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03 Views
国内外高校教材书后索引浅析.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 曹树金. 概 览. 1 、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2 、关于国内外书后索引研究状况 3 、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4 、国内教材完善书后索引的建议. 1 、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1.1 关于索引 中国家标准:索引是指文献中的有关事项或内容,如题目、著者、主题词、地名与符号等摘出,并按一定顺序排列,注明相应的出处或页码,以便读者检索的一种二次文献。. 1 、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E N D
国内外高校教材书后索引浅析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 曹树金
概 览 • 1、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 2、关于国内外书后索引研究状况 •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4、国内教材完善书后索引的建议
1、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1.1关于索引 • 中国家标准:索引是指文献中的有关事项或内容,如题目、著者、主题词、地名与符号等摘出,并按一定顺序排列,注明相应的出处或页码,以便读者检索的一种二次文献。
1、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1968年颁布的《索引基本标准》,将索引定义为:“索引是文献集合中包含的事项或从文献集合中引出的概念的一种系统的指南。这些事项或引出的概念是由已知的或已说明了的可检顺序排列的款目表达出来的。从知识组织于揭示的角度看,索引是记录和指引知识内容,并按照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知识组织系统和检索工具”
1、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1.2 教材的索引 • 索引分成直接检索事实情报的索引和检索情报源的索引两类,也就是书后索引和论文集索引 • 教材索引属于直接检索事实情报的索引,即以文献内容中所含的字、词、句、人名、地名、主题等具体内容为记录和检索单元,按照一定编排法组织起来的供查找具体内容位置的索引工具,具体包括:语词索引、关键词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主题索引、分子式索引等
1、索引与教材的索引 • 教材的书后索引是对书中术语或知识单元的记录和组织,以指引知识单元的来源和地址。教材的索引具有起到分解知识单元、梳理与序化知识单元、分类组织、导航检索等作用。 • 正如钱亚新先生所言,索引是一本书的钥匙,是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 书后索引作为大学教材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应该是众多教材评价标准中衡量教材结构完整性的标准之一。
2、关于国内外书后索引研究状况 • 佟兆俊(2008)对中英文书后索引进行比较,作者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译著等三类书籍(英文书籍只有前两类)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上述各类书籍各100册,对书后索引进行统计,统计项目包括:综合索引、主题索引(subject index)、人名/作者索引(author/name index)等。
2、关于国内外书后索引研究状况 • 调查发现: • (1)英语书籍所附各项索引比例均高于中文书籍,索引比例相差87.2%; • (2)英文译著的索引比例大大低于英文著作; • (3)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出版的书籍中没有一本有书后索引,近年来书后索引情况有所改进
2、关于国内外书后索引研究状况 • 周柏康(2004)对我国图书的书后索引状况进行了调查。 • 作者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一千余种中文图书,发现仅33种有书后索引,且索引难度较低。 • 作者按照中图法大类将所有图书分成马列主义与哲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四大类,分类统计出个大类的索引情况和索引类型分布; • 此外,作者认为,书后索引情况与出版社、时间和图书类型无必然联系。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3.1 国内外教材索引比例对照 • 从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大学教材中检索出中外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 其中国内出版的教材采用《高等学校教材》丛书、《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丛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教材》丛书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教材》丛书等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 外文教材则通过ILAS外文系统,以“text book”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筛选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外文原版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通过上述方法,收集到国内出版教材共766种,有索引的教材共51种,索引比例为6.66%;国外教材共171中,有索引的教材共143种,索引比例为83.67%。 • 可见中文教材较少列有书后索引,而外文教材书后索引则较为普遍。 •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的情况进行整理,结果如表1,表2: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表1 各学科国内教材书后索引情况 :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从表1可见,与其他学科相比,国内教材中医学、生物学、农学、物理、数学等教材附有书后索引的比例较高 • 而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外语、语言学、教育学、艺术、历史地理、天文地质海洋、传播、建筑、信息资源管理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教材均无附书后索引 • 可见生物医学和理工科的教材附有书后索引的情况较多。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表2 各学科国外教材书后索引情况 :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从表2可见,与其他学科相比,原版教材中语言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化学教材中附有书后索引的比例为100%。医学、数学、法律、电子、通讯、计算机、物理学等学科教材的索引比例都较高; • 而工学、政治学行政学的教材无附书后索引。由此可见,国外原版教材在各学科大类中分布没有显著的差别,并没有出现国内教材中生物医学和理工科教材索引比例较高的情况。 • 对中外教材共有的学科进行比较,情况如表3 :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从表3可知,各学科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情况的差别都比较大,国外教材与国内比较平均相差76.41 %。 • 其中社会学、语言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化学、计算机电子通讯、法律等学科差别较大;而政治学和工学的差别较少,政治学方面中外教材均无附索引,而工学方面,国外教材均无附索引,而少数国内教材则附有索引。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3.2 国内外教材索引特征比较 • 在上述附有索引的教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哲学宗教、法律、社会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几个学科的教材索引进行研究,按照索引类型、结构(顺序、组织方式)、详细程度、索引篇幅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比较。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3.2.1国内教材的索引特征如下: • 1、索引类型 • 国内出版的教材的索引主要有英汉术语对照索引、术语索引(名词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等。一本教材一般只有一套索引,部分教材同时附有两套索引,如:同时附有人名索引和名词索引、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中英和英中两种对照索引以及关键词索引与图表索引等。此外,附有两套索引的教材中较多是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具体例子见表4: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2、索引结构 • 国内出版的教材索引大部分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序,少数按照汉字笔画排序,图表索引则按照图表顺序。绝大部分的国内版教材索引的索引项都是并列式按顺序列举,少数教材的索引具有层级结构,如: • 李俊峰和冯刚编著的《离散数学》(ISBN号为978-7-302-13066-6) • 荣国斌主编的《大学有机化学基础》(ISBN号为7-5628-1858-4)。 • 层级结构通过上下位索引项表达术语或主题词之间的属分关系,使相同事物的各项属性字面成族,增加索引体系的检索和导航能力。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3、索引详尽程度 • 国内出版的教材大部分指引到索引项出处的页码,而有少数仅指向到具体章节,有的同时指向页码和章节,如:龙宗智、杨建广主编的《刑事诉讼法》。此外,索引并没有附使用说明。可见,国内教材的索引较为简单。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4、 索引篇幅 • 国内出版的教材所因篇幅最长的是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ISBN号为:978-7-303-00225-2),索引篇幅为27页,索引类型为英汉名词对照索引,起到中英对照与索引的作用。 • 而国内教材索引篇幅最小的仅为3页,是李养成编著的《空间解析几何》(ISBN号为978-7-03-019352-0); • 索引篇幅比例最大的是杨业华主编的《普通遗传学》(ISBN号为:7-04-008765-0),比例为5.74%。,其中索引篇幅为24页,全书共418页。该教材索引为中英对照和英中对照两套索引,英中索引占13页,中英索引占11页。 • 柯善哲, 肖福康, 江兴方编的《量子力学》(ISBN号为:7-03-017085-7)的索引比例最小,只有0.7%。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由此可见,国内教材的索引的种类多样,且部分提供英汉和汉英对照索引,兼有部分翻译功能。 • 然而,教材索引结构较为简单,索引项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够,索引指向位置最详细的只指示到页码,未够具体。 • 上述这些不足使国内教材的索引大部分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3.2.2国外教材的索引特征 • 1、索引类型 • 与国内大部分教材仅有一套索引系统相比,国外教材索引中较多采用两套索引,有少数同时附有三套索引,以备从多种途径揭示知识单元,便于检索。 • 国外教材除与国内教材一样附有著者索引、主题索引、名词索引等外 • 还有有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设计的专门索引,如:案例所引、论述另一本著作时对于这本书的索引(圣经参考索引)、英语教材中的语言写作系统索引、文中论题的索引等。 • 国外教材索引类型举例见表5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2、索引结构 • 国外教材的词语类索引按照英语字母字顺排列。与国内教材列举式索引项相比,国外教材的大部分索引都具有层级结构,包括根据概念或字面划分的二级和三级索引结构,以显示索引项之间的关系,也便于按照索引项进行聚类。 • 此外,国外较多教材的索引还附有参照说明,以表明索引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增加索引对于知识单元关系的揭示途径,更有利于导航与检索。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3、索引详尽程度 • 国内和国外出版的教材大部分指引到索引项出处的页码,而有少数仅指向到具体章节。此外,国外一些教材索引指引更加详尽,如通过各种缩写符号指向原文章节段落、定义、数值、理论、图表、注脚、练习等,以节省读者的检索时间, • 如:Susanne C. Brenner和L. Ridgway Scott撰写的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 • Abdul Gabbar Mohammed Al-Sharafi撰写的Textual metonymy: a semiotic approach, • Gordon B. Moskowitz撰写的Social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self and others等等。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4、索引篇幅 • 索引篇幅最长的教材是Gordon B. Moskowitz著的Social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self and others和 Oliver Schabenberger, Carol A. Gotway.编写的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patial data analysis。两种教材均包括作者索引和主题索引两套索引系统,索引共占26页,其中Social cognition :understanding self and others的著者索引9页,主题索引17页;Statistical methods for spatial data analysis中著者索引占4页,主题索引占22页。 • 索引占全书比例最大的是Abdul Gabbar Mohammed Al-Sharafi.编著的Textual metonymy :a semiotic approach,全书共226页,索引22页,索引篇幅比例为9.73%。索引篇幅和索引比例最小的,是Heiner Muller编著的Shakespeare Factory,全书253页,索引2页,索引比例为0.79%。 • 可见,国外教材的索引在篇幅和占比例上都高于国内的索引。
3、国内外教材书后索引比较 • 通过国内外教材索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国外教材索引类型较为丰富,设置索引的灵活性较强、书后所附的索引途径较多、且索引项之间的结构较为完整、索引指向原文的内容较为详尽,专指性较强。
4 国内教材完善书后索引的建议 • 通过比较国内和国外教材书后索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国外教材的索引普及程度比国内教材高很多,且索引的水平较高,国内教材可以在吸收国外教材索引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4 国内教材完善书后索引的建议 • 第一,普及国内教材的索引编写,使索引成为教材必不可少的部分。应努力争取在最大范围内将书后索引作为教材评价的一个指标,将索引看成教材完整性的标志之一,使索引在教材编写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此外,提高学术界对于索引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学生索引使用的能力和习惯,也是普及教材索引的重要途径。
第二,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增加同一书内索引的种类,以便通过不同线索和途径揭示教材内容;通过索引项的层级结构和参照提示,完善索引系统的知识揭示功能。增加索引种类可增加检索途径,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线索理解教材内容。而丰富和完善索引的结构,有利于强学生理解知识单元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教材对于内容的揭示能力。第二,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增加同一书内索引的种类,以便通过不同线索和途径揭示教材内容;通过索引项的层级结构和参照提示,完善索引系统的知识揭示功能。增加索引种类可增加检索途径,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线索理解教材内容。而丰富和完善索引的结构,有利于强学生理解知识单元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教材对于内容的揭示能力。
第三,增加索引的详尽程度,最大限度发挥索引指示功能。通过增加索引使用说明、增加和细化索引指示的具体对象,使索引更接近指示内容,又更接近读者,发挥其知识揭示的桥梁作用。第三,增加索引的详尽程度,最大限度发挥索引指示功能。通过增加索引使用说明、增加和细化索引指示的具体对象,使索引更接近指示内容,又更接近读者,发挥其知识揭示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