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96 Views
陈赛娟:美丽的女院士. 秦正 交大班 5021819004. 陈赛娟( 1951- ),女,浙江鄞县人。血液病专家,中共党员。 1975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 1982 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1989 年 6 月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94 年晋升为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和瑞金医院血液科科副主任。兼任国家药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科评审组成员、上海生化及遗传学会会员。. 她的法国导师对人说:“我不能直接称她是居里夫人,但她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女性。”
E N D
陈赛娟:美丽的女院士 秦正 交大班 5021819004
陈赛娟(1951- ),女,浙江鄞县人。血液病专家,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82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6月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和瑞金医院血液科科副主任。兼任国家药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科评审组成员、上海生化及遗传学会会员。
她的法国导师对人说:“我不能直接称她是居里夫人,但她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女性。”她的法国导师对人说:“我不能直接称她是居里夫人,但她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女性。” • 她的丈夫陈竺对人说:“她事业心强、个性强、性子急。和你面红耳赤地争到底,是家常便饭。”
志同道合追求人生之美 18年前的1月,与丈夫陈竺分别1年半的陈赛娟终于来到了巴黎,从此便和丈夫在血液学领域内艰苦跋涉。两人来不及看法国浪漫的风景,就日夜不分地为科学痛苦、争论,甚至对峙。可痛苦换来了莫大的成功,他们在白血病分子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被法国同行称道的“突破性成果”。
一年后,两个人再度携手冲刺,一起来到了肿瘤分化诱导疗法的国际权威——纽约西奈山医院实验室。可美方只给陈竺一人提供了岗位,而陈赛娟则成了一名“志愿打工者”,所有的待遇就是一张免费午餐券,有时去领餐还会遭到服务小姐鄙夷的目光。可她硬是靠扎实的工作、出色的成绩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 陈竺院士担任中科院副院长后就一直在北京,2003年他只有39天在上海,陈赛娟一天天数着。没有了和陈竺的争吵,日子太平了,却显得寂寞。
永不停歇探索科学之美 • 回国,陈竺、陈赛娟他们领衔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科研成就已令人震惊,并居于该领域的世界第一高度!她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伴PH1染色体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癌基因结构特征,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从此摆脱了化疗诊治的痛苦。
科研成果 • 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人类白血病诱导分化和凋亡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人类白血病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Ph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Ph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Ph1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医学类唯一)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t(15;17)染色体易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4年1月,52岁的陈赛娟收到了两份最珍贵的新年礼物:其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二,常年在京工作,又一向欠缺点“人性化”关怀的丈夫陈竺破天荒地一日之间给她发了两封电子邮件向她祝贺,并真诚感谢国家、学校、医院给他们创造的优越条件。2004年1月,52岁的陈赛娟收到了两份最珍贵的新年礼物:其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二,常年在京工作,又一向欠缺点“人性化”关怀的丈夫陈竺破天荒地一日之间给她发了两封电子邮件向她祝贺,并真诚感谢国家、学校、医院给他们创造的优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