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第四章 卷取和送经

第四章 卷取和送经. 第一节 卷取机构. 作用: 1. 引离织物 2. 确定纬密 一、积极式 1 、连续 与 间歇 卷取 2 、 恒定 与 可变 卷取. ( 一 ) 积极式连续卷取机构. 1 、机上纬密的计算 纬密: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 机上纬密 ( 理论 ) : 在织机上承受一定张力时的纬密 Pw′ =1/ 每纬卷取布长 L 若 L 单位 mm ,则 Pw′ = 100/L (根 /10cm ) 主轴一转,织一根纬纱, 卷取辊 3 转过 n3 转,则 L=πD n3. 2 . Pw′ 与 P W 关系

dolf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卷取和送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卷取和送经

  2. 第一节 卷取机构 作用:1.引离织物 2.确定纬密 一、积极式 1、连续与间歇 卷取 2、恒定与可变 卷取

  3. (一)积极式连续卷取机构 1、机上纬密的计算 • 纬密: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 • 机上纬密(理论): 在织机上承受一定张力时的纬密 • Pw′=1/每纬卷取布长L 若L单位mm,则Pw′= 100/L(根/10cm) • 主轴一转,织一根纬纱, 卷取辊3转过n3转,则 L=πD n3

  4. 2. Pw′与 PW关系 • 下机缩率:织物下机后经向收缩的程度 a%=(L1-L2)/L1 (L1:机上,L2:机下) • 一般为1~3%。 a:织物原料、组织、密度、纱号、上机张力、车间温湿度。 • PW= Pw′ /(1-a%) 偏差 :∣△PW∣/ PW<1%

  5. 3.纬密的调整 (1)根据类似织物预先估算织物a% (2)根据估算a%,考虑实际变换齿轮的备件情况,初算和选定变换齿轮(z1 z3 z2 z6) (3)少量试织,边试织边调整,逐步逼近标准纬密

  6. (二) 积极式间歇卷取机构 1、密度的确定 PW= Pw′ /(1-a%) =143.1× z3/z2× (1-a%) (根/10cm) 缺点: (1)冲击性,机件易磨损,引起动作失误,产生织物的纬向稀密路疵点 (2)布面游动较大,容易造成断 边纱。

  7. (三)卷取量可变的卷取机构 1、机械式 动力源来自织机主传动 2、电子式 单独电机传动

  8. 1、 机械式 • 冲击 • 布面游动(较轻 ) • 实现停卷作用

  9. 2、电子式 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压,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实现纬密的变化。 优点: (1)改变纬密十分方便 (2) 纬密变化是无级的 (3)能定量卷取、停卷,还可改变卷取量,形成各种外观。

  10. 二、消极式卷取机构 (自学) 三、边撑 作用: 1. 撑开布幅抵抗收缩,保护边经,保护钢筘。 2. 决定织口的高度 型式 (1)刺辊式 (2)刺环式 (3)刺盘式 (4)全幅边撑

  11. 已知蜗杆1的转速与主 轴的转速相同,刺毛辊的直 径为15.997cm,Z1=2T, Z2=60T, Z7=10T, Z8=49T, Z9=13T, Z10=48T 。 求该机构的卷取常数C

  12. 第二节 送经机构 作用: 1. 送出经纱 织轴回转机构 2. 控制上机张力 调节机构 型式:1. 消极式 趋于淘汰 2. 积极式 机械式 电子式 积极回转 积极调节(自动) 积极回转 消极调节(自动)

  13. 一、机械式积极送经机构 (一)外侧式送经机构 后梁系统——经纱张力 调Lj→K=c 织轴感辊——织轴直径 1、经纱送出装置 2、送经量的计算 3、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14. 1、经纱送出装置

  15. 2、送经量的计算

  16. 3、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1)后梁感测系统 (微观调节短片段调节) (2)感辊感测系统 (宏观调控,长片段调节) 经纱张力差异小2~8%

  17. 后梁感测系统 (微观调节短片段调节) K↓→档块11↓→Lc↑→ Lx↓(Lx=L-Lc) K↑←Lj↓=cmD←m↓← 拉杆7上升量↓ 织轴感辊系统(宏观调控,长片段调节) D↓→Lj↓(=cmD)→转臂14 → 凸轮板15 (Lj=C←)Lj↑←m↑←Lx↑←L↑←A↓←调节转臂16 经纱张力差异小2~8%

  18. 后梁感测系统 (微观调节短片段调节) K↓→档块11↓→Lc↑→ Lx↓(Lx=L-Lc) K↑←Lj↓=cmD←m↓← 拉杆7上升量↓ • 织轴感辊系统(宏观调控,长片段调节) D↓→Lj↓(=cmD)→转臂14→凸轮板15 调节转臂16(Lj=C)←Lj↑←m↑←Lx↑←L↑←A↓← 经纱张力差异小 2~8%

  19. (二)带有锥形盘无级变速器的送经机构(Hunt)(二)带有锥形盘无级变速器的送经机构(Hunt) 1、经纱送出装置 2、送经量的计算 3、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20. (三)摩擦离合器送经机构 1、经纱送出装置 2、送经量计算 3、张力调节装置

  21. 三、几种积极式送经机构的比较 (一)共同特征 1.后梁系统 张力检测元件 2.闭环控制——张力自动调节 3.驱动 4.后梁(单or双)

  22. (二)相互差距 • 机械式——复杂,机件易磨损、故障多和疵点多 响应慢 • 电子式——简单,故障少,性能稳定 响应快 张力变化率﹤2% 实现停送、停卷功能

  23. 四. 双轴制送经 1双轴转速不同 组织不同: 平纹 缎纹 泡泡纱 毛圈(毛巾) 2双轴转速相同 公称筘幅2300以上,单轴织造,整经,浆纱困难,运输不便,采用双轴制织双幅织物或全幅织物。 周转轮系差速器

  24. 本章小结

  25. 1、卷取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机械式卷取机构 间歇式和连续式 (2)电子卷取机构 2、边撑:作用、种类及应用 3、机械式送经机构 4、电子送经机构 5、双轴制送经:使用场合及工作原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