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k likes | 1.71k Views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新系 第三方物流. 姜春华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 1 章 第三方物流概述.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分类 1.3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和价值优势 1.4 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前景 1.5 中外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 )物流的含义 物流( 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见国家标物流术语)。.
E N D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新系第三方物流 姜春华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第三方物流概述 • 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 1.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分类 • 1.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和价值优势 • 1.4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前景 • 1.5中外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
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 1.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1)物流的含义 •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见国家标物流术语)。
2)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3PL或TPL) 2001年我国公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1.2第三方物流的功能 • (1) 提供基本的仓储和运输服务。 • (2) 提供仓储和货运管理等增值服务。 • (3) 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
1.1.3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 1)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驱势。 • (1)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现代化物流的支持 • (2)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化物流作保障 • (3)整体经济高效发展需要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 •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企业为加强竞争力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直接结果
1.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分类 • 1.2.1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源构成分类 • 1)传统仓储、运输、货代等企业基础上改造转型而来的第三方物流 • 2)工商企业原有物流服务职能剥离 • 3)不同企业、部门间物流资源互补式联营 • (1)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联营设立第三方物流。 • (2)能够资源互补的不同部门联手进军物流领域。 • 4)新创办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1.2.2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本归属分类 • 1)中外合资物流企业 • 2)民营物流企业 • 3)国有物流企业 • 1.2.3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某项功能为主要特征分类 • 1)运输型物流企业 • 2)仓储型物流企业 • 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 1.2.4按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占有为标准分类 • 1)资产基础第三方物流(asset-based third party) • 2)非资产基础第三方物流(non-asset-based third party)
1.3.第三方物流的特征和价值优势 • 1.3.1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 1) 关系契约化。 • 2)服务个性化。 • 3)功能专业化。 • 4)管理系统化。 • 5)信息网络化。
1.3.2第三方物流的价值优势 • 1)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 • (1)规模经济 发挥设施效能提高设施利用率。 • (2)规模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 (3)规模加工节约原材料消耗。 • (4)规模采购获得优惠价格。 • 2)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 • (1) 服务网络化。 • (2)服务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 3)第三方物流的社会价值
1.4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与前景 • 1.4.1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 • 1)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多、质量低、不规范。 • 2)第三方物流分布不均衡,呈地域性和行业性集中分布。 • 3)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矛盾明显。
1.4.2我国第三方物流前景 • 1)经济环境有利,市场空间大 • 2)国内行业竞争激烈 • (1)传统物流配送企业迅速发展。 • (2)工商企业正在加紧整合自身的物流资源和物流业务,组建独立或半独立的物流实体包括分公司、子公司,统一经营集团内全部物流业务。 • (3)具有优势的物流大企业加快向现代化综合性第三方物流转轨。 • (4)新兴物流配送企业大量出现。
1.5中外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 • 1.5.1国际上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2中外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 • 1)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比较 • 2)物流基础设施比较 • 3)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和管理体制比较 • 4)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比较 • 5)物流人才培养比较
本章小结 • 物流作为一种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借助高科技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本章介绍了物流概念,功能,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产生原因,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特征,简要介绍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阐述了中国第三方物流现状,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几个方面对中外第三方物流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2章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与第三方物流 • 2.1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动因与作用 • 2.2企业物流外包决策 • 2.3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与双方关系构成 • 2.4物流外包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2.1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动因与作用 • 2.1.1 “物流业务外包”的涵义 •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 (Out-sourcing)。 • 物流外包,是指生产或销售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以合同的方式将其物流业务部分或完全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
2.1.2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动因 • 1)企业没有能力扩大人、财、物在物流方面的投入。 • 2)企业内不能建立起可以提高物流效率的体制。 • 3) 企业自营物流与其他企业比没有竞争力。
2.1.3物流业务外包对企业的作用 • 1)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强化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 2)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提升企业形象,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2.1.4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和障碍 • 1)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 • (1)物流控制风险 • (2)客户关系管理风险 • (3)连带经营风险 • 2)目前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障碍 • (1)传统经营模式遗留问题。 • (2)保守、封闭式经营经观念。 • (3)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和了解,
2.2企业物流外包决策 • 2.2.1企业物流自营还是外包的权衡比较 • 1)物流在企业总体战略经营中的地位及自营能力水平 • 2)第三方物流能否达到企业要求的服务质量与反应速度 • 3)物流外包成本与自营成本全面科学比较
2.2.2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评估 • 1)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方案 •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方案应该清晰地列出以下内容: • (1)详细列示全部物流服务需求及服务水平要求 • (2)确定需要重新解决的问题 • (3)描述物流外包预期实现的目标 • (4)描述企业正在寻找的合作关系的类型 • 2)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识别评估 •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规划能力;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物流网络;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运输能力;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仓储能力;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信息水平;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2.2.3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 • 1)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十个原则 • (1)适应本企业战略目标要求;(2)具有业务集中控制能力;(3)有与企业物流业务相关的经验;(4)适应企业发展的物流技术水平;(5)主要业务与企业物流业务的兼容性;(6)具备企业需求的真实能力;(7)建立信任关系;(8)企业文化相似;(9)企业经营不断改善的支持者;(10)不过分强调成本最低; • 2)确定物流服务提供商 • (1)谈判与签订委托合同: • (2)物流业务交接:
2.2.4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注意事项 • 1)物流服务供应商精益化。 • 2)协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认识企业,在互信的基础上,协同完成项目的实施。 • 3)订具体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围。 • 4)建立冲突处理方案。 • 5)随时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 • 6)保持弹性。
2.3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与双方关系构成 • 2.3.1企业物流外包的形式 • 1)签定长期合作伙伴协议: • 2)物流系统有偿转让: • 3)合资: • 4)签订物流管理合同: • 2.3.2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外包企业(客户)的关系构成
2.3.3促成合作伙伴关系建成的因素 • 1)驱动因素:推动双方合作的根本因素 • (1)双方对资产、成本效益衡量: • (2)服务水平: • (3)对利润的稳定增长的预期: • 2)促进因素:促进合作关系发展的环境支持因素 • (1)文化兼容性: • (2)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可融合性: • (3)相互性: • (4)对称性 • 3)组成因素:建立和维持合作伙伴关系的活动和过程 • 4)结果:提高企业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加强合作双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改善经营绩效,实现双赢。
2.4物流外包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 2.4.1建立绩效监测与评估制度 • 2.4.2持续改进的激励机制 • 2.4.3开放式交流机制 • 2.4.4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
本章小结: • 根据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企业业务外包,横向一体化是企业发展趋势。为加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伙伴关系。因此可以说第三方物流是企业外包物流作业或物流管理的产物,是企业间的互动协作过程,是客户定制化的服务,是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是企业外购物流服务的高级形态。本章介绍了物流业务外包的概念,特征,形式,分析了物流业务外包产生原因,就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评估作了分析和说明,介绍了物流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构成以及保持良好合作的方法措施。
第3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 • 3.1.物流资源调查 • 3.2物流资源分析 • 3.3物流企业市场定位与战略规划措施
3.1.物流资源调查 • 3.1.1物流资源的涵义及其调查的方法和范围 • 1)物流资源的涵义 • 物流资源是一个广义与狭义相结合的概念。广义物流资源是指所有一切可用于现代物流生产和经营活动之中的后备手段或支持系统,包括:运作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系统资源和合作伙伴(或供应商)资源、分销商资源等等。狭义的物流资源是指物流运作的支持系统,如设施设备等。 • 2)物流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范围 • (1)物流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调查、访问调查、会议调查、网络调查等。 • (2)物流资源调查的范围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物流资源调查和外部物流资源调查。
3.1.2 物流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 物流基础设施装备 • 企业物流组织机构调查 • 物流从业人员调查 • 客户资源调配 • 物流流量和流向调配 • 潜在用户调查 • 信息技术资源和需求 • 无形资产 • 宏观资源 • 区域内的物流调查 • 相关企业资源调查 • 竞争情报调查和收集
3.2物流资源分析 • 3.2.1物流运作资源的分析 • 3.2.2客户资源的分析 • 1)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主要客户构成 •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地域分布特点 • 3)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行业分布特点
3.2.3第三方物流市场供需分析 • 1)企业外购服务的可能性 • 2)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特征 • 3)物流服务的供给分析 • (1)目标市场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分析。 • (2)目标市场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规模、竞争力分析。
3.2.4企业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 1) 企业资源优势分析 • 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分为客户资源、运作资源、和人力资源。 • 2)企业核心竞争力 •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的复合能力体系,它主要包括组织的学习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转化实施能力。核心竞争力无法模仿与复制。
3.3物流企业市场定位与战略规划措施 • 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的范围,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 物流服务面向何种行业? • 物流服务面向何种企业? • 物流服务面向何种产品? • 物流服务面向何种区域? • 物流服务面向何种方式?
3.3.1物流服务对象定位 • 1)合理界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范围 • (1)地理范围 • (2)行业范围 • 2)客户构成 • (1)定向的客户 • (2)普遍的客户
3.3.2物流服务内容定位 • 1)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组合. • 2)物流服务内容的开发 • 3.3.3物流战略规划设计 • 1)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和构成 • 2)决策咨询 • 3)物流战略措施 • 4)物流发展计划和项目
本章小结 •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所以企业应从客户需求出发,面向市场竞争实际,通过细致市场调查、科学分析市场环境,立足于企业核心能力,科学合理的进行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规划和措施。首先要研究行业机会和市场空间;要研究进入这一市场的风险和主要竞争者;要研究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及用何种策略和方式进入等等。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物流经营计划,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效开展物流服务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