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05k Views
第三讲. 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 ——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学目的: 本讲着重论述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与发展。通过学习,首先应该了解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其次,应该认识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 重点: 1 、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过程及意义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精髓 3 、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E N D
第三讲 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学目的: 本讲着重论述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与发展。通过学习,首先应该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其次,应该认识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 1、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过程及意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3、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形成和发展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
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1961年,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1964年出《毛泽东著作选读》时,毛泽东将题目又改为《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6页)
实践论 矛盾论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实事求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 · 河间献王传》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唐朝学者颜师古注释“实事求是”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 “留其真”是“留其正本”。意思是,刘德读书喜欢搜寻较古的版本,因为越古的版本由于后人辗转传抄出现讹误的可能性越小。 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治学的态度。 后来儒家对它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使实事求是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词源 汉 严谨治学学风 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 唐 宋 宋 实事求是 9
毛泽东最先是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522页)毛泽东最先是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522页)
接着,毛泽东又在1940年1月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应该取科学的态度,因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接着,毛泽东又在1940年1月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应该取科学的态度,因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
改造我们的学习 进而,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改造我们的学习》 13
1942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党校写下了题词: “实事求是”。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在党的七大上作了一个结论报告,最后一个题目就是“实事求是问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取,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样才是比较巩固的。”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在党的七大上作了一个结论报告,最后一个题目就是“实事求是问题”。他说:“我们的阵地只能一个一个地夺取,我们的力量只能一点一点地聚集,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革命的现实主义,切切实实、一点一滴、一个一个地夺取敌人的阵地,这样才是比较巩固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9页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但是在1958年以后,却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使我们党的工作出现了曲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但是在1958年以后,却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使我们党的工作出现了曲折。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邓小平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领导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权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支持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0
邓小平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意义邓小平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意义 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就全国范围来说,就大的方面来说,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的争论,已经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这是很重要的。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0页)
在1979年7月的这次讲话中,他还说: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1页)
1979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说:1979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说: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邓小平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如果照“两个凡是”的观点,那就无法正确地区分 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人们在“文 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僵化和半僵化的思想状态就不 可能改变;也就不可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1977年7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0页)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1977年7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0页)
邓小平反复强调: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邓小平特别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1987年10月13日在一次谈话中说:粉碎“四人帮”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改革才重新发动了。 (《邓小平文选》3卷第255页)
邓小平强调指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指出了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谈了思想路线问题。他指出: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开了,给党和国家的形象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说,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开了,给党和国家的形象带来很大的损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说,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提出解放思想 (3)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1)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1979年7月29日在一次讲话中将毛泽东倡导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概括为: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0页) 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其中指出:思想路线是党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的基础。党的思想路线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其中指出:思想路线是党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的基础。党的思想路线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提出解放思想 在邓小平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还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1页)
邓小平认为,这种僵化或半僵化的思想状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思想状态特别表现为以下四点:邓小平认为,这种僵化或半僵化的思想状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思想状态特别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因为十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圈内,不准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追查,就要扣帽子、打棍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只好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了。 二是因为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确实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别人只能奉命行事。这样,大家就什么问题都用不着思考了。
三是因为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在这种不成文法底下,人们就不愿意去动脑筋了。三是因为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在这种不成文法底下,人们就不愿意去动脑筋了。 四是因为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这种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林彪、“四人帮”唯 心 主 义 形 而 上 学 苏联体制模式 对马克思主义 不科学的认识 “两个凡是” 思想僵化的原因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的科学涵义
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又包括对原先的认识中正确部分的坚持和对错误部分的纠正两种情况。 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
解放思想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胡思乱想,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把两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胡思乱想,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把两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符合客观,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
(3)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3)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2)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特别阐述了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4)明确提出了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江泽民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面对进入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993年8月12日,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1994年3月7日,江泽民在《学习学习再学习》一文中指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努力学习和掌握贯穿在邓小平同志著作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1998年1月26日,江泽民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文中指出:要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尤其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998年1月26日,江泽民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文中指出:要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尤其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