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目標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目標. 賴明詔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Feb. 26, 2008. 台灣的大學教育的性質. 菁英教育或普及教育? 對未來的大學生的衝擊? 上大學的目的?. 大學的目標. 培育人才 促進新知 服務社會及人類. 學士學位的內涵的演變( 1 ). 十九世紀前 ( 從哈佛大學 1623 年成立以來 ) - 古典課程(希臘文,拉丁文,倫理,哲學,數學) 目標: - 建立高道德,宗教信仰及自我約束能力 - 造就「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價值觀的高級社會公民(男人). 學士學位的內涵的演變( 2 ).

do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目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目標 賴明詔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Feb. 26, 2008

  2. 台灣的大學教育的性質 • 菁英教育或普及教育? • 對未來的大學生的衝擊? • 上大學的目的?

  3. 大學的目標 • 培育人才 • 促進新知 • 服務社會及人類

  4. 學士學位的內涵的演變(1) • 十九世紀前 (從哈佛大學1623年成立以來) -古典課程(希臘文,拉丁文,倫理,哲學,數學) • 目標: -建立高道德,宗教信仰及自我約束能力 -造就「文藝復興(Renaissance)」價值觀的高級社會公民(男人)

  5. 學士學位的內涵的演變(2) 1870年後(以Johns Hopkins 大學為例): • 目標:促進新知 • 策略: -鼓勵學術研究及發明 -大學分系(1920年代開始有主修、副修) -學士學位為最終學習目標

  6. 學士學位的內涵的演變(3) • 1960年代開始,大學教育改重通識及基礎教育 -資訊爆炸 -新領域出現頻繁 -壽命延長(一生會換數個職業) -必須能自我學習新知 • 學士學位變成只是準備性(preparatory)學位 • 大部分專業訓練改在研究所或專業性學校(professional school)

  7. 大學教育的目標 • 17世紀:「文藝復興」全人 • 19世紀:促進新知,研究發展 「研究型大學」 「象牙塔」 • 20世紀後期:通識教育 大學教育主要為未來生涯的準備 (通識、自學的技巧)

  8. 大學的研究功能:追求未知的領域 (基礎及應用研究) 人類健康:個人化醫學、幹細胞 腦神經科學: 意識,智慧,感情,行為,認知 資訊整理 能源 地球 宇宙 氣候 人口問題 人文

  9. 成功大學的教育目標 • 人文與專業訓練並重 • 跨領域教育 • 創意訓練 • 國際觀 • 企業家精神及領導能力 • 語言文字溝通能力 • 社會關懷

  10.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條件 • Skills and Knowledge 技術與智慧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 EQ (Emotion Quotient) 情緒 MQ (Moral Quotient) 倫理 AQ (Attitude Quotient or Adversity Quotient) 態度(逆境)

  11.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李開復) 20世紀21世紀 勤奮好學 融會貫通 創新 創新與實踐 專精 跨領域 IQ IQ+EQ+MQ+AQ 個人能力 溝通與合作能力 選擇熱門的工作 選擇熱愛的工作 紀律、謹慎 積極、樂觀

  12. 人文訓練 • 開拓視野 • 培養人格 • 人際關係 -找工作(履歷表) -職位升遷 -企業成敗 -生涯的遠景

  13. 跨領域的訓練 • 每一社會需要跨領域的知識,例如: -老年化 -地球暖化 • 擴充視野及經驗 • 新的想法

  14. 創意 • 定義(賴聲川):「創意是發掘問題以及解決問題」 • 人腦是一部電腦 (computer),創意是建造電腦的操作系統 • 創意是可訓練的 • 培養創意應避免舊習、過去的經驗及做事的動機

  15. 從資訊 (information) 時代到 知識 (knowledge) 時代到 觀念 (ideas) 時代

  16. 創意是未來競爭力的基本元素 • 勞工密集的衰退,使創意的需求更高 (韓國的電影文化、泰國的設計) • 資訊爆炸、新領域不斷出現

  17. 發展創意的方法 • 讓腦力「玩」 • 寫論文 • 和別人及周遭互動(如何「觀察」see) • 追尋自己的興趣,不要管「熱門」或 「冷門」

  18. 國際化(全球化) • 世界是平的(T. 佛里曼) • 國際化是雙向的 -出國及接受國際學生 • 國際化的目的 -吸取新的及高深的知識及技術 -擴充國際視野及瞭解外國文化 • 和國際接軌

  19. 企業家精神及領袖人才 • 成大畢業生“企業家的最愛” • 有領導的意願 • 領導能力是一種藝術,但可訓練 • 有創意新鮮的想法 • 能聆聽別人

  20. 溝通表達能力 • 有能力以口頭或文字表達(用中文或外文) • 讓別人知道你自己及你的工作 • 交換而取得新的概念 • 領導別人

  21. 社會關懷及責任 • 參與社區服務工作 • 瞭解社會問題

  22. 大學不是只玩的時候而是成長的時期

  23. 大學生要學什麼 • 追求自己的興趣,不管「熱」或「冷」門 • 不怕選「錯」門 • 多嘗試新的領域 • 重視通識教育,培養人文藝術素養 • 養成表達的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