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k likes | 1.57k Views
绪言. 一、微生物的概念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单一的个体通常不能用肉眼所辨识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说明: ① “ 微生物 ” 不是分类学的概念,而是归类名词,它包括分类学上的多个类群,其归类标准就是生物体积的大小,结构的简单。 ② “ 微 ” 是指生物个体的直径< 0.1mm (肉眼的分辨力)。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③许多细菌聚集构成的“群体”叫菌落,眼睛就看的见。. 二、微生物的特点. 1 . 繁殖快--- 生长快速( rapid growth rates ) 。
E N D
绪言 一、微生物的概念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单一的个体通常不能用肉眼所辨识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说明: ①“微生物”不是分类学的概念,而是归类名词,它包括分类学上的多个类群,其归类标准就是生物体积的大小,结构的简单。 ②“微”是指生物个体的直径<0.1mm(肉眼的分辨力)。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③许多细菌聚集构成的“群体”叫菌落,眼睛就看的见。
二、微生物的特点 1.繁殖快---生长快速(rapid growth rates) 。 2.分布广---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opmipresent) 。 3.结构简单---大多数微生物需要显微观察(microscopic);微生物结构较不复杂(less complex)。 4.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殖单位(independent units)存在。 5.微生物种类很多
微生物主要类群 真核生物-真菌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衣原体 非细胞生物-病毒(含类病毒和朊病毒) (一毒三菌四体)
微生物的形态 • 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三、微生物在生命世界的位置 植物界 动物界 细菌域 细菌域 真菌界 真菌界 真菌界 真菌界 真核生物域 原核生物域 古生菌域 古生菌域 古生菌域 古生菌域 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共同祖先 共同祖先 共同祖先 共同祖先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a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图示 b 生物三域分类系统图示 b ( ( a (
四、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1、第一阶段——形态学时期---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期)(约800年前~1676)
2、生理学与免疫学的奠基时期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 •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 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 • 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 • 苗制备方法 • 发明巴氏消毒法
2、生理学与免疫学的奠基时期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 •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 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 • 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 • 苗制备方法 • 发明巴氏消毒法
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Robert Koch, 1843-1910) • 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 • 证实炭疽病因 —炭疽杆菌 • 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 • 科赫法则
科赫法则 单菌落 科赫定理图示 划线法获得单菌落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 德国科学家布赫纳(1897年): • 酵母菌无细胞压榨汁将葡萄糖发酵成酒精 •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1929年): • 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J.D.Waston, H.F.C.Crick发现DNA双螺旋模(1953年)
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微生物具备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是21世纪进一步解决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如生命起源与进化,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等,和实际应用问题,如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粮食等的最理想的材料。
五、微生物学研究范围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微生物学还包括免疫学,甚至还包括寄生虫学,特别是原虫学。
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与社会需求 微生物与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疾病密切相关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 微生物学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作为模式生物具有如下优点: (1)微生物具有相对不复杂的结构; (2)微生物培养成本低、群体数量大, 易于获得统计学上可信度高的结果; (3)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倍增时间短, 极大缩短了世代培养研究所需周期。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的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 •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以二分裂方式反繁殖,在一定条件下有相应恒定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bacterium)
一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大小 以微米为单位,不同时期外形不同 .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形态
球菌(coccus) 杆菌( bacillus) 螺菌 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a 弧菌 vibrio 螺菌 spirillum 二、细菌的形态:
二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孢 特殊结构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其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细菌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大小是细菌分类特征 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 细菌细胞大小还与营养等因素相关 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只是近似值或平均值
细菌细胞的大小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细菌大小 细菌电子显微镜照片
Different Shapes 其他形状的细菌 Different Shapes 柄细菌 柄细菌(Caulobacter bacterroides) 变形菌 Fig. 4.11 Fig. 4.11
一、球菌(coccus):葡萄球菌、链球菌、双球菌 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球菌(coccus) 链球菌(streptococcus)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双球菌(diplococcus)
球菌(coccus) 四联球菌(tetrad)
球菌(coccus) 八叠球菌(sarcina)
大 中 小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二、杆菌(bacillus):单杆菌、链杆菌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两端尖细 两端齐平 白喉棒状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 杆菌(bacillus) 杆菌的形态多样
双歧杆菌 分枝杆菌 杆菌(bacillus) 杆菌的形态多样
螺菌 弧菌 螺杆菌 三、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淋病球菌 弧形霍乱菌
左:显微数码摄像 幽门螺旋菌 右:结构示意图
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革兰阳性菌 脱色 革兰染色 革兰阴性菌 1min 1min 一. 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革兰染色法: 涂片 风干 固定 结晶紫 碘液 95%乙醇 复红 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分为肽聚糖,但各有其特殊组分。
脱色 1min 1min 1min 5min 脱色 革兰阳性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染色法 • 革兰染色法: 结晶紫 碘液 95%乙醇 复红 • 抗酸染色: 石炭酸复红 3%盐酸酒精 美兰 • 其它特殊染色
2。1。2 细菌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一)化学成分 革兰氏阳性菌 (G+ ) 肽聚糖: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 表面抗原 调节离子通过 革兰氏阴性菌 (G-) 肽聚糖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外膜 : 脂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 脂质A 核心多糖 特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