. 伴 X. 分类. X 非同源区段. 伴 X 隐性. 伴 Y 遗传. X. 控制性状的基因 位于 性染色体 上,所以遗传常常 与性别相关联。. 思考、讨论 1.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Y 染色体 遗 传. 人的毛耳.

dua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为什么是男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而雌雄个体为何又在某些遗传性状上表现不同呢?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而雌雄个体为何又在某些遗传性状上表现不同呢? 我为什么是女孩? 我为什么是男孩?

  2. 第3节 伴性遗传

  3. 伴性遗传 Y非同源区段 Y XY同源区段 伴X显性 伴X 分类 X非同源区段 伴X隐性 伴Y遗传 X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

  4. 思考、讨论1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5.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Y 染色体 遗 传 人的毛耳

  6. 伴Y染色体遗传 只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遗传特点: 只在男性中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7. 思考、讨论2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8.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一.色盲症的发现 •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双“棕灰色”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 红绿色盲症 症状:色觉障碍,红绿不分

  9. 小调查 色盲检测图 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

  10. 色觉基因型 B B b b b B b B XBXB XBXb XbXb XBY XbY

  11.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分析以下婚配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 ①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正常♂ ②XBXb × XBY 1/4正常♀( XBXB)、 1/4正常♀(携带者XBXb) 1/4正常♂( XBY )、1/4色盲♂( Xb Y ) ③XBXb × XbY 1/4正常♀(携带者XBXb)、 1/4色盲♀(XbXb) 1/4正常♂( XBY ) 、1/4色盲♂( Xb Y ) ④XbXb × XBY 1/2正常♀(携带者XBXb)、 1/2色盲♂( XbY )

  12.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b X Y B B X X b X Y 1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母亲 男性的Xb只能从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男性患者的母亲表现正常,但是他的外祖父却是此病的患者。 b B B X Y X X XBY B B B B b X X X X X Y 2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13.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隐 性 遗 传 遗传特点: • 1、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它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3、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是患者, (即“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 4、男性正常,其母、女儿全都正常

  14. 思考、讨论3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15. 血友病简介 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 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 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 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16. 思考、讨论4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遗传特点又是怎样的?

  17.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即受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控制。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即受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控制。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显 性 遗 传

  18.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显 性 遗 传 d d d D D d D D X X X X X X X Y X Y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注:正常基因是隐性的(用d表示) 患者基因是显性的(用D表示) 基因型分析 正常 患者 患者 患者 正常

  19. 伴 性 遗 传 之 伴 X 显 性 遗 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5)女性正常,其父和儿都正常 遗传特点

  20. 归纳、小结: •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 • 性状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代代相传 (3)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 3.伴Y遗传病的特点: 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21.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在两岁时就诊断为是血友病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血友病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女孩

  22. 思考、讨论5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遗传情况如何?

  23. 例: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例: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24. P F1 F2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25. 1、XY型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1、XY型果蝇、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 2、ZW型鸟类、蝶类和蛾类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 3、X0型 有的动物如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属于这种形式。雄性比雌性少一条染色体。蝗虫和蟑螂的性别决定除了跟性染色体有关外,还与常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有关。 4、单倍体和二倍体型 如蚁类和蜜蜂,雌性的染色体比雄性的多一倍,即雌性为二倍体,雄性为单倍体。

  26. 5、环境影响性别决定 孵化的温度影响鳄鱼的性别。 光照长短影响到大麻的性别——短日照会使雄性增加,长日照会使雌性增加。 6、基因型影响性分化玉米: B_T_正常(雌雄同株) BBT_雄株 B_tt 和 BBtt雌株 7、性反转 性反转只是生殖腺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改变,而染色体组型是不变的。

  27. XY型性别决定 22对(常)+XY(性) 22对(常)+XX(性) 22条+X 22条+X 22条+Y 卵细胞 精子 22对+XX 子代 22对+XY 1 : 1

  28. 为什么会女少男多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