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第 3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第 3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 双百”方针的提出 ■ 遭遇曲折 ■ 文学艺术的春天. 导入. 毛泽东的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导入. 纪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邮票. 导入.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适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调动几百万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文化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但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这一方针未能坚持执行。“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文化事业遭受沉重打击。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 双百”方针的提出.

donal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提出 ■遭遇曲折 ■文学艺术的春天

  2. 导入 毛泽东的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3. 导入 纪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的邮票

  4. 导入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适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调动几百万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文化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但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这一方针未能坚持执行。“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文化事业遭受沉重打击。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5. “双百”方针的提出

  6.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8. “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   “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 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1953年中央决定要中宣部就中国历史问题、 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三个委员会加以研究。7月26日中宣部提出三个委员会的名单,8月5日中央予以批准。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10月,在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会的会议上传达了这个精神。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 个口号都只是分别向一个领域提出,而“百家争鸣”的口号还没有公开宣传。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稍后于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有许多著名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这个方针,从而第一次公开宣布了“双百”方针。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1000多人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并代表中共中央宣布: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6月13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陆定一的这个报告。这样,“双百方针”就像“和煦的春风”般吹遍中国大地。

  9.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10. 《光明日报》登载的《科学家教授谈“百家争鸣”

  11. 杨沫 杨沫《青春之歌》封面

  12. 梁斌 梁斌《红旗谱》封面

  13. 柳青 柳青《创业史》封面

  14. 杨朔 杨朔《现代散文选读》封面

  15. 刘白羽 刘白羽《刘白羽散文选》

  16. 秦牧《火种集》封面 秦牧

  17.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节选) ——何其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 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像雷一样发出震动着世界的声音…… 何其芳

  18.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假如现在呵, 我还不曾 不曾在人世上出生, 假如让我呵, 再一次开始 开始我生命的航程——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 哪里是我 最迷恋的地方? 哪条道路呵 能引我走上 最壮丽的人生? 面对整个世界, 我在注视。 从过去,到未来, 我在倾听...... 贺敬之

  19. 《将军三部曲》(节选) ——郭小川 是的, 疾风知劲草。 在艰辛困难面前, 最能发现真正的英豪。 我们的勇士们, 奔走在深山栈道, 奔走在闪电的光辉里。 显得异常俊俏。 亮亮的眼睛, 露出衷心的欢笑。 黑绒般的髭须, 如同雨下的禾苗。 郭小川

  20. 老舍 话剧《茶馆》的总导演焦菊隐

  21. 话剧《茶馆》剧照 话剧《茶馆》剧照

  22. 郭沫若 郭沫若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23. 田汉 话剧《关汉卿》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24. 电影《赵一曼》海报

  25.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创建于1956年。

  26. 西安音乐学院,1960年正式成立。

  27. 北京舞蹈学院,始建于1954年。

  28. 中央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

  29. 东方歌舞团, 1962年月1月成立。

  30. 郭沫若 郭沫若史学著作《十批判书》

  31. 范文澜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32. 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的确促进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是郭老和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郭老和范老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但是他们在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上有不同主张。范老主张“西周封建说”,郭老主张“春秋战国之交封建说”。他们都拥有广大的读者。郭老以中国科学院院长主持历史研究所,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史稿》,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老主持近代史研究所,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张。这对于促进学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起到了好的作用。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的确促进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是郭老和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郭老和范老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但是他们在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上有不同主张。范老主张“西周封建说”,郭老主张“春秋战国之交封建说”。他们都拥有广大的读者。郭老以中国科学院院长主持历史研究所,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史稿》,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老主持近代史研究所,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张。这对于促进学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起到了好的作用。 ——《光明日报》文章《坚持百家争鸣 繁荣历史科学》

  33. 遭遇曲折

  34. 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马寅初《重述我的请求》 马寅初

  35. 我的人口理论在立场上是和马尔萨斯不同的,马尔萨斯从掩盖资产阶级政府额错误出发,我则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我的人口理论在立场上是和马尔萨斯不同的,马尔萨斯从掩盖资产阶级政府额错误出发,我则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 ——马寅初《新人口论》 马寅初《新人口论》封面

  36. 人口太多就是我们的致命伤。    要和平共处,做到我不侵略人家,也不要人家侵略我,就非控制人口不可。     人多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我的新人口论主张保留它的好处,去掉它的坏处;保全这个大资源,但去掉这个大负担。 ——马寅初《新人口论》 马寅初《新人口论》封面

  37. (1963年)影片完成后,最后交由上级文化部门审查……当时很多人认为影片拍得还不错,这时候我心里还暗暗高兴。最后主管电影文艺的周扬同志不赞成这部影片,我一下子就蒙了。他认为宣扬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本来是要我们好好修改,就改了、拍了、还补了镜头,后来又接到通知,说镜头一个也不能动。后来明确了,是要按照原来的拷贝进行批判。我还得做检查,就在检讨中间,全国各大报纸每到星期天都有整版的批判《早春二月》的文章。(1964年)这部片子(就同上影的《舞台姐妹》一起 )在全国57个城市放映,供全国人民批判之用。 ———谢铁骊导演自述 电影《早春二月 》剧照

  38. “文革”中田汉同志被批斗

  39. 吴晗 邓拓 廖沫沙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查阅资料,写批判文章。 1966年4月,吴晗、邓拓、廖沫沙因合撰杂文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

  40. 新凤霞与吴祖光1956年一起研究戏剧

  41.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42. 文学艺术的春天

  43. 文艺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44.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

  45.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46. 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曹禺(左二)、阳翰笙(中)、丁玲(右)在一起

  47.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首日封)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首日封)

  48. 刘心武

  49. 《路遥全集》书影 路遥

  50. 古华 古华《芙蓉镇》书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