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809 Views
第 10 章 装配图. 【 本章教学安排 】 首先结合水龙头、滑动轴承案例介绍装配图的基本知识,包括装配图的作用、内容、装配结构的表达方法、常见装配工艺结构等,完成一张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作业,然后通过部件阀介绍看装配图的方法,完成一张由装配图拆画的零件图作业,最后测绘一套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草图,上机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在计算机上根据草图绘制零件图,然后拼画装配图。. 第一讲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 知识要点 】 ( 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 2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 3 )装配工艺结构 ( 4 )装配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 5 )装配图上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E N D
第一讲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知识要点】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装配工艺结构 (4)装配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5)装配图上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6)机器上的常见装置 【教学方法】本讲采用电子挂图介绍装配图上的相关内容,可联系作业进行讲解,重点要把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区别讲清楚,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结合作业介绍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绘图步骤。 【课前准备】准备几张以往同学绘制的装配图、教具模型。熟悉知识点和多媒体素材的内容。 【本讲作业】根据零件图画装配图(千斤顶或四通阀)。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通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在产品设计中一般先根据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画出装配草图,由装配草图整理成装配图,然后在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并画出零件图。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和检验的技术依据。在机器使用和维修时,也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2)装配图的内容: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零件的序号 、明细栏和标题栏。
10.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非接触表面(即使间隙很小)画成两条线。
同一个零件所有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相同间隔相等,相邻两个或多个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而间隔不相等。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的球、轴、键等零件,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基本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同一个零件所有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相同间隔相等,相邻两个或多个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而间隔不相等。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的球、轴、键等零件,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基本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如选择的视图已将大部分零件的形状、结构表达清楚,但仍有少数零件的某些方面还未表达清楚时,可单独画出这些零件的视图或剖视图,为表示部件(或机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可将其它相邻零件的部分轮廓用双点画线画出。假象轮廓的剖面区域内不画剖面线。如选择的视图已将大部分零件的形状、结构表达清楚,但仍有少数零件的某些方面还未表达清楚时,可单独画出这些零件的视图或剖视图,为表示部件(或机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可将其它相邻零件的部分轮廓用双点画线画出。假象轮廓的剖面区域内不画剖面线。
【拆去画法】当某些零件的图形遮住了其后的需要表达的零件,或在某一视图上不需要画出某些零件时,可拆去某些零件后绘制,也可选择沿零件结合面进行剖切的画法。【拆去画法】当某些零件的图形遮住了其后的需要表达的零件,或在某一视图上不需要画出某些零件时,可拆去某些零件后绘制,也可选择沿零件结合面进行剖切的画法。
【简化画法】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和部件组,如螺栓连接等,可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只须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对薄的垫片等不易画出的零件,可将其涂黑;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起模斜度等,可不画出。【简化画法】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和部件组,如螺栓连接等,可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只须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对薄的垫片等不易画出的零件,可将其涂黑;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起模斜度等,可不画出。
10.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号及明细栏 装配图的作用是表达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因此,其尺寸标注的要求不同于零件图。不需要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一般只需标注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和重要尺寸五大类尺寸。 • 规格尺寸 说明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它是设计和选用产品时的主要依据。 • 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是保证部件正确装配,并说明配合性质及装配要求的尺寸。 • 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其它零、部件或基础上所需要的尺寸。 • 外形尺寸 机器或部件的总长、总宽和总高尺寸,它反映了机器或部件的体积 大小,以提供该机器或部件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空间的大小。 • 其它重要尺寸 除以上四类尺寸外,在装配或使用中必须说明的尺寸,如运动零件的位移尺寸等。
零、部件编号 零部件的编号一般由指引线(细实线)、圆点(或箭头)和序号组成。编注序号时要遵守以下规定: • 规格相同的零、部件只编注一个序号,标准化组件如滚动轴承、电机等,可看作一个整体编注一个序号; • 指引线不要与轮廓线或剖面线等图线重合或平行,指引线之间不要相交,但指引线允许弯折一次; • 指引线末端不便画出圆点时,可用箭头指向该零件的轮廓线; • 零部件的序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整个一组图形的外围; • 顺序整齐排列,尽可能使序号间隔相等; • 序号数字比装配图中的尺寸数字大一号字; • 对紧固件组或装配关系明显的零件组,允许采用公共指引线。
10.4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装配定位面】 为了避免装配时接触表面发生干涉,两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应有一个定位面。
【直角接触结构】两零件有一对相交的接触面时,在转角处应制做出倒角、圆角、凹槽等,以保证表面接触良好。【直角接触结构】两零件有一对相交的接触面时,在转角处应制做出倒角、圆角、凹槽等,以保证表面接触良好。
【经常拆卸的结构】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经常拆卸的结构】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
【安装空间】螺栓连接要留出足够的扳手活动空间,螺钉等连接件要留出足够的高度使之能顺利旋入。【安装空间】螺栓连接要留出足够的扳手活动空间,螺钉等连接件要留出足够的高度使之能顺利旋入。
【防松装置】为防止机器在工作中由于振动而将螺纹紧固件松开,常采用双螺母、弹簧垫圈、止动垫圈和开口销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为防止机器在工作中由于振动而将螺纹紧固件松开,常采用双螺母、弹簧垫圈、止动垫圈和开口销等防松装置,
【滚动轴承的固定装置】使用滚动轴承时须根据其受力情况,采用一定的结构将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固定在轴上或机体中。因考虑到工作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滚动轴承工作时卡死,所以应留有一定的轴向间隙,如图所示,右端轴承内外圈均作了固定,左端轴承只固定了内圈。【滚动轴承的固定装置】使用滚动轴承时须根据其受力情况,采用一定的结构将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固定在轴上或机体中。因考虑到工作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滚动轴承工作时卡死,所以应留有一定的轴向间隙,如图所示,右端轴承内外圈均作了固定,左端轴承只固定了内圈。
【轴承密封装置】为了防止灰尘、杂屑等进入轴承,并防止润滑油的外溢以及阀门或管路中的气、液体的泄漏,通常要采用适当的密封装置。【轴承密封装置】为了防止灰尘、杂屑等进入轴承,并防止润滑油的外溢以及阀门或管路中的气、液体的泄漏,通常要采用适当的密封装置。
第二讲 部件测绘(4学时) 【知识要点】 (1) 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 (2) 零件草图的绘制 (3) 精度设计 【教学方法】结合齿轮油泵部件的测绘介绍部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巩固上一讲学习的有关装配图的知识。利用课件、模型和黑板图等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不要机械的放映课件中的幻灯片。在教学中可选择类似部件,借鉴其表达方法、精度设计等,下面是生产中使用的齿轮油泵,和教学模型有些区别,供参考。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测绘用的模型、图纸和量具。熟悉课件和电子挂图的内容。 【本讲作业】绘制齿轮油泵的零件草图、零件图和装配图
10.5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根据现有部件(或机器)画出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称为部件测绘。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 (1)了解和分析部件结构 测绘部件时,首先要对部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装配关系。 (2)画出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用来表示部件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是部件拆卸后重新装配和画装配图的依据。 (3)拆卸零件 机械设备的拆卸顺序一般是由附件到主机,由外部到内部,由上到下进行拆卸。拆卸时要遵循“恢复原机”的原则,即在开始拆卸时就要考虑再装配时要与原机相同,即保证原机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密封性。外购部件或不可拆的部分,如过盈配合的衬套、销钉、机壳上的螺柱,以及一些经过调整、拆开后不易调整复位的零件,应尽量不拆,不能采用破坏性拆卸方法。拆卸前要测量一些重要尺寸,如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和装配间隙等。 (4)画零件草图 零件草图一般是在测绘现场徒手绘制的,不要求与被测零件保持某种严格的比例。 (5)根据装配示意图和零件草图画出装配图。
2.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主动齿轮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带动从动齿轮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这时右边啮合的轮齿逐渐分开,右边的空腔体积逐渐扩大,压力降低,机油被吸入,齿隙中的油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而左边的轮齿又重新啮合,空腔体积变小,是齿隙中不断挤出的机油成为高压油,并由出口压出,经管道送到需要润滑的各零件处。
4.泵体测绘步骤 (1)分析零件结构,确定表达方案。 (2)绘制零件草图。 (3)标注尺寸 (4)设计精度。 (5)绘制零件图
(2)绘制零件草图 泵体零件草图
(4)设计精度。 尺寸精度设计 表面粗糙度设计 形位公差设计
第三讲 读装配图 【知识要点】 (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教学设计】在讲述本章内容时,不要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案例,要搜集一些生产图样和往届学生的作业,通过分析这些图样上的问题,提高同学看装配图的能力。 【课前准备】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拆画零件图、拼画装配图。【本讲作业】习题集上的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