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177 Views
化学平衡中图像问题的研究. 二 . 方法: 1 )分析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坐标所代表的量的意义。 二看线:看准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增减性及量的变化 。 (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三看点:弄懂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 (如起点、交点、转折点、极值点是否过原点等。) 2 )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 3 )作出判断:依据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定判断。.
E N D
化学平衡中图像问题的研究 二.方法: 1)分析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坐标所代表的量的意义。 二看线:看准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增减性及量的变化 。 (需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三看点:弄懂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 (如起点、交点、转折点、极值点是否过原点等。) 2)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 3)作出判断:依据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定判断。 一.意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运用各种图像能直观地反映可逆反应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变化的因素、方向 和程度。
3.图像的类型 1)反应速率(v)——时间(t)图像 在平衡的某时刻 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 v正、v逆的变化有两种 情况: a. v正、v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b. v正、v逆之一渐变——一种成份浓度的影响。 [ 举例] 2)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某物质浓度、某成分的百分含量、某反应物的转化率 [ 举例] 3)横坐标——温度、压强 纵坐标——某物质浓度、某成分的百分含量、某反应物的转化率 [ 举例] [ 练习]
N2+ 3H2 2NH3 (正反应是放热) 例1. 如图是某合成氨反应时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 t0时反应从哪方开始?向哪个方向进行? (2) t1、 t2、 t3时刻分别改变了什么条件? 平衡移动的方向怎样?
例2. 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 + Y(g) 2Z(g) + W(s) + Q 的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 和时间的关系。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
例3.可逆反应N2+ 3H2 2NH3 (正反应是放热),从反应开始 经t1秒达平衡状态,因条件改变,平衡在t2秒时发生移动,在t3 秒时,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试根据t2 ~ t3秒曲线判断,下列 图1、图2所表示的平衡移动方向和变化条件各是什么?
例4.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 B(g) XC(g) + Q,符合下列图象(1)所示关系。由此 推断对图象(Ⅱ)的正确说法是 (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
例5.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人同量的A2和B2,在不同例5.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人同量的A2和B2,在不同 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2(g) + 3B2(g) 2AB3(g)。分别 在某一同时刻测得其中AB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二点尚未达到平衡C.H、I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D.G、H、I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例6. mA(固) + nB(g) wC(g) + Q (Q>0)的可逆反应,在恒温的 条件下B的百分含量(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A.m + n < w B.n > w C.X点时混合物的v正 > v逆 D.X点比Y点混合物的反应速率慢 A P1
例7.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 + B(g) 2C(g) + Q ( Q>0 ), 正确图像是图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