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 现状和发展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 现状和发展. 2006 年 12 月 4 日 长沙. 提纲.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及其影响 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 高校图书馆正在发生变革 变革的趋势 — 数字图书馆 当前我们的任务 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发展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 3000 万,是 1998 年的 5 倍多,为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 21% ,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5% 入学率及以下:精英教育 15% 左右入学率:大众教育

dix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 现状和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 2006年12月4日 长沙

  2. 提纲 •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教育信息化及其影响 • 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 • 高校图书馆正在发生变革 • 变革的趋势—数字图书馆 • 当前我们的任务 • 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 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发展 • 结语

  3.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是1998年的5倍多,为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5%入学率及以下:精英教育 15%左右入学率:大众教育 30%以上入学率:普及教育)

  5. 高等学校数量增加,质量有所提高 • 全日制普通高校共17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700多所,专科、高职院校约1000所 • 本科院校中,“985”高校34所,“211”院校100多所 • 另有成人高校、民办高校1000多所 • 本科院校的多校区办学成为普遍现象

  6. 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 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滞后于规模的发展(2005年投入2179亿,是1998年的4倍。生均事业费低于5000元,最低的只有1000多元。) • 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 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需要 • 增长过快,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7. “十一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适当控制规模,重点提高质量“十一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适当控制规模,重点提高质量 • 教育的两大任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 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8.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 评估指标促进高校对办学资源的投入 • 高校图书馆呈现馆舍和文献高速扩张态势 • 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短期效应和无序发展问题

  9. 影响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 •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导向) • 学校的发展定位(需求) • 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条件) • 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尤其是馆领导的选聘(办馆理念和管理与服务水平)

  10. 校园信息化及其影响

  11. 高等学校正在大力开展校园信息化建设 • 含义 • 校园信息化是指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等日常活动,以增进办学效率和效益,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

  12. 背景 • 信息技术的发展 • 教育规模的扩大 • 人才培养的要求 • 学校之间的竞争

  13. 现状 • 教学(课程网页, 课件, 在线教学, 在线讨论, …) • 学术研究和交流(个人或机构网页,电子出版, 网络出版, …) • 管理(网上招生、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行政办公…) • 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后勤服务)

  14. 与图书馆有关的典型应用 • 校园一卡通 • 校园网统一认证系统

  15. 发展趋势 • 远程教育 • 数字校园 • 虚拟大学

  16. 影响 • 高等教育的变革 • 终生教育的实施

  17. 教育观念的革新 传统学习范式 现代学习范式 掌握“应该知道”的知识 通过学习发现“不知道”的东西 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学习 随时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学习已成熟和被接受的知识 学习向成熟的知识挑战 系统化的学习 基于问题和任务的学习 可事先确定的有限知识学习 无法确定范围的动态探索和学习 灌输、吸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提问、分析、评价) 依赖权威知识源的学习 交流协作性学习 当前的学习可明确“完成” 当前学习促进新的学习 按照掌握的知识评价学习 按照比别人多掌握的知识评价学习

  18. 师生素质的新要求 在数字化环境下,科研、教学的有效性极大地依赖人们的信息生存能力,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来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识的发现、利用和创造不再仅仅依赖于“好的大脑”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且极大地依赖于人们能否有效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任何人如果没有有效的、并且持续更新的信息生存能力,他就失去了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资格。

  19. 信息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能力,即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已成为师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常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也成为他们寻求日常帮助和服务的重要需求。 UNESCO关于文盲的新定义:不懂得使用电脑和网络的人也是文盲。

  20. 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传播平台 外部教学资源 网页编制 组织工具 信息内容 处理工具 检索机制 浏览机制 检索机制 批 注 教学内容组织 作 业 评 价 链接机制 讨 论 教学内容 数据库 参考 资料库 作业 讨论库 管 理

  21. 学术交流体系的变化 人类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 • 经验+总结、观察+思考得到发现 • 发现被记录后成为知识 • 知识经交流得到积累(苹果的交换vs思想的交换) • 积累的知识被用于新的经验+总结、观察+思考得到新的发现

  22. 交流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 • 文字发明以前的结绳记事、刻画图形、口耳相传 • 印刷术发明以前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以及镌刻和书写在其他材料上的文字 • 印刷术发明以后逐渐形成完整有序的学术交流系统

  23. 学术交流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 交流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 正式交流具有系统性全面性 • 正式交流更有利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和知识创新 • 图书馆交流经过过滤和加工的知识信息

  24. 作者 传统的学术交流系统 编辑 出版 发行 文摘索引 图书馆 读者

  25. 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已不适应知识飞速增长的需要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已不适应知识飞速增长的需要 • 学术成果发表难 • 版权保护成为出版商获利的法宝 • 图书馆经费短缺 • 社会对知识信息需求迫切

  26. 信息技术促使学术交流体系发生变化 •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出版从“分子书”走向“电子书”,使得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变得越来越普遍。 • 图书馆也借助于信息技术走向数字化 • 学术交流的渠道增多、范围更广

  27. 传统学术信息交流体系: 通过出版审查体系实现知识的鉴别和过滤,通过书目文摘索引实现知识内容的体系化组织和系统发布,通过检索服务系统实现知识内容的发现和确认,通过图书情报系统建立有保障和可逐渐积累的信息资源体系、并向相关的用户群体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而在整体上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上的学术交流体系: 数字化文献出版和服务体系; 文摘索引商、检索服务商的“全面信息服务机制”; 发行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系统; 学术团体的学术信息发布、组织和传递体系; E出版和Web发布、搜索引擎检索、开放获取。 学术交流体系的改变

  28. 作者 E出版 编辑 出版 发行 文摘索引 图书馆 读者 学术团体

  29. 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

  30.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辞海》1979年版)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辞海》1979年版) •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保存文献资料和提供这些文献资料的使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古代图书馆主要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能;近代图书馆又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现代图书馆又担负起传递科技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年版)

  31. 图书馆员以“知识自由”为己任,以“让大众公平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 ”、消除信息鸿沟和数字差距为职业理想,不管图书馆的物理形态和内容如何变化,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图书馆员的职业理想是不会也不应改变的。

  32.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2年)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2年) •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在数字时代,这些职能并未改变,而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得到了充实和强化。

  33. 有史以来,图书馆第一次可以借助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突破时空的藩篱,将服务提供给任何地方任何场所的任何读者。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网上数字图书馆为全世界的读者服务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图书馆在支持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有了更好的条件。有史以来,图书馆第一次可以借助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突破时空的藩篱,将服务提供给任何地方任何场所的任何读者。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网上数字图书馆为全世界的读者服务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图书馆在支持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有了更好的条件。

  34.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二)做好流通阅览、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服务。 (三)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四)组织和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积极参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促进事业的整体化发展。开展各种协作、合作和学术活动。

  35. 很多人都说未来的图书馆是“无墙的图书馆”、“虚拟的图书馆”,将来建构的是电子化馆藏,而非实体的建筑物。但是图书馆学文献也显示: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不可能被取代;相反地它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学习压力与校园生活的“避难”所,提供舒适、方便的空间,供使用者参阅馆藏资料,是第二课堂,也是人类心灵的实验室。(Lucker J. K. Library buildings: their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1992)

  36. 大学图书馆的新定位 • 文献情报中心 • 学习资源中心 • 知识管理中心

  37. 大学图书馆的新功能:知识服务 所谓知识服务,是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是面向用户决策解决方案的服务,是贯穿用户进行知识捕获、分析、重组、应用来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服务,是通过显著提高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效率来实现价值的面向增值的服务 。

  38. 知识服务仍需要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基础信息服务,更需要网络化信息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可能不再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将是图书馆服务的旗帜、发展杠杆、市场卖点、竞争基础和“利润”之所在。知识服务仍需要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基础信息服务,更需要网络化信息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可能不再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将是图书馆服务的旗帜、发展杠杆、市场卖点、竞争基础和“利润”之所在。

  39. 大学图书馆的新任务 • E-reserve • Instructional Designer •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 Cooperative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 • E-Repository and Preservation

  40. 高校图书馆正在发生变革

  41.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第五定律”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第五定律”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 • 我们看到:当前高校图书馆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42. 变革的体现 • 从“以馆藏为中心”转向“以读者需求为中心” • 从单一馆藏到多样化的馆藏 • 从线性的文献组织到多维互连的信息系统 • 从源于文献获取信息到源于信息获取知识 •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提供 • 从文献壁垒到信息资源共享

  43. 一言以蔽之:目前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变化,成为“复合型”(hybrid)的图书馆。一言以蔽之:目前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变化,成为“复合型”(hybrid)的图书馆。 • Hybrid Library 一词1996年首先由英国图书馆学专家S. Sutton提出

  44. 单一型的图书馆: 以纸质文献的采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为主要对象的图书馆 • 复合型的图书馆: 同时以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为主要对象的图书馆

  45. 数字(虚拟)图书馆的特点: 知识载体的存储密度大、占用空间小,服务面广,信息传递速度快,查找利用方便。但受设备条件限制,受知识产权保护限制。 传统(单一)图书馆的特点: 没有特殊的设备、能源要求,符合读者的阅读惯,版权保护问题不突出。但知识载体的存储密度小、占用空间大;服务时间和用户范围有限;受时空限制,传递速度慢。

  46. 复合形图书馆的特点:既保持着传统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优点,又不断朝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兼备信息技术的优势,当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复合形图书馆的特点:既保持着传统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优点,又不断朝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兼备信息技术的优势,当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

  47. 与单一形图书馆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 • 馆藏文献载体的变化 • 胶卷、胶片、磁带、磁盘、光盘….不断涌现 ,光学、电子载体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电子形式将逐渐成为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馆藏会变得“虚拟化”。 • 服务方式的变化 • 馆员正在逐渐从前台退到后台,最终用户更多地自主进行文献的查找和获取,用户与图书馆的距离以及图书馆的开馆时间都将不再是人们利用文献信息的障碍。

  48. 图书馆工艺的变化 • 已不再是用电脑来模仿手工操作的流程,各种智能化的软件工具将使图书馆更加“自动化”。 • 组织机构的变化 • 组织由层叠式向扁平化发展,信息咨询、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系统运行维护等新型业务部门得以新增或加强,围绕项目或专门任务的临时工作组也应运而生。 • 建筑、设施的变化 • 三A大楼日益增多,图书馆已为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信息时代尖兵,对“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49. 图书馆发生变革的背景: • 信息技术的促进 • 手段的进步:“摩尔定律”(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成本则降低50%) 至今仍在起作用;网络发展的速度则更快,已达到每6个月增长一倍。 • 载体的变化:高性能、宽带和低费用,使得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成本低、发行速度快。 • 学术交流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依赖出版社而自行在网页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50. 社会需求的驱动 • 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力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靠对信息的占有和处理。越来越多的人将(被迫或自觉)习惯于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从事日常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知识成为资本使人们更加重视自我知识更新,网络教育的兴起则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尤其是玩着电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更容易接受电子课本、网上教育这样的新形式。因此,无论是研究还是学习,对于网上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