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k likes | 1.64k Views
巡讲课程. 引言. 针对基层糖尿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能做什么?. 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9 年,新医改政策出台: 基本药物制度: 筛选经济有效、治疗必须的药物,重新编制基本药物目录,提高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以保证基层患者的基本用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巩固、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更多的基层患者受惠. 国家基本用药目录.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 胰岛素 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中成药类 消渴丸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 《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 推荐治疗糖尿病用药. 09 版基本用药目录糖尿病药物:.
E N D
引言 针对基层糖尿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能做什么?
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 基本药物制度:筛选经济有效、治疗必须的药物,重新编制基本药物目录,提高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以保证基层患者的基本用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更多的基层患者受惠
国家基本用药目录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 胰岛素 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中成药类 消渴丸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推荐治疗糖尿病用药 09版基本用药目录糖尿病药物:
二 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 为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送教下基层的活动,积极推进基层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开展 。因此今天在糖尿病基层培训方面成立了大型的项目: 全国基层糖尿病预防控制促进项目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2 糖尿病诊治及药物规范化使用 3 6
一 糖尿病流行现状 糖尿病患病人群巨大 • 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估算: • 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25万人 • 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3400人 • 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43人
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前5个国家2025-1.4亿 Source: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Diabetes Care: V21: No 9,1998
糖尿病海啸,肆虐全球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是糖尿病增加最大的地区2000年,201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及增长百分比(%)糖尿病海啸,肆虐全球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是糖尿病增加最大的地区2000年,201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及增长百分比(%) IDF估计,200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94亿, 预计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33亿 Source: Zimmet, Alberti, & Shaw. Nature, Dec 2001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 糖尿病发病率% 调查年份 *仅行空腹血糖筛查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 2008; 24(2) 中国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得患病率调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网站 http://cdschina.org/page.jsp?id=15
我国几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血糖≥130mg/dL、或/及餐后2h≥200mg/dL或/及100gOGTT曲线上3点超过标准 (0min 125,30min 190,60min 180,120min 140,180min 125mg/dL;其中30min或60min为1点)。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PBG2h=餐后2小时血糖;+FBG=空腹血糖。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1997年后糖尿病诊断的空腹血糖切点从≥7.8mmol/L改为≥7.0mmol/L。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率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不同体重指数的发病率 BMI指数 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如不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如不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估计全国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基层情况日趋严峻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的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长迅速,与城市患病人群相差不大,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甚至要超过城市。我国糖尿病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基层。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既往城乡发病率比较 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 1996年资料
小结 •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 • 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东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糖尿病发病情况日趋严重 • 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与年龄及体重指数相关,中国基层糖尿病患病人数剧增,形势严峻
二 糖尿病的危害 2例新增患者 10秒= 1例患者离世 一年,全球新增600万患者;300万人死于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杀手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争取联合国通过糖尿病决议”运动
糖尿病的危害—大血管并发症 大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唐玲、陈兴宝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
糖尿病的危害—微血管并发症 大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唐玲、陈兴宝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美国用于糖尿病的花费是980亿美圆,其中441亿为直接的医疗消费;540亿为间接的花费。糖尿病病人占到美国整个人口的3.8%,直接的医疗花费则占到整个医疗支出的5.8% 人均医疗费用的比较 单位:美元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在间接花费方面 糖尿病引起的残废花费了371亿美元,死亡花费了约169亿美元 18-64岁的糖尿病病人人均失去了8.3个工作日,而无糖尿病的病人则失去1.7个工作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项调查证实,5%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消耗了该地区10%的卫生费用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O’Brien等通过设立如果---会怎样(what-if)调查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一生中HbA1c控制在6%、8%、10%和12%水平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应的医疗费用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该调查显示:随着HBA1c水平的提高,并发症发病率升高, 医疗费用也随之升高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代价 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比较 唐玲、陈兴宝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
小结 • 糖尿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号杀手 •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并发症)给社会及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录 1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2 糖尿病诊治及药物规范化使用 3 30
一、糖尿病控制现状 高 发 病 率 低 知 晓 率 低 治 疗 率 低 控 制 率
糖尿病控制现状—低知晓率 已诊断患者的比例 未诊断患者的比例
糖尿病控制现状—低治疗率 有研究表明:中国当前正确治疗糖尿病的人数不20%,其余80%左右处在危险的边缘。我国糖尿病的治疗存在以下问题: • 缺乏综合的知识 • 缺乏合理的营养 • 缺乏科学的运动 • 缺乏正确的监测 • 缺乏专业的指导
糖尿病控制现状—基层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问题 基层 问题 经济负担过重 医疗水平偏低
糖尿病控制现状—基层患者经济负担重 越是不发达的地区,糖尿病治疗成本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越高 唐玲、陈兴宝等,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
糖尿病控制现状—医疗水平偏低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秘书长郭晓蕙教授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上发布的对基层医生调查的数据显示: 不了解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控制知识 不能准确做出糖尿病诊断 不明确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病因
二、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挑战 挑战之一: 患者数量巨大压力下数量更加剧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存在 • 2002年全国有DM患者2600万 • DM前期人群(IGT+IFG)不低于5000万 • IDF估计:2007年中国DM患者约有 3980万,2025年将达到5930万
挑战之二老龄化导致DM流行日益严重和发病年轻化“双重压力” 日、加、澳、泰、台湾省等, 已出现 DM发病年轻化 糖尿病前期状态流行率与糖尿病患病率的比值, 无论是IGT比DM,还是IFG比DM,在低年龄组都高于高年龄组; 预示:年轻人在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于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正在趋于年轻化
挑战之三危险因素持续增加,高危人群数量惊人挑战之三危险因素持续增加,高危人群数量惊人 • 超重肥胖 • 2002年全国3亿人超重肥胖,近1/3成人、40%中年人超重肥胖 • 1992-2002年,全国超重肥胖人数增加1亿,18~44岁青年人肥胖率增长146% • 1985-2000年儿童少年从无实质性肥胖流行发展为大城市进入肥胖全面增长期 • 身体活动不足 • 2000年我国大部分成年人缺乏体育运动或运动不足 • 全国18岁以上居民闲暇时采取静态生活方式的比例高达93.9% • 只有15%的城市居民有规律进行身体锻炼 • 中国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2.1小时
挑战之四糖尿病“三率” 很低,并发症发生率高 • 糖尿病“三率”很低 1998年我国中年人群中 • 知晓率为33% 治疗率27.2% 控制率9.7% • 有67%患者未诊断 72.8%患者未治疗 91.3%患者血糖未控制 • 2003 年三级甲等医院 • 糖尿病控制达标( HbA1c < 6.5 %)率仅有11.5% • 88.5%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 • 50%的患者血脂控制未达标 • 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白内障37% 神经病变29%、非增值性视网膜病变18%
挑战之五经济负担巨大,劳动力损失严重 中国糖尿病直接医疗成本研究 • 1993年 全国抽样, 22.16亿元 • 2002年 全国抽样,107.1亿元 • 2003年 全国18岁以上超重、肥胖人口, 74.5亿元 • 2004年 全国65岁以上人口,13.7亿元 WHO估计:未来十年,仅心脏病、中风和DM, 将给中国带来至少550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疾病管理 预防疾病 三、糖尿病防治的关键环节 糖尿病的自然史 疾病 健 康 出现并发症或死亡 疾 病 发生 早期 改变 处于 低危险 状态 进入 疾病危险状态 出现 临床 症状 预防发生 早期识别 尽早治疗 规范治疗 控制糖尿病的四个关键环节
在悬崖边上搭建坚固的护栏,远比在悬崖下准备救护车重要— 预防为主 防患未然 在悬崖边上搭建坚固的护栏,远比在悬崖下准备救护车重要— 预防为主 防患未然
四、糖尿病防治策略 • WHO的慢病防治策略 • 只要通过综合防治策略,慢性病是可防可治的。 • 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促进降低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膳食不平衡、身体活动不足、烟草控制 • 整合一、二、三级预防,结合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 才能有效控制慢性病 • 通过健康促进、多部门、多学科密切协作 来控制慢性病和相关危险因素
四、糖尿病防治策略 • 权威机构对遏制糖尿病流行的共识 WHO、WDF、ADA等认为: 只有预防和干预才有可能减缓, 并逐步从根本上遏止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研究及实践已证明: 至少80%的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五、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 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成本效益的防治策略
五、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 2.以维持健康体重、促进身体活动为重点,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 提高大众DM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 • 措施 • 形成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专业队伍支撑、多部门和多学科协作 • 启动行动和干预项目: 如: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行动计划 社区健康促进行动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全民体育锻炼”、“肥胖有害健康”
五、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 3. 重点开展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预防发病 • 措施 • 高危人群是重点干预对象 干预内容:合理膳食,增加PA,减轻和保持健康体重 • DM前期人群的干预最为迫切 干预环节: 人群识别--在重点人群中筛查IGT和IFG 强化干预--膳食控制和经常性中等强度PA,必要时药物干预
五、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 4.主动发现和早期识别糖尿病患者 在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中筛查DM,识别病人,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条件 • 措施--早期识别三种方式: • 通过健康教育,促进高危人群主动检测血糖 • 重点人群中筛查 根据资源状况, 确定重点人群、筛查方法和筛查频度 • 提供机会性筛查 对就诊诊疗的高危人群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是等病患者,提供血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