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38 Views
臺北市 103 年度國民中學精進教學 「群組中心學校聯盟」課程與教學推動第 1 群組. 特色課程分享 ~ 數語人生.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數學團隊 林凱瓊、 林青慧、吳欣哲 、張晶絜、張吉元 指導者:余霖校長、曾美蕙校長. 壹、設計理念 貳、教案簡述 參、特色亮點 肆、師生反思回饋. 壹、設計理念. 一、 國中 7 上「 2-3 分數的加減 」進行單元設計 。 二、運用 同質分組 , 設計符合學生 不同 程度的 學習單 ,以兼顧個別學生之的學習需求,達 差異化 教學的目的 。 三、 運用 拼圖法 ,使低成就的學生在 異質分組 中,激發其 學習動力 。
E N D
臺北市103年度國民中學精進教學「群組中心學校聯盟」課程與教學推動第1群組臺北市103年度國民中學精進教學「群組中心學校聯盟」課程與教學推動第1群組 特色課程分享~數語人生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數學團隊 林凱瓊、林青慧、吳欣哲、張晶絜、張吉元 指導者:余霖校長、曾美蕙校長
壹、設計理念貳、教案簡述參、特色亮點肆、師生反思回饋壹、設計理念貳、教案簡述參、特色亮點肆、師生反思回饋
壹、設計理念 一、國中7上「2-3分數的加減」進行單元設計。 二、運用同質分組,設計符合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單,以兼顧個別學生之的學習需求,達差異化教學的目的。 三、運用拼圖法,使低成就的學生在異質分組中,激發其學習動力。 四、學習溝通表達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學習信心。
貳、教案簡述~5堂課 一、第1堂課以異質分組方式進行等值分數與最簡分數「賓果遊戲」來引起動機,之後進行分組學習單討論。 二、第2、4堂課採異質分組方式,以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進行討論,設計3種不同能力學習單,兼顧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 三、第3、5堂課採同質分組方式,以拼圖法討論,透過專家小組模式進行教學。
參、特色亮點 一、社群備課: 透過教師社群共同備課,設計各單元活動,於課後教師分享、對話中,調整教學設計,以符合教學現場的學生狀況。 二、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 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同質、異質分組、STAD、拼圖法等教學策略,採分組方式進行教學。
參、特色亮點 三、教學過程: 觀察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情形,於課堂上調整進度與教學節奏,並適時予以個別指導。 四、評量方式: 依照多元評量及差異化教學精神,將評量分成小組競賽、紙筆評量及情意評量方式進行。
參、特色亮點 五、補救教學方式: 教師衡量學生程度的個別差異,針對學習數學的迷思及解題技巧,於課間或課後進行補救教學。
肆、師生反思回饋 一、學生回饋內容 (一)數學課原來可以這麼有趣。 (二)我的數學程度好像變好了! (三)我的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答。 (四)想不到我也可以教別人。 (五)不是成績好的人才可以貢獻小組得分。 (六)剛開始對數學沒有信心,經過引導後樂於參與班級討論,也可以主動教比自己程度弱的同學,找回對數學的自信心。
肆、師生反思回饋 二、教師反思回饋 (一)學生上課時討論熱烈,激發其努力學習的動力並獲得自我肯定。 (二)特殊學生於上課期間的表現,因為同學專注討論,反而忽略其干擾他人學習行為,使教師教學及課程進行不受影響。
肆、師生反思回饋 二、教師反思回饋 (三)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不斷改變,透過同儕間腦力激盪,傾聽別人的解題方式,更能釐清觀念。 (四)老師在組間巡視中,可發現學生在數學上的思考模式,更能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適時給予協助,而達到我們所想要的補救教學、適性輔導及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