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华电郑州设计研究院 体检汇总报告

华电郑州设计研究院 体检汇总报告. 主讲:许桂枝主任. 本次汇报主要内容. 一、高血压 二、脂肪肝 三、肝功能异常 四、高脂血症 五、乳腺小叶增生 六、慢性宫颈炎. 一、高血压. ( 一 ) 、高血压的定义 ( 二 ) 、高血压的病因 ( 三 )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 四 ) 、高血压的危害 1 、脑卒中 2 、高血压性心脏病 3 、高血压的肾损害. ( 一 ) 、 高血压的定义.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形成的侧压 正常血压: 90-139/60-89mmHg 高血压病: ≥ 140/90mmHg 低血压: 小于 90/60mmHg

dion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华电郑州设计研究院 体检汇总报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电郑州设计研究院体检汇总报告 主讲:许桂枝主任

  2. 本次汇报主要内容 • 一、高血压 • 二、脂肪肝 • 三、肝功能异常 • 四、高脂血症 • 五、乳腺小叶增生 • 六、慢性宫颈炎

  3. 一、高血压 • (一)、高血压的定义 • (二)、高血压的病因 • (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 (四)、高血压的危害 • 1、脑卒中 • 2、高血压性心脏病 • 3、高血压的肾损害

  4. (一)、高血压的定义 •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形成的侧压 • 正常血压:90-139/60-89mmHg • 高血压病:≥140/90mmHg • 低血压:小于90/60mmHg • 我国目前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6亿,但知晓率仅30.2%,治疗率仅24.7%,控制率则仅为6.1%。

  5. (二)、高血压的病因 • 高血压的发病为多因素所致,主要因素如下 • (一)、遗传因素: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与基因有关。 • (二)、环境因素: • 1、饮食:盐摄入过多,主要发生在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 2、精神应激:从事于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大,长期生活在噪音中也可诱发高血压。 • (三)、其他因素: • 1、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 2、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易出现高血压。

  6. (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有: 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慌、耳鸣、失眠。

  7. 俗称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1、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和变性,形成微动脉瘤引发出血。 2、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破裂科并发脑血栓形成,形成脑梗塞。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导致腔隙性脑梗塞。 (四)、高血压的危害1---脑卒中

  8. 高血压性脑动脉瘤

  9. ①、脑出血

  10. ②、脑梗塞

  11. 1、一级预防:定期监测并积极治疗潜在危险因素。1、一级预防:定期监测并积极治疗潜在危险因素。 2、二级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意外发生。 3、三级预防:对已中风病人,治疗应以清除危险因素、降低致残度为主。 脑卒中的预防

  12. 高血压的危害2---高血压性心脏病 • 长期的压力负荷可引起左心室的肥厚和扩张,称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3. 正常心脏

  14. 高心病患者的心脏剖面

  15. 高血压的危害3---肾损害 •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囊内压升高,此时会出现蛋白尿,并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16. 正常肾脏图例

  17. 颗粒性固缩肾图例

  18. 经统计国内脂肪肝发病率为3.9—11.9%;大中城市发病率为20%。经统计国内脂肪肝发病率为3.9—11.9%;大中城市发病率为20%。 (一)、定义 (二)、病理分型 (三)、病因 (四)、脂肪肝危害 (五)、脂肪肝的治疗 二、脂肪肝

  19. 肝脏位于右上腹,重量约为300克,正常情况下脂肪含量为3—4%,如果>5%,即为脂肪肝.肝脏位于右上腹,重量约为300克,正常情况下脂肪含量为3—4%,如果>5%,即为脂肪肝. 脂肪含量5—10% 为轻度脂肪肝 10—25% 为中度脂肪肝 >25% 为重度脂肪肝 (一)、脂肪肝的定义

  20. (二)、脂肪肝的病理分型 • 1、单纯性脂肪肝:无症状,肝功正常; • 2、脂肪性肝炎:伴有转氨酶升高; • 3、肝脂肪性纤维化; • 4、脂肪性肝硬化.

  21. (三)、脂肪肝的病因 • 1、肥胖:是儿童和成人患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56—78%肥胖者有脂肪肝). • 2、过量饮酒:经常嗜酒者60%会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

  22. (四)、脂肪肝的危害 • 1、肝功异常. • 2、血浆蛋白下降:肝脏是制造蛋白的主要场所. • 3、抵抗力下降:导致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几率大,寿命比普通人群短.

  23. (五)、脂肪肝的治疗 • 1、减轻体重 • 2、戒酒 • 3、忌食动物油,少摄入油炸食品 • 4、晚饭少吃,睡前不加餐 • 5、多进食绿色新鲜蔬菜,选去脂牛奶、酸奶 • 6、多吃燕麦、小米、黑木耳、海带、山药、芋头、土豆等食物 • 7、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鱼籽、蟹黄等 • 8、肝功异常请去医院治疗

  24. 三、肝功能异常 • (一)、定义 • (二)、常见病因 • (三)、检查项目 • (四)、临床意义 • (五)、治疗建议 • (六)、预防建议 • (七)、饮食建议 • (八)、注意事项

  25. (一)、肝功能异常的定义: • 肝功能异常是指: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可以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代谢异常。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正常.

  26. (二)、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 • 引起肝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 1.感染和寄生虫: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病毒性肝炎。 • 2.化学药品中毒:如四氯化碳、氯仿、磷、锑、砷剂等。 • 3.免疫功能异常:如乙肝引起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 4.营养不足:缺乏胆硷、甲硫氨酸时,可以引起肝脂肪性变。 • 5.胆道阻塞:如结石、胆道肿瘤、蛔虫等。 • 6.血液循环障碍:如慢性心力衰竭时,引起肝淤血和缺氧。 • 7.肿瘤:如肝癌对肝组织的破坏。 • 8.遗传缺陷:有些肝病是由于遗传缺陷而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27. (三)、肝功能的检查项目 • 1、谷-丙转氨酶(ALT、GPT)参考值0.0-40U/L; • 2、谷-草转氨酶(AST、GOT)参考值0.0-41U/L; •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参考值5-50U/L; • 4、碱性磷酸酶(ALP、AKP)参考值15-121U/L; • 5、总胆汁酸(TBA)参考值0-12umol/L; • 6、总蛋白(TP)参考值60-85g/L白蛋白(Alb,A)参考值40-55g/L球蛋白(Glb,G)参考值20-30g/L; • 7、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0-2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0.0-5.6umol/L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1.7-17.3umol/L • 8、甲胎蛋白(AFP)参考值 成人<25ug/L(25ng/mL) 小儿(3周至6月)<39ug/L(39ng/mL) ;

  28. (四)、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 肝功的化验包括很多的项目,具体的各项异常有什么意义,详见如下: • 1、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 2、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 3、碱性磷酸酶(ALP):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正常参考值(30—90) 。

  29.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接上页) • 4、谷氨酰转移酶(GGT):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 5、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 6、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30. (五)、肝功能异常的治疗建议 • 当乙肝患者出现上述肝功能不正常的表现时,一定要去大型专业医院,及时接受专业治疗,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肝病治疗不同其他疾病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31. (六)、肝功能异常的预防建议 • 硒被称为重要的“护肝因子”,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缺硒程度常与病情轻重呈正比。病情越重血硒水平越低。

  32. 1、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七)、肝功能异常的饮食建议

  33. 2、多吃鱼。 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34. 3、多吃大豆。 •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35. 4、需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

  36. 5、多吃橄榄油等植物油。 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饮食中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37. (八)、肝功能异常要注意什么 • 1、心态要平和。中医认为怒伤肝,对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者一定要心情开朗,制怒不生气,否则会肝气郁结,肝火上升,加重肝病。 • 2、保证休息。肝功能异常者不可从事过于激烈和繁重的运动和劳动,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病情不利。 • 3、不可乱服药。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且不少药物对肝脏都有害的,会引起肝脏的药物性伤害,加重肝损伤。 • 4、定期检查。每隔半个月或是1个月要复查肝功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1]。

  38. 四、高脂血症 • (一)、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定义 • (二)、血脂七项的临床意义 • (三)、高脂血症的简易分型 • (四)、高脂血症的危害 • (五)、高脂血症的防治

  39. (一)、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 •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近年来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建议将高脂血症定义为脂质异常血症,更能全面准确的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 •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近年已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40. (二)、血脂七项的临床意义 • 我们通常检查血脂七项: • ①总胆固醇; • ②甘油三酯; • ③高密度脂蛋白; • ④低密度脂蛋白; • ⑤脂蛋白a; • ⑥载脂蛋白APOAⅠ; • ⑦APOB • 大多数体检只选择血脂四项: • ①总胆固醇、 • ②甘油三酯、 • ③高密度脂蛋白、 • ④低密度脂蛋白

  41. (接上页) • 1、胆固醇: • 动物实验证明:喂饲高胆固醇食物可使动物在短期内诱发动脉硬化,并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 我们在临床上观察,重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很年轻就出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反复发生心肌梗塞。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明:人群中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呈正相关。 • 2、甘油三酯: • 甘油三酯与冠心病的关系原有争议,近十年来认为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是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42. (接上页) • 3、高密度脂蛋白: • 具有胆固醇逆转运作用,可将动脉壁及肝外其他组织中过剩的胆固醇直接或间接的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所以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称为“好胆固醇”。 • 4、低密度脂蛋白: • 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血脂是以低密白脂蛋白的形式进入血管内膜下 • 靠内皮细胞膜上受体主动摄取 • 在内皮细胞膜损伤时从内皮间隙进入内膜下,内皮下的巨噬细胞吞噬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变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逐渐增多、融合逐渐形成动脉硬化斑块。

  43. (三)、高脂血症的简易分型 • Ⅰ、高胆固醇血症:仅总胆固醇增高; • Ⅱ、高甘油三酯血症:仅甘油三酯增高; • Ⅲ、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

  44. (四)、高脂血症的危害 • 多数的人无症状,做生化检查时才发现; • 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形成黄色瘤;眼睑处多见,关节周围皮下; • 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病变。 • 出现角膜环(老年环)及眼底改变; • 明显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胰腺炎(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