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王初明. 内 容. 一、分析和归纳促学语言的 5 个基本特征 二、研判外语教学中一些常见的语言练习 三、结论. 一个简单推理. 对话是语言使用最本真、最自然、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习得语言最根本的途径。 要揭示语言习得和使用的机理,研究目标理应首选对话。. 一、学好语言的 5 个关键特征. 交际意图 互动协同 语境融入 内生的表达动力(创造内容) 语言理解与产出结合. ( 1 )交际意图. 语言使用由交际意图驱动。

din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王初明

  2. 内 容 一、分析和归纳促学语言的5个基本特征 二、研判外语教学中一些常见的语言练习 三、结论

  3. 一个简单推理 • 对话是语言使用最本真、最自然、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习得语言最根本的途径。 • 要揭示语言习得和使用的机理,研究目标理应首选对话。

  4. 一、学好语言的5个关键特征 • 交际意图 • 互动协同 • 语境融入 • 内生的表达动力(创造内容) • 语言理解与产出结合

  5. (1)交际意图 • 语言使用由交际意图驱动。 • 交际意图是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基本动力,与交际需要和交际意愿密切相关,在互动中实现,并随着互动而发生变化。 • 不练好语言基本功,何以在交际中使用,满足交际需要? • 学中用,用中学,用中完善。 •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注入使用外语的交际需要?

  6. (2)互动协同 • 对话是典型的互动,协同 (alignment)是互动的内在特征。 • 对话需要双方相互配合,配合需要心理和认知上相互适应,了解对方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与自己的关系,领悟眼下的语境,如此方能在对话中做出恰当反应。这个相互配合和相互适应的合作过程引发相互协同。 • 协同是一种心理和认知感染,能够体现在语言使用的趋同性上(如cook,chef的使用) 。 • 对话中的协同是双向的,对话者彼此适应,相互启发,自动对焦,产生拉平效应,即学习效应。

  7. 互动强则协同强; 互动弱则协同弱。

  8. (3)语境融入 • 在互动过程中,语言上下文,心理、认知、语用等种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因素在不断渗入。这些因素交互作用,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并在互动中交融整合,形成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瞬息变化的动态语境,伴随并作用于语言理解和产出,影响对话进程。 • 语境的作用在于理解并启动语言使用,缺少语境配合,语言学过难以用出来。

  9. 学伴用随原则 学过的语言知识能否用出来,用出来是对还是错,决定于语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什么语境相伴。我们不妨将此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联现象称为“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原则” ( 英译learn together, use together, LTUT)。这是指导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普适原则。

  10. (4)语言使用基于内容的创造 • 在对话过程中,语言使用会随着人际互动而变化,不断表达新的意思。内容的变化带来语言的变化,内容的创造源于说话者内生的表达动力。 • 内容决定语言形式的使用,而不是相反,语言依附于内容 (epiphenomenal)。 • 外语教学强调内容的内生性吗?是用内容带动语言使用,还是专注于语言操练?

  11. (5)语言理解与产出结合 • 对话是双方不断理解对方话语并即时做出语言反应的过程,要使对话顺利进行,理解和产出必须紧密配合。正因两者结合紧密,所以对话中的互动强度大,语言协同效应显著。 • 语言是在语言产出和理解的互动协同过程中学会的。

  12. 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 • 一个人所能理解的语言总能超出其语言表达水平,理解与产出存在永恒的不对称性。人们在促进两者互动协同的过程中缩小其差距,不断将新的语言知识融入自己的语言当中,由此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 制造差距论:说话能力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理解能力,而滞后成为语言发展的推力。有差距才能促发展,水平相当,提高便失去了动力。

  13. 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 • 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是提高语言水平的不竭动能。 • 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促学的两个前提: 1)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在质量上高于其能够使用的语言; 2)促使产出与理解互动,催生协同效应。

  14. 语言使用特征小结 • 语言使用由交际意图驱动。 • 使用总是发生在语言和非语言的语境互动当中。 • 互动催生协同效应,同时也带来交流内容的变化。 • 内容的创造导致语言使用的变化。 • 语言使用主要体现在理解和产出两种形式上。 • 加强产出与正确输入的理解之间的互动,促使两者协同,并使协同效应最大化,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15. 语言使用特征小结 • 语言使用的5个基本特征是促学语言的必要条件。 • 让我们反思外语怎样学才能学得会用得好,反思怎样教才能教得会效率高。 • 可用于判断外语练习的促学效果

  16. 二、哪类练习促学效果最好? 注: 朗读课文虽然对提高语言的整体运用能力帮助不大,按理归为“差”,但可用于改善发音和语调,在外语学习的一定阶段,需要采用,因此给予中性评级。

  17. 读后续写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从外语读物中截留一篇结尾欠缺的材料,让学习者发挥想象力,读后写全内容,读物为后续作文提供语境,模仿的样板。

  18. 缩写 阅读理解 在语篇层次接触和使用语言 理解 + 产出 内容无创新 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浓缩内容 内容无变化,难于找到优于原文语言的表达法 保持原文内容,无须创造,协同强度中等 适用于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 读后续写 阅读理解 在语篇层次接触和使用语言 理解 + 产出 内容创新 释放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扩展内容 内容变化带来语言的创造性模仿和使用 保持原文风格,提供新内容,互动协同强 适用于水平不同的外语学习者 缩写与读后续写比较

  19. 结 论 促学语言的 5个关键: • 撩起交际意愿 • 促使语言与语境变量粘合起来 • 撬动内生的表达动力(创造内容) • 语言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 • 强化产出与理解互动协同,促使协同效应最大化

  20. 两个被忽视的促学因素 • 内生的表达动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应付内容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能适应新内容表达需要的语言使用意味着语言交际能力的缺失。这一特征往往被人忽略,但对设计语言练习十分重要,决定语言能否学过会用。 • 理解与产出结合之所以能够有效促学,盖因理解过程加注了语境因子,使得所学的语言获得语境相伴,学习者可借助语境,超越其语言产出能力,理解并获取新的语言信息;紧接着的语言产出,可促使学习者与所理解的语言协同,模仿输入中的语言使用,从而扩张现有的语言能力,效果通常能够随即显现。 • 教学中具有“内容创造、语言模仿”特征的外语练习多吗?“交际教学法”运用了这个特征吗?

  21. 两个被忽视的促学因素 • 独立于产出的语言理解,或独立于理解的语言产出,就促学效率而言,均逊于两者相互结合的练习。 • 采用促进产出与理解互动的练习(如读后续写,与本族语者对话)可显著提高外语学习和教学效率。

  22. 为什么外语教学和学习效率不高?为什么学生学了外语不会用?为什么外语教学和学习效率不高?为什么学生学了外语不会用? 要求内容创造并伴随正确语言输入的练习做得不够 。

  23. 为了提高语言教学和学习效率 内容要创造(输出,内生) 语言要模仿(输入,外供) 两者要结合(输出 + 输入)

  24. 谢谢各位!

  25. 参考文章 王初明,2012. 读后续写——一种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外语界》5. 王初明,2013. 哪类练习促学外语?《当代外语研究》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