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公 共 藝 術 美 學

Public Art. 公 共 藝 術 美 學. 第十二組 應用英語系 9922121 陳伯豪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10025110 張思梅 指導老師 :陳永進老師. 目錄. 前言 相關 影片 名詞 釋義 國際 組織 在地公共藝術 作品 北京公共藝術 作品 國外公共 藝術 作品 心得 資料 來源 分工. 前言. 「 公共藝術」是結合了空間、環境、人 ( 公眾的需要 ) 並配合都市、社區發展的需要,在一個空間中作全方位的思考而設置的 。

dion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 共 藝 術 美 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ublic Art 公 共 藝 術 美 學 第十二組 應用英語系 9922121 陳伯豪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10025110 張思梅 指導老師:陳永進老師

  2. 目錄 • 前言 • 相關影片 • 名詞釋義 • 國際組織 • 在地公共藝術作品 • 北京公共藝術作品 • 國外公共藝術作品 • 心得 • 資料來源 • 分工

  3. 前言

  4. 「公共藝術」是結合了空間、環境、人(公眾的需要)並配合都市、社區發展的需要,在一個空間中作全方位的思考而設置的。「公共藝術」是結合了空間、環境、人(公眾的需要)並配合都市、社區發展的需要,在一個空間中作全方位的思考而設置的。 • 公共藝術可視為一種社會過程,而戶外藝術(Outsider Art)、社區藝術(Community Art)或環境藝術(Environmental Art)與公共藝術的真義常被混淆。從事公共藝術、空間藝術和環境藝術的設置,它們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規模不同大小的藝術行為而已。 • 文字來源:全球華人藝術網──公共藝術策展

  5. 相關影片

  6. 2012台北市公共藝術導覽—序言02:48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g3ZExdnM8&list=PL8IN3d9Xh-DR6LhPnhGfNmFlGOECUBPyp&feature=share&index=23 • 2012年秋季,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了公共藝術導覽活動【PA+++】,由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 • PA+++,代表著「PA+公共空間」、「PA+城市生活」及「PA+文化聚落」三個­面向,將公共藝術結合公共場域、參與及分享,以多元的角度,引導民眾對城市展開細膩觀察。

  7. 臺中×公共藝術×旅行大台中04:35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WOAKNtWy4Y • 2013年第十屆台灣國際泰迪熊展將創造為期一個月的帶狀展覽活動,為鼓勵泰迪熊迷創作及推廣泰迪熊相關資訊給與一般民眾,進而提倡社會正當收藏,及推廣正面的休閒娛樂,豐富國人心靈。同時邀請國外知名藝術家,進行交流,吸取之經驗,進而與國際交流及世界接軌。合併原有城市觀光資源,以活動帶動觀光,以觀光促進產業活動,結合都市觀光景點特色、藝術氣息、人文活動、生態環保,行銷台中市,增添意象及都市形象,促進國際交流活動。

  8. 名詞釋義

  9. 何謂「公共藝術」?What is ‘Public Art’ ? • 它同時兼具有「藝術性」與「公共性」的特質。指位於或展示於公共領域之任何藝術作品,定義比較寬鬆。也就是說,它通常是指位於戶外,並對所有人開放。 • 公共藝術是免費的,且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它。 • 「公共藝術」是結合了空間、環境、人(公眾的需要)並配合都市、社區發展的需要,在一個空間中作全方位的思考而設置的。

  10. 何謂「社區藝術」?What is ‘ Community Art’? • 社區公共藝術每一個程序「皆充滿民眾參與的契機」,所以社區公共藝術是民眾參與的藝術創作。 • 公共藝術「一定要和當地文化或歷史進展有密切的關係 」、「要與當地自然環境的元素配合」、「要配合當地的人文、社會活動」。

  11. 何謂「環境藝術」?What is ‘ Environmental Art’? • 環境藝術的作品可能龐大、多變、或行動介入、無法收藏;可能需要許多工程部門的支援以完成作品,又需倚賴文件紀錄以為傳播,基本上無法像傳統藝術品一樣可以收藏、買賣;它與極限、觀念、地景等藝術關係密切。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城雕、壁畫、建築小品等都屬於環境藝術範圍。

  12. 何謂「戶外藝術」?What is ‘Outsider Art’ ? • 位於戶外之紀念塑像、紀念牌坊,以及開放空間,亦即公共空間之圓雕、浮雕、壁飾等雕塑物及藝術作品,不含商業用途或宗教性質之立體造形物,同時特以「戶外藝術」名稱區隔公共藝術所含帶的模糊、不穩定性概念。

  13. 國際組織

  14. 1)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 (IOV)InternationaleOrganisation Fur Volkskunst Internationale 國際(法) Organisation 組織(法) Fur Volkskunst民間藝術(德)

  15. 1-1 關於 • 以關注民間藝術與文化資產發展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 1979年成立於比利時Oostrozebeke地區,總會目前設於奧地利安朵夫(Andorf)。 •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的會員組織分佈於五大洲,包括研究機構、博物館、大學、基金會、協會、公會、藝術節、民間藝術學者及政府單位等會員,累計會員數量將近四千名。

  16. 1-2 行動 • 民間藝術是世界各民族文化資產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蓬勃發展的民間藝術不僅反映出人類豐沛的情感與旺盛的創造力,更是各民族文化的表徵。認識其他民族的文化可以促進世界各民族間相互的瞭解與尊重,增進全人類的福祉。 •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的宗旨即在於以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間的瞭解與尊重,維護世界和平的理想。

  17. 2) 國際藝術村交流會 (TCE)TransCultural Exchange

  18. 2-1 關於 • 2002年成立於美國波士頓的TCE是正式登記立案的非營利組織,其主要任務是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認同,透過大型國際藝術計畫或是文化交流、教育活動等,提供創作者和一般民眾有更多機會參與並且認識世界各地的藝術與文化。 • TCE除了長期服務藝術工作者之外,也試圖開啟跨領域的對話,發起人Mary Sherman深信,唯有藉由不斷的跨領域溝通與交換,才有新的刺激與創發。

  19. 2-2 行動 • 2013年10月10日-13日適逢TransCultural Exchange(國際藝術村交流會,以下簡稱TCE)舉辦「TCE國際藝術村交流雙年會」(以下簡稱TCE雙年會),擬組織優秀的視覺藝術領域專業工作者,包括策展人、藝術家、美術館館長、藝術村經營者等,共同前往與會,以加強國際宣傳與實質文化交流之效。 • 每兩年TCE會在波士頓舉行TCE雙年會,與在地的頂尖大學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合作,安排跨藝術和科技領域的座談與討論,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村與會,並且提供藝術工作者許多資料收集、想法交流和專業諮詢的機會,目的就是希望能激發更多的創造力與可能性。

  20. 3) 歐亞藝術網絡組織IDOLON STUIDO

  21. 3-1 關於 • 是一個非營利性的,跨學科的組織,提供在媒體,文藝工作,和表演藝術與展覽和表演機會,創造和現在新的工作創新的藝術家。公司自成立以來IDOLON STUDIO(歐洲亞洲藝術家歐亞藝術網絡組織聯合會)提供了一個靈活的和支持性的場地開發,展示和分發上線行動,媒體藝術和關心探索電子的可能性文化批評的創新形式網絡。

  22. 3-2"90度_45度_行動" • 法籍藝術家法比恩.樂韓表示,希望藉由這個展覽,與台灣人民分享他的感官經驗,因此他設計了這個鐵製架座、DIBOND鏡面塑鋁板創作的「90度_45度_行動」。

  23. 3-3 城市冥想空間"90度_45度_行動" • 用鏡面覆蓋於鋼架結構成的移動式建築體,整個建築體呈現出家屋的形體,內部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陽光和行人都可以穿越其中,成為一個可以在城市中的冥想空間、道路中可穿行空間和停留、休息、體驗的地方。 • 法比恩.樂韓認為,「90度_45度_行動」正是以「參與」與「實踐」來呈現日常生活片斷的方式,就如行走在城市,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差異的實踐,因為行走的每個步伐、所有軌跡,每一個遲疑踱步,都超出了系統的支配。

  24. 在地公共藝術作品

  25. 高捷美麗島站 • 美麗島站出入口由日本高松伸建築師以「祈禱」為主題,勾勒出捷運之心的整體概念 • 地下車站大廳則特別邀請國際級玻璃藝術家水仙大師負責規劃設計,藉玻璃、彩繪及燈光之特殊組合,創造出長達30公尺直徑的「光之穹頂」,為玻璃藝術寫下完美註腳。

  26. 全世界最大單件玻璃藝術,由國際知名藝術家-水仙大師歷時四年半的時間,在捷運地下穿堂層中心圓區的天花板處,藉玻璃、彩繪及燈光的特殊組合,製作材料包括高溫熱融琉璃、傳統鑲嵌玻璃、手工吹製古典琉璃和威尼斯水晶圓盤,創造直徑長達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包含16根柱子直徑50公尺,共有1252面的「窗子」,共計用了4500片「窗面」。全世界最大單件玻璃藝術,由國際知名藝術家-水仙大師歷時四年半的時間,在捷運地下穿堂層中心圓區的天花板處,藉玻璃、彩繪及燈光的特殊組合,製作材料包括高溫熱融琉璃、傳統鑲嵌玻璃、手工吹製古典琉璃和威尼斯水晶圓盤,創造直徑長達30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包含16根柱子直徑50公尺,共有1252面的「窗子」,共計用了4500片「窗面」。

  27. 國際知名新聞網站PolicyMic以「讓紐約客只能夢想的全球8大最美地鐵站」為題,評選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與中央公園站,為全球最美地鐵站。國際知名新聞網站PolicyMic以「讓紐約客只能夢想的全球8大最美地鐵站」為題,評選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與中央公園站,為全球最美地鐵站。 • 以全台最美地鐵站之名,登上CNN旅遊版頭條,被CNN報導稱為「愛上高雄十大理由」之一。

  28. 北京公共藝術作品

  29. 北京798藝術廣場 • 北京798藝術區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國援助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 718聯合廠於1952年開始籌建,1954年開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開工生產。 • 718聯合廠是由德國德紹一家建築機構負責建築設計、施工,這家建築機構和當年的包豪斯學校在同一個城市,兩者在建築精神層面上是共通的。其主要特點是:注重滿足實用要求;發揮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技術性能和美學性能;造型簡潔,構圖靈活多樣。這種學派後來被稱為包豪斯學派。

  30. 798藝術中心(706大廠房) • 展覽空間獨特的灰色拱形天花板,搭配北向而傾斜的條形天窗,室內採光的均勻、恆定,這也是包豪斯式鋸齒廠房的標誌性特徵之一。保留了日漸斑駁的巨大朱紅色標語及廢棄的設施和儀器,使歷史與藝術在這裡凝聚成巨大的視覺衝擊力,為藝術、文化活動營造出獨特的氛圍。 • 798藝術中心既能夠舉辦各類藝術展覽,又可為商業活動提供場地。此外, 798藝術中心具798藝術區信息集散地的功能,遊客在此可了解到798藝術區內最新的展覽資訊,以及798所走過的藝術歷程。

  31. 國外公共藝術作品

  32. 德國【Big Air Package】 • 自2009年搭檔jeanne-claude去世之後,藝術家christo創作了首個大型公共藝術作品“big air package”,這件作品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無框架充氣氣囊,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室內雕塑作品。 • christo的作品以極為龐大的體量而著稱,常常搭建在城市或建築中,這次創作的這個90米高的充氣包體積達177,000立方米,使用了20,350平方米的半透明滌綸布和4,500米長的繩子。雖然這件巨型作品沒有骨架,但5噸重的體量充滿了整個室內空間,這裡原本是一個舊煤氣罐,用漫射光線將空間飄渺的氛圍放大。christo將人們在廣闊的織物氣囊中的體驗描繪成“在光中游泳”。

  33. Big Air Package

  34. 布裏斯托爾【巨石陣Sacrilege】 • 布裏斯托爾重要的文化空間之一——Watershed成立了獎金為3萬英鎊的「公共藝術獎」,“Playable City Award”以獎勵在這座城市裏創作公共藝術品來發揚藝術與文化的藝術家。 • 該獎項將對象設定為能夠構思出融開放性、趣味性以及技術為一體,以吸引、並讓觀眾感到驚訝的藝術品的藝術家。 • 藝術家傑裏米戴勒(Jeremy Deller)的支援——他近日剛把自己非常有趣的充氣式巨石陣“Sacrilege”運到了布裏斯托爾。獲獎作品將於明年在布裏斯托爾展出。

  35. 雪梨公共藝術節 【Snailovation】 • 雪梨公共藝術節(Art & About Sydney)由雪梨市政府舉辦,活動已邁入第12年。 • 人潮川流不息的街頭可發現十分吸睛的彩色蝸牛,國際藝術團隊Cracking Art Group以資源回收材料打造名為「Snailovation」的裝置藝術,希望以巨型色彩豔麗的蝸牛提醒民眾環保意識和行動的重要性。

  36. 心得

  37. 張思梅 藝術美學包含了很多,我讀得科系並不是工設或者視傳系,靠著這次的報告讓我有多認識藝術這塊,要學得還很多要知道的還更多,略懂一二只懂皮毛,認識的還不夠廣,知道的還不多。 我認為藝術是種追求,追求一種創造的價值,藝術是種轉化,因為它來自藝術家的創造,來自個人生活,來自個人經驗,但它需要轉化,看得到的東西到看不到的東西,從有限到無限。一個畫家保羅克比曾經說過:藝術並不反應看得到的東西,但卻會讓我們看見原來所看不見的。所以啦!藝術:就是讓事物更美好!

  38. 陳伯豪  經過這次的報告,了解到公共藝術背後的意義其實很深遠,包含了藝術與人的互動,透過公共藝術,拉近了人與人的關係,並且了解到藝術品的涵意,甚至提升了社區生活品質。  每件藝術品都是集結了藝術家的所有心血,所以希望每個人在欣賞作品的時候,都能保持藝術作品的完整性,不要去破壞。

  39. 資料來源

  40. 文化部公共藝術官方網站http://publicart.moc.gov.tw/文化部公共藝術官方網站http://publicart.moc.gov.tw/ • 全球華人藝術網http://www.artlib.net.tw/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公共藝術策展http://publicart.artlib.net.tw/ • 2013文化部公共藝術實務講習http://2013publicart.deoa.org.tw/download.html • 香港藝術中心http://www.hkac.org.hk/en/index.php • Public Art Fund (NY) http://www.publicartfund.org/ • Public Art Around The Worldhttp://www.publicartaroundtheworld.com/ • http://publicart.moc.gov.tw/links/linklist.php?filter_value=6

  41. 分工 張思梅—國際組織(國際民間藝術組織 (IOV),國際藝術村交流會 (TCE),歐亞藝術網絡組織)、個人心得、北京公共藝術作品、國際公共藝術作品、在地公共藝術作品 陳伯豪—目錄,前言,名詞釋義,國內公共藝術作品及影片,PPT大綱,個人心得,PPT統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