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880 Views
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本章重点: 1.胺的化学性质 2.重氮化反应及偶联反应. 含氮化合物的分类. 碳氮键: C—N、C=N、C≡N 氮氮键: N—N、N=N、N≡N 氮氧键 N—O、N=O 氮氢键 N—H. 本章主要讨论硝基化合物、胺类、腈类、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 硝基化合物.
E N D
第十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本章重点: 1.胺的化学性质 2.重氮化反应及偶联反应
含氮化合物的分类 碳氮键:C—N、C=N、C≡N 氮氮键:N—N、N=N、N≡N 氮氧键N—O、N=O 氮氢键N—H 本章主要讨论硝基化合物、胺类、腈类、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 硝基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NO2官能团的化合物统称为硝基化合物。
1. α-H的活泼性 (二)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硝基式(假酸式) 异硝基式(酸式)
2. α-H的缩合反应 与羟醛缩合反应类似,活泼的α-H可与羰基化合物作用,这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3.还原反应 硝基很容易被还原。以硝基苯还原为例,还原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A.在酸性介质 (通常为HCl)中,以金属Fe、Zn或SnCl2为还原剂可将硝基化合物直接还原成相应的胺。 一般情况下不能分离出中间体。多硝基化合物也是硝基变成氨基。
SnCl2 + HCl 又是一个选择性还原剂,当苯环上同时 连有羰基和硝基时,只还原硝基。
B、在中性溶剂中,例如在氯化铵水溶液中用锌粉还原得到N-羟基苯胺B、在中性溶剂中,例如在氯化铵水溶液中用锌粉还原得到N-羟基苯胺
C.在碱性介质中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具体产物取决于所用试剂:C.在碱性介质中还原产物比较复杂,具体产物取决于所用试剂: 氧化偶氮苯 偶氮苯
4. 硝基对苯环的影响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当其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不仅使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以致不能进行(如:F-C反 应) 。
1. 对酚、芳酸的酸性及芳胺碱性的影响 当硝基的邻、对位有—OH、 —COOH存在时,由于 -I、-C效应的影响,将使酚、芳酸的酸性增强。 当硝基的邻、对位有—NH2存在时,由于-I、-C效 应的影响,将使芳胺的碱性减弱。
2. 对芳卤的影响 该亲核取代反应难以发生。
显然,Cl原子的邻、对位上的-NO2数目↑,其亲核取代显然,Cl原子的邻、对位上的-NO2数目↑,其亲核取代 反应活性↑。
3. 对甲基的影响 我们知道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可以与苯甲醛缩合。
但当甲基的邻/对位有-NO2存在时,由于受其-I、-C效应的影响,甲基上H原子的活性↑,从而可与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如:
二、 胺 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几个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 统称为胺。 胺按氮原子连接的烃基数目不同,可分为1°、2°、 3°胺。 此外,还有一类相当于NH4+Cl-和NH4+OH-的化合物: R4NX 季铵盐 R4NOH 季铵碱
(一)胺的结构 其中三个轨道分别与氢或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未共用电子对占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呈棱锥形结构。
1.碱性 N上的电子云密度↑,接受质子的能力↑,碱性↑。
脂肪胺的碱性强度: 在气相或非水溶液中——3°胺>2°胺>1°胺 (电子效应的影响) 在水溶液中——2°胺>1°胺> 3°胺 如:
电子效应: 3°>2°>1° 空间效应: 1°>2°>3° 溶剂化效应: 1°>2°>3°
综上所述: 脂肪胺 > NH3 > 芳香胺
取代芳胺的碱性: 在芳胺分子中,当取代基处于氨基的对位或间位时, +I基团使碱性↑,而-I基团使碱性↓。
2. 成盐 胺类化合物既然具有碱性,那么,它们就可以与无机 酸(如:HCl、H2SO4)甚至是醋酸作用而成盐;即便是碱 性较弱的芳胺也可与强酸作用成盐。如:
3. 烃基化 胺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以与卤代烷或活泼芳卤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在胺的N原子上引入烃基,故称烃基化反应。
4. 酰基化 脂肪族或芳香族1°胺和2°胺可与酰基化试剂酰卤、 酸酐,生成N-取代酰胺或N,N-二取代酰胺。 叔胺N上没有H原子,故不发生酰基化反应。
该反应的用途: (1)用于胺类的鉴定 生成的N-取代酰胺均为结晶固体,具有固定而敏锐的 熔点,根据所测熔点,可推断出原来胺的结构。
(2)从胺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叔胺 由于酰胺容易水解,而叔胺又不发生酰基化,利用这 一性质可将叔胺从混合胺中分离出来。
5.磺酰化反应 利用这一反应可以鉴别或分离伯、仲、叔胺。
5.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代
2. 磺化 苯胺硫酸氢盐
3. 硝化 硝酸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而氨基又特别容易被氧化, 因此,苯胺直接硝化往往伴随氧化反应的发生。为避免副 反应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方法:
三、腈 腈类化合物可看成是HCN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 代的结果。氰基也是一个极性基团,其结构与羰基相似:
腈的化学性质 1. 水解 腈类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很容易水解成羧酸。
2. 醇解 腈的醇溶液与酸(如:H2SO4、HCl)一起共热,则发 生醇解生成酯。
3. 加氢还原 腈很容易被还原,如:催化加氢、LiAlH4、Na/EtOH 等催化剂还原。
四、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N=N- 当-N=N-原子团的两端都与烃基直接相连时,这类 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其通式为:R-N=N-R’。如:
特点:R、R’为脂肪族烃基时在光照或加热情况下,容易分解释放出N2↑并产生自由基。 R、R’为芳基时,这类偶氮化合物十分稳定,光照或加热都不能使其分解,也就不能产生自由基。许多芳 香族偶氮化合物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合成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