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21 Views
漢語歷史音韻學. 第十一講 近代音. 朱 磊 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 一、主要材料、方法和目標. 主要材料: 中古音 《 中原音韻 》 《 蒙古字韻 》 《 中州音韻 》 《 古今韻會舉要 》 《 韵略易通 》 《 洪武正韻 》 …… 現代方言語音 主要目標: 考證近代音音系 構擬 近代音音值. 二、 《 中原音韻 》. 作者:周德清( 1277~1365 ) 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成書時間: 1324 年(元泰定元年) 以元代北方官話的實際語音為依據 收錄元曲中常做韻腳的五千餘字
E N D
漢語歷史音韻學 第十一講近代音 朱 磊 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研究院
一、主要材料、方法和目標 主要材料: 中古音 《中原音韻》 《蒙古字韻》 《中州音韻》 《古今韻會舉要》 《韵略易通》 《洪武正韻》 …… 現代方言語音 主要目標: 考證近代音音系 構擬近代音音值
二、《中原音韻》 作者:周德清(1277~1365) 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成書時間:1324年(元泰定元年) 以元代北方官話的實際語音為依據 收錄元曲中常做韻腳的五千餘字 分十九韻部,每部之下分平聲陰、平聲陽、上聲、去聲四聲 (入聲附于平聲陽、上聲和去聲之後) 每個聲調下按同音字分組,中間用圓圈隔開
一東鐘 二江陽 三支思 四齊微 五魚模 六皆來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歡 十先天 十一蕭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車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尋 十八監鹹 十九廉纖 東鐘 平聲 陰 東冬○鍾鐘中忠衷終○通蓪○…… 陽 同筒銅桐峒童僮曈瞳朣潼鼕○戎茙…… 上聲 董懂○腫踵種塚○孔恐○桶統○…… 去聲 洞動棟凍蝀○鳳奉諷縫○貢共供○……
魚模 平聲 陰 居裾琚鶋車駒拘俱○諸豬…… 陽 廬閭驢臚蔞○如茹…… 入聲作平聲 獨讀牘瀆犢毒突纛○復複佛伏…… 上聲 語雨與圄圉齬敔禦愈羽宇禹庾○呂侶旅膂縷僂○…… 入聲作上聲 穀榖轂骨○蔌縮謖速○…… 去聲 禦馭遇嫗裕諭芋譽預豫○慮濾屢○…… 入聲作去聲 祿鹿漉麓○木沐穆睦沒牧目鶩○……
三、《韻略易通》 作者:蘭茂(1397~1476) 字廷秀,号芷庵 雲南昆明杨林人,原籍河南洛阳 成書時間:1442年(明英宗正統七年) 以明代雲南官話的實際語音為依據 收錄初學寫詩者的常用韻腳字 分二十韻部,每部之下先按照聲母分,聲母下再按聲調分 (平聲不分陰陽、入聲與陽聲韻相配) 每個聲調下按同音字分組,中間用圓圈隔開
冰 破 梅 風 無 p pʰ m f v 東 天 暖 來 t tʰ n l 早 從 雪 ts tsʰ s 枝 春 上 人 ʧʧʰ ʃ ʒ 見 開 向 一 k kʰ x Ø
四、主要結論 4.1 聲母 凡一音之中而括有三十六字母二紐以上者,即可據以證其合併,偶有單見,不害其同。 ——羅常培《中原音韻聲類考》 合併 照三 知
四、主要結論 二十類,與“早梅詩”吻合 也有學者認為有二十一、二十四或二十五類等
全濁聲母清化 非敷奉合一(f) 知照組合一(ʧ、ʧʰ、ʤ、ʃ、ʒ) 泥娘合一(n) 微母保留(v) 影喻疑合一(Ø) ʨ、ʨʰ、ɕ還沒有從精組和見組分化出來 與中古三十六字母的對應關係
四、主要結論 Ø x s ʦ kʰ 4.2 韻母 同一韻下不同小韻間的區別,排除聲母的不同,剩下則應為韻母不同所致。
照組可與齊齒相拼: 車 ʧʰiɛ 真 ʧiən 川 ʧʰiuɛn 唇音可與合口相拼: 杯 pui 本 puən 反 fuan 方 fuaŋ
四、主要結論 陰平 酸 平聲 甜 陽平 4.3 聲調 平分陰陽 全濁上開始歸去 入派三聲 全濁入歸陽平 次濁入歸去 清入歸上 關於入聲韻是否已消失仍有爭議: 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者,以廣其押韻,為作詞而設耳。然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 及 上聲 苦 上聲 是 不 去聲 去聲 就 辣 入聲 “酸甜苦就是不及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