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537 Views
实验六 河蚌与乌贼. 一、目的 通过对河蚌及乌贼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及头足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 二、实验材料 河蚌浸制标本、乌贼新鲜标本; 蚶、牡蛎、贻贝、石鳖、章鱼等软体动物标本的观察。. 三、操作及观察. (一)河蚌 1 、外部形态 区别前后端、背腹面、左右侧。 壳顶、生长线等。. 2 、河蚌内部解剖:解剖要点及注意点。 ( 1 )内壳面肌肉:前、后闭壳肌;前、后缩足肌;前伸足肌、外套肌痕。 ( 2 )壳的构造:壳层、棱柱层、珍珠层。 ( 3 )外套膜和外套腔。 ( 4 )进水管和出水管。 ( 5 )足:斧状。.
E N D
一、目的 通过对河蚌及乌贼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及头足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
二、实验材料河蚌浸制标本、乌贼新鲜标本;蚶、牡蛎、贻贝、石鳖、章鱼等软体动物标本的观察。二、实验材料河蚌浸制标本、乌贼新鲜标本;蚶、牡蛎、贻贝、石鳖、章鱼等软体动物标本的观察。
三、操作及观察 (一)河蚌 1、外部形态 区别前后端、背腹面、左右侧。 壳顶、生长线等。
2、河蚌内部解剖:解剖要点及注意点。 (1)内壳面肌肉:前、后闭壳肌;前、后缩足肌;前伸足肌、外套肌痕。 (2)壳的构造:壳层、棱柱层、珍珠层。 (3)外套膜和外套腔。 (4)进水管和出水管。 (5)足:斧状。
(6)呼吸系统——鳃 左、右各有2片鳃瓣。分清以下结构: 鳃小瓣、鳃丝、丝间隔、鳃小孔、瓣间隔、鳃水管、鳃上腔
(7)循环系统 围心腔;一心室、二心耳;前、后大动脉。 (8)排泄系统:后肾形 腺体部、膀胱部、肾孔(排泄孔)。 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
(9)消化系统:触唇、口、食道、胃、晶杆、小肠、直肠、肛门;肝胰腺。(9)消化系统:触唇、口、食道、胃、晶杆、小肠、直肠、肛门;肝胰腺。 (10)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腺呈葡萄状。精巢(白色)、卵巢(黄色)、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
(二)乌贼 1、外形观察 (1)头部:具10条腕足(2条触腕)、眼。 (2)躯干部:外套膜、外套腔、鳍、漏斗
2、内部解剖 以解剖刀从外套膜的侧缘沿鳍剖开,可见一对闭锁器。从体背中央由后到前剪开外套膜,即见石灰质内壳。将已除去腹面外套膜的标本腹面向上置解剖盘中,加水淹没标本,可见内脏器官覆盖一层透明的薄膜,这是乌贼真正的体壁,小心剪去薄的体壁、观察。
(1)呼吸系统:羽状鳃1对。 (2)循环系统:一心室、及二心耳;前、后大静脉;鳃心;前、后大动脉。
(3)生殖系统 雌:卵巢1个、缠卵腺1对、副缠卵腺1对、输卵管1条,开口直肠左侧。 雄:精巢1个、输精管、储精囊、精荚囊、阴茎。用镊子拉破精荚囊,观察精荚。
(4)排泄系统:用镊子轻轻除去内脏团腹面的结缔组织,在直肠左侧可见1对不规则的透明的薄壁囊,为肾脏的腹囊。在直肠的背方有一背囊。(4)排泄系统:用镊子轻轻除去内脏团腹面的结缔组织,在直肠左侧可见1对不规则的透明的薄壁囊,为肾脏的腹囊。在直肠的背方有一背囊。 在两腹囊中各为一入鳃静脉所贯穿,静脉周围有浅黄色海绵状的腺质附属物。
(5)消化系统 口、口球(鹦鹉嘴颚、齿舌)、食道、胃、胃盲囊、肠、肛门。 肝脏、胰脏、唾液腺、墨囊。
(6)神经系统:剥离两眼之间的肌肉,暴露脑软骨,内含浅黄色的脑。(6)神经系统:剥离两眼之间的肌肉,暴露脑软骨,内含浅黄色的脑。 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侧神经节、星芒神经节。
四. 作业 绘河蚌解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