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197 Views
口语交际学习策略. 希望小学 夏登华 2013 、 8 、 23. ◆ 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从人呱呱坠地的那刻起,个体就开始和他人交流、交际。婴儿期,个体与人的交流主要依靠肢体动作和哭、笑等方式。随着言语功能的逐步发展,个体逐渐依靠日常口语展开交流,语言成为交际互动最重要的纽带。
E N D
口语交际学习策略 希望小学 夏登华 2013、8、23
◆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从人呱呱坠地的那刻起,个体就开始和他人交流、交际。婴儿期,个体与人的交流主要依靠肢体动作和哭、笑等方式。随着言语功能的逐步发展,个体逐渐依靠日常口语展开交流,语言成为交际互动最重要的纽带。 口语交际不仅对个体发展作用巨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就曾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世界发达国家都空间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都在自己的名牌大学设立了社会交际课。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和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对口语交际教学仍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们传统思想中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说话不用学。在大家看来,只要身体健全,心智正常,生来就会听,生来就会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说能力也会自然提高,根本不用训练。很多语文教师也正因为抱有这样的看法,因此轻视里口语交际教学。二是不少老师其实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不能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和原则,认为口语交际难以考察学习效果,不能为应试加分,因而不愿意下工夫研究。这些都造成了口语交际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有效策略 一、倾听的策略 倾听策略就是个体在口语交际中集中注意力,对说话者的表达有效进行听辨、听记、听解、听评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倾听策略有利于获取知识,有利于人际交往,是口语交际中领会“潜台词”的有效方法和做出恰当表达的前提条件。 1、强化倾听意识。小学生表现欲强而自控力差,倾听意识的养成还要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发言的现象,老师不妨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等他的发言结束了你再说,可以吗?”同时,还可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他们注意倾听别人的的发言。这样既尊重了发言者,也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发言,也不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提醒他:“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这样就会引起他的足够重视,同时给其他同学一个提醒。长期坚持类似的训练,学生必然能做到在静听别人发言后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掌握倾听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效策略 2、开展专项训练 (1)聆听法。这个方法就是要训练学生能够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可以在上课初始播放或者朗读一段有效信息比较多的文字,内容可以是新闻播报,可以是课文片段,也可以是学生习作介绍,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听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遵循内容由浅入深,语速由慢到快的训练原则,训练可以每天进行,也可以每周二到三次,一方面训练学生能够在倾听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能够在倾听时调整和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听话的过程中能集中精力捕捉那些具有价值的信息,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能学会专心致志地听。 (2)听记法。这个方法就是指把听到的内容迅速地记录下来,训练的目的在于能让学生快速、准确、持久地记住说话者表达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跟聆听法训练内容一样,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也可以是网络新闻,生活见闻和故事等等。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训练可以先从要求听记词句。语段开始,再逐步发展到听记整篇短文,速度可以由快到慢逐步提高。
◆有效策略 (3)、听说法。这个方法就是把听和说的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完朗读或播放的材料后,复述内容,概述大意。 (4)、听测法。这个方法就是从听到的话语中迅速概括、猜测揣摩,思考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或言外之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听懂对方话语里的“潜台词。” (5)、听评法。这个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对说话者的表达技巧、话语风格、性格特征等方面发表评论。
◆有效策略 二、表达的策略 口语交际是一项双向或者多项的言语思维互动活动,口语交际只有经过表达才能实现。如果说学会倾听是有效交际的前提条件,那么学会表达则是成功交际的核心因素。学生会不会表达,善不善于表达,愿不愿意表达,是衡量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显得至关重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集中凸显的“表达”上。但是,表达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得体的表达应当是在适时、适量和适度的原则下使用恰当的方法传情达意,对于那些不愿表达,不会表达的学生,该怎样教给他们表达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有效策略 1、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敢说、愿说。针对部分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状况,教师在口语交际一开始就可以用鼓动性非常强的语言消除学生表达时的心理障碍。当然要要切实地让学生愿说、敢说,教师还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抛出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口语交际的话题一定要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训练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克服思想、心理上的障碍;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反驳,允许保留。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防止学生说话怯场、跑题、啰嗦等毛病的发生,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
2、教给学生表达策略,使学生会说、善说。 课内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途径当然是口语交际课程。新课标按九年一贯的思路,提出了学段目标和内容。口语交际课程的开设为学习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表达策略的学习与训练不仅仅借助专门的口语交际课展开,还可以融入其他课程学习之中,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表达训练,因为课文为训练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学生通过学习优秀文章,可以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结合阅读教学可以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问答训练、讨论训练。这些训练途径紧密结合阅读教学,为口语实践提供了契机,对表达能力的训练产生了巨大作用,在口头作文教学中进行表达训练。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远远不够。“实践性”是口语交际的最大特点,而实践性最大的阵地就在课外,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在运用中巩固课内所学的相关策略,如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首先,教师在课间可以多与学生交流,比如谈话、游戏等。其次,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的完成将口语交际引入家庭、社区等,比如学过了课文,要求学生回家将课文读给父母听,并且探讨文章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总之,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水之源,利用好生活实践,有意识地运用策略练习表达,也是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