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60 Views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浙江大学 任少波 2011 年 3 月 31 日. 按照国家、部省规划与学校发展要求,浙江大学在“十一五”期间扎实推进了信息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汇报,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 一、我们的认识.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一、我们的认识. “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 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超前部署 教育信息网络。 ”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一、我们的认识. 革命性影响 —— 现代大学的存在形式
E N D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浙江大学 任少波 2011年3月31日
按照国家、部省规划与学校发展要求,浙江大学在“十一五”期间扎实推进了信息化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汇报,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 一、我们的认识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一、我们的认识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一、我们的认识 革命性影响——现代大学的存在形式 在新媒体的时代,大学不仅以物质化的形态存在,而且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 大学的存在形式 是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和重要部分 大学数字化存在 大学物质化存在 同等重要
一、我们的认识 信息化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超前推进信息化是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高校信息化将逐步渗透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高校治理等相关领域。 改变教育模式 支撑学术创新 创建一流大学 提高治理水平 发挥社会功能
改变教育模式 一、我们的认识 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变革 自主化、探究式教育 (师生关系的变化) 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先进技术应用与实施 (网络,手机,新媒体)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放
支撑学术创新 一、我们的认识 知识资源与科研协同支持科研创新活动 知识资源的数字化与沉淀 构建学术创新环境 科研协同平台的构建 科研专有网络的提供
提高治理水平 一、我们的认识 数据整合与流程再造创新管理服务手段 学校数据汇聚整合 构建便利服务环境 电子校务流程再造 师生一站式服务
发挥社会功能 一、我们的认识 合作交流与信息互动构建人才与知识溢出通道 汇聚整合知识与人力资源 融入区域 发展大环境 提供多层次文化展示平台 区域合作构建高速通路
接入网 • 方便师生上互联网 教学网 • 支撑教学活动 科研网 • 支撑科研活动 资源网 • 支撑资源沉淀与传播活动 智能网 • 智慧校园 一、我们的认识 • 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内涵不断丰富的网络
信息中心 图书馆 一、我们的认识 认识指导下的实践:信息化机构发展轨迹 资 源 中 心 图书与信息中心(2009-) 网络与信息中心(2005-2009) 网络中心(1998-2005) 网络服务 信息化服务 资源服务 网络服务 信息化服务 基础网络服务 部门各自建设 整合 创新 引领 • 数字化 网络化 信息化
拉动力 需求 保障 关键 人员 机制 信息化可持续 资金 理念 支撑 先行 技术 推动力 一、我们的认识 可持续——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具有周期性行为,只有各要素之间形成闭环,构建成完整的信息化服务链才能可持续发展。
1 2 3 4 规划先行 需求导向 集成资源 创新机制 5 服务社会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结合国家与学校发展的要求,以及信息化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规划先行 1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对接国家、地方、学校的需求 • 《浙江大学2006—2010年信息化建设规划》 • 《浙江大学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规划》 • 《智慧型校园子规划》 制定各类规划 规划编制原则 • 《办学资源优化利用子规划》 • 知识资源管理工程子规划 十一五规划 超前部署 规划引领 十二五规划 顶层设计 各项子规划 标准规范 • 《浙江大学数据标准》 • 《浙江大学机构代码标准》 • 《浙江大学应用软件开发规范》 • 《统一身份认证接入规范与技术标准v1.0》 • 《浙江大学校园卡第三方扩展应用系统接入规范》 • 《浙江大学网站内容分类与交换规范》 • 《浙江大学网站建设规范》 • 《浙江大学学生数据中心信息共享与订阅规范》 统一规范、引领整合 预则立,不预则废
需求导向 2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提高成效 便利服务 服务为宗旨 技术导向?还是需求导向 高性能科研网络 CADAL、ZADL 机构典藏 学习资源网 多媒体中心 网上教学 精品课程 个人主页与博客 网络络存储服务 新生服务网。。。 统一身份认证 数据中心 协同办公 网上审批 业务系统 迎新、离校 一站式服务 节能减排 无现金报账。。。 师生 校园 部门 效能为追求 只有生动的需求,才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
录取现场 入学前期 报到现场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大学教育从入学前开始 • 校园ID • 校园卡 • 银行卡 • 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给新生 • 新生服务网注册报到 • (选宿舍,买保险、空调、选班主任) • 始业教育 • 刷卡报到 • 一站服务
集成资源 3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浙大信息化 规范、整合 开放、共赢 • 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空间,数据,资源) • 重点项目、试点示范项目、科研项目相互联系(CNGIIPv6、科研专网、物联网) • 学科专家指导(专家咨询组、顾问专家) • 政府:资金投入、提供资源、 • 配套政策 • 企业:技术引进、购买人力、建设经验、资源通道 • 兄弟院校: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经验分享、 • 共同组建社区 校内整合消灭信息孤岛 形成自主型社会化模式 多元参与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提供公共数据服务 汇聚全校数据 实现数据共享 人力资源数据 教学管理 数据中心 财务资源数据 科研管理 公共资产数据 校务管理 提供公共数据支撑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 人员:教职工23615名,学生69037名 • 科研:各类科研成果169464条, • 资产:14617间公用房 • 仪器设备:154976台件。。。 • 建立115项业务链接 • 提供27项数据分析。。。 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的数据中心
师生部门为主体 试点示范项目带动 每年试点示范投入过百万 试点示范项目达30余个 创新机制 4 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组 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 图书与信息中心 年信息化建设预算千万计 创新 项目启动时: 相关各方参与,设计立项/建设/运维/服务等机制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明确主体,以点带面 领导重视,加强投入 项目带机制,同步推进 信息化——技术是基础,管理才是关键
自助缴费 食堂、超市 网上商城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服务 项目带机制实例:校园卡工程 Title in here 校园卡项目 校园卡专项规划 领导小组 多卡合一 引进资源 应用延伸 基本应用平台 四大运行机制 盈利 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与维护 自主密钥、统一标准,多方应用 多部门协作 合作伙伴:企业 共 赢 用户资源优势 技术品牌优势
5 服务社会 二、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在教育厅指导下,建好浙江省教科网 协同浙江省高校建好用好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 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华东三省一市区域”共享联盟建设与合作 共建共享是发挥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方向
科技与教育模式的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出台,国家和我省《教育信息化规划》即将或已经问世,高等教育及其信息化的发展正面临革命性的机遇和挑战:
共建共享 科教结合 正视差距不足 以人为本 传承文化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距离高等教育革命性演进的要求,高校信息化还有许多不足和差距。
坚持服务宗旨 兄弟院校 国家 学校 地方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持续重点投入 对接 做好示范 中长期规划 做好带动 建好教科网 共建共享 支持区域建设 服务师生 支撑学校发展
智慧型后勤服务 实施四大服务工程 公共资源服务 E大学传播服务 • 1、学术创新服务工程 • 机构典藏、数字出版 • 数字图书馆、博物馆…… • 2、公共资源服务工程 • 电子校务流程再造 • 公共资源共享…… 学术创新服务 • 3、E大学传播服务工程 • 各级主页系统 • 开放课程…… • 4、智慧型后勤服务工程 • 节能减排 • 平安、绿色、和谐校园……
数字化监管给力节能减排 • 09年节约水电蒸汽经费预算开支1500万 • 节水率和节汽率分别达到9%和11.93% 浙江大学连续6年用水量持续下降 26
构建四大保障 可持续的多级投入模式 学校为主投入,主导校内外多级投入;用户合理负担成本 四大保障工程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建设的 管理技术基础 • 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 多元化\多种方式聚集人才 安全与信用保障体系
一站式信息服务门户(对外宣传服务展示) 用户访问层 办学资源 优化利用 智慧型校园 知识资源服务 应用服务层 标准制定与技术支撑 统一运维与服务保障 工作体系与管理机制 “十二五”规划框架图 数据 交换 统一身份认证 公共通讯平台 共享服务层 校园卡 e校园 数据资源层 办学资源库 知识资源中心 环境数据库 IDC环境 存储系统 虚拟主机 云计算 公共支撑层 基础网络层 有线网络 移动网络 无线网络 三、“十二五”期间的打算
我们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家、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与实施,积极承担上级给予的各项任务,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工作水平,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以上一些初步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家、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与实施,积极承担上级给予的各项任务,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工作水平,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以上一些初步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