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07 Views
课堂赠语. 如果我们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有永不息弱的激情; 如果性情决定我们没有足够的激情,那么就用技巧来弥补缺憾; 如果经验决定技巧不够丰富,那么就用人格魅力来填充不足 …… 所以,只要有心,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太极拳概述. 起源 发展 分类 特点 技法. 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 是一种柔和、轻灵、缓慢的拳术。
E N D
课堂赠语 • 如果我们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有永不息弱的激情; • 如果性情决定我们没有足够的激情,那么就用技巧来弥补缺憾; • 如果经验决定技巧不够丰富,那么就用人格魅力来填充不足……所以,只要有心,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太极拳概述 • 起源 • 发展 • 分类 • 特点 • 技法
什么是太极拳? •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轻灵、缓慢的拳术。 综合明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的导引和吐纳之术,吸取古典哲学和中医理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柔和、轻灵、缓慢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为基本技法。
太极拳“十三势”是何意? 十三势,指“五行”---金-木-水-火-土; 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法; “八卦”---乾-坤-坎-离-巽-震-兑-艮; 比喻太极拳的八种手法 ; 五种步法:进-退-定-顾-盼(两者是眼法) 八种手法:棚-捋-挤-按-采-捩-肘-靠;方向分别 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乾(天) 混沌状态 无极 太极 坤 (地)
太极拳的起源---请您记录P5下 • 于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 陈家沟的陈王庭所创。 (其他各大流派均源于陈派)
太极拳的创始 (1)张三丰创拳说 (2)陈王庭创拳说
陈王庭创拳说—请老佟读一读 第六页 武术家唐豪实地考察了陈家沟,依据陈王的遗诗:“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氏家谱是在陈王庭旁注“在山东称名手”。
2 )太极拳的演进传承---请记录 陈 王 庭 杨班候 吴鉴泉 陈长兴 杨露禅 杨建候 杨澄浦 陈有本 陈青萍 武禹襄 孙禄堂 陈 鑫 (太极传承简图)
故事1 • 陈王庭将拳技传给第14代的陈长兴,租地主家后院教拳,被地主家童工杨露禅偷学,见杨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感动,收杨为徒。 杨露禅回河北教儿子杨班候-杨建候,后父子到王府授拳,为留一手,也为简单易学创了杨式,班候传给吴全佑,全佑传给儿子吴鉴泉(吴式);建候传给儿子杨澄浦(杨式定型)
故事2 • 陈王庭还将拳传给同族人陈有本(练的架子较小称赵堡太极拳),陈有本传给陈清萍 • 武禹襄与杨露禅是同乡,有才学,先跟杨学拳,后襄找杨的师傅学,到赵堡镇听说陈长兴年老,便随陈清萍学拳,并将其创新为武式;武禹襄将拳技传于孙禄堂改进之后成为孙式(孙是形意-八卦名家)
武术中“门”-“派”-“家”-“式”的含义? • “门”:指某些人因对某种拳术的信仰和崇派,而结合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武术团体。(少林门) • “派”:又称流派。因武术家们不断研究实践,甚至数代相承,在自己原有拳术基础上发展,创造出异于同门或其他拳术的独具风格的拳术系统,但其基础未变,形成了同门中的一支流派。(少林拳分武当-峨嵋派)
“家”:指某人对某一门派的拳术学习、继承已具规模,并有所发展,功夫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河南少林派分红、孔、俞三大家)“家”:指某人对某一门派的拳术学习、继承已具规模,并有所发展,功夫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河南少林派分红、孔、俞三大家) “式”:1.每一个武术动作; 2.某一武术家因对某一门派的拳术具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创造,演变出一种外形异于本门派拳术的风格特点,但其内涵与本门派拳术相通。
3 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建国后至今) 毛主席指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在毛主席的关怀和指示下,太极拳运动进一步得到了开展。 50-60年代 国家体委组织专家整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为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邓小平为日本友人提词 70-80年代 国家体委组织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华武术,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健身、强体的重要手段先后专家整编了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规范了陈、杨、孙、武式太极拳;开始进行推广和组织比赛。
亲爱的同学们请记录 源于中国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健身、强体的重要手段(100多个国家、约1亿人) 90年代—至今 推行太极拳段位制,编写八式、十六式太极拳 每年5月定为太极拳活动月,后来定为国际太极拳活动月。 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国际太极拳年会(邯郸、焦作)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P9请记录 • 轻松柔和 连贯均匀 • 圆活自然 协调完整 • 刚柔相济 心静意连 • 步柔圆整 形松气缓
五大流派各自的特点-P10 • 陈式-缠丝,弹斗,蓄变; • 杨式-大架,舒展,中正; • 吴式-柔化,川步,斜正; • 武式-小架,虚实,各半; • 孙式-开合,转换,进退。
太极拳的功能-P12 强身健体 康复医疗 社会交友 娱乐观赏
虚灵顶劲 气沉丹田 含胸拔背 松腰敛臀 圆裆松胯 尾闾中正 沉肩坠肘 舒指坐腕 动如抽丝 步如猫行 内宜鼓荡 外示安逸 虚实分明 转换灵活 动静有常 势势均匀 连绵不断 势正招圆 心静体松 力由意生 太极拳的技法---请记录
课堂小贴示 亲爱的同学们, 永远不要说生活象沙漠, 只要心里总有一抹绿色; 不要抱怨秋天没有收获, 只要我们对春天曾经执着……
1.虚灵顶劲 即“顶头悬”。头部是人身之纲领,拳论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可见,顶头悬在身法中很重要。练习太极拳时讲究头部端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百会穴轻轻上提(提问教师的形象化讲解)。
2.气沉丹田 上“丹田”,眉心;中“丹田”,心窝;下“丹田”,脐下三寸。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容纳更多气体,以意导气,意在丹田。太极拳运动时一般采用腹式呼吸,达到“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腹式呼吸可使气息深长,自然,匀细,配合动作的开合,屈深,起落,进退,虚实等变化,使太极拳练习更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3.含胸拔背: 胸部微向内含,胸廓有宽舒的感觉。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合,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增大,这样有助于腹式呼吸。含胸与拔背是互相联系的,拔背是在含胸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大椎穴向后上方拔,这样,背部肌肉就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皮肤有绷紧的感觉。凡是运用化劲的手法,都离不开含胸的辅助,而拔背则是为了有利于发放劲。
4.松腰敛臀: 练习太极拳在含胸,沉气时,须松腰,腰松沉,背向外略呈弧形,这样会使坐身或蹲身的姿势更稳健。更主要的是松腰对动作的进退走转,腰带四肢的活动以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敛臀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使臀部稍内收,主要作用是在“气沉丹田”的要求下能使腹部充实团聚。敛臀时,应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轻轻向前、向内收敛,好象用臀把小腹托起来似的。
5.圆裆松胯: • 裆,这里指会阴部分。头顶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气血贯通的锻炼方法。裆要圆要实。两胯撑开,两膝微向里合,裆自然能撑圆。会阴处微微上提,裆自然会实,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使下肢更有力,桩步更稳固。
6.尾闾中正: “尾闾”即尾骨尖,是关系躯干,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尾闾不正,身体必斜,中心偏离动作姿态必然歪扭。所以太极拳运动非常重视尾闾中正,不论是直的动作还是斜的动作,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直线,处于中正状态。更重要的是,尾闾中正还有助于下盘的稳固。否则重心偏斜,使下盘与躯干劲力间断,这是太极拳的大忌。
7.沉肩坠肘: • 练习太极拳时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坠肘,两臂由于肩肘沉坠会有一种沉重的内劲的感觉。即上肢内在的遒劲。这种遒劲,外似绵软,内实刚健,犹如“绵里藏针”。两肩除沉坠之外还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意识,这样胸部完全含虚,使脊背成圆形。两肘下坠之外,也要微向里裹。这样的沉肩坠肘才能使劲力贯穿到上肢手臂。
8.舒指坐腕: • 手指自然伸展,手腕关节向手背、虎口一侧自然屈起。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许多掌法都是和身法动作连成一气的。因此,舒指坐腕实际上是将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力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起于根,顺于中,达于稍”节节贯穿,势势顺达的,才能完整一气,上下合一。
9.内宜鼓荡,外示安逸: • 鼓荡是内在精神的要求,即精神振奋的意思。且这种振奋是沉着的内敛的并不流于形色,表现的是安逸的。
10.动如抽丝,步如猫行: 太极拳运动要象抽丝那样既缓慢又均匀,迈步要象猫走路那样,轻起轻落,既稳又静,十分轻灵。 静是太极拳特点之一,练习时首先要做到心理安静,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到运动中来。心静才能用意不用力,使动作象抽丝那样轻稳,均匀,即保持匀速。
11.虚实分明,转换灵活: • 虚实,即上下肢的虚实,支撑重心多的为实,少的为虚,前打出拳是实,后坐回收为虚;进攻为实,防守为虚……虚实分明有利于动作转换,重心移动清晰,步法转换不拖拉。
12.动静有常,势势均匀: • 动作相对结束的一瞬间有静,架势不忽高忽低,在出步的瞬间应下降重心,步定型时重心微起,然后下落,但看不出来,应该隐于内。
13.连绵不断,势正招圆: 贯穿一气,中间无明显停顿;架势中正,不拘谨不僵硬,劲力不断,处处带弧形,有弧不见弧。
14.心静体松,力由意生: • 心理安静,排除杂念,使精神完全集中到运动中来。练习时用意不用力心静才能用意不用力,以意导气,以气催力。“我的力可以穿过大山,地球……”
太极剑的技法---填在书中 • 端庄典雅,柔中寓刚 • 轻灵沉稳,剑势缠绵 • 剑法规整,理法势通 • 韵度自如,身剑合一
太极拳的歌诀 1.棚在双臂要圆撑; 5.采在十指采要实; 2.捋在掌中手要轻; 6.列在双肱列要惊; 3.挤在手背挤要横; 7.肘在屈使肘要冲; 4.按在腰攻腰要弓; 8.靠在肩胸靠要崩; 9.进在云手进要封;10退在卷肱退要攻; 11顾在三前顾要全;12盼在七星盼要明; 13定在有隙定要疾。
请记住我们的快乐之源 • 让所有不高兴的人笑起来; • 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抚慰和关爱; • 让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您的存在而倍感欣慰;…… • 希望能做到,因为这种成功会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临别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