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 楊永年 ( 教育局體育組 ) 2624 4005 wingninyeung@edb.gov.hk. 作為科主任,你知不知道校內體育同工: 是否具備體育教學資格?是否所有項目均能勝任? 對教授項目的認識有多少 ? 能否充分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及能力? 體育器材、用具及場地上次清潔和檢查 的日期 ? 有沒有因應天氣和環境制定應變措施 ? 是否得悉體育科的最新資訊和有關指引 ?. 風險管理. 活動前 檢閱有關條文 訂定計劃 選擇應變策略 活動中 按計劃進行活動 因應環境作微調 活動後 檢討策略評估效果 記錄及存檔

din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風險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風險管理 楊永年 (教育局體育組)2624 4005 wingninyeung@edb.gov.hk

  2. 作為科主任,你知不知道校內體育同工: • 是否具備體育教學資格?是否所有項目均能勝任? • 對教授項目的認識有多少? • 能否充分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及能力? • 體育器材、用具及場地上次清潔和檢查 的日期? • 有沒有因應天氣和環境制定應變措施? • 是否得悉體育科的最新資訊和有關指引?

  3. 風險管理 • 活動前 檢閱有關條文 訂定計劃 選擇應變策略 • 活動中 按計劃進行活動 因應環境作微調 • 活動後 檢討策略評估效果 記錄及存檔 公關及輔導(如有需要)

  4. 風險管理 • …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運動損傷是屬於輕微的,經過適當的運動安全培訓,這些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5. 風險管理計劃(一) • 風險評估 • 分析危機 • 專業水平(資歷、人手比例) • 選擇教材/活動 • 學生 • 採用教學法/組織活動 • 活動過程 • 用具及設施 (基本及安全設施 管理) • 環境因素 • 預計發生的機會

  6. 教育局指引 教育局通告 EDBC 第1/2000B號 水運會/游泳 取代 第六章/第十章 第4/2000B號 陸運會/田徑 取代 第二章/第四章 第4/2001號 遊戲日 取代 第十一章

  7. 教育局指引 體育 - 告示板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913&langno=2 學校安全與保險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42&langno=2 教育局通告第3/1998號 空氣污染指數 http://www.edb.gov.hk/UtilityManager/circular/upload/SMC/MC98003C.PDF 教育局通告第3/2007號 熱帶氣旋及持續大雨 http://www.edb.gov.hk/UtilityManager/circular/upload/EMBC/EMBC07003C.pdf 境外遊學活動指引 戶外活動指引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100/C_outdoor.PDF

  8. 體育教學資格 與本地師訓機構達成共識,體育教學訓練課程必須包括: • 一般教育原理及體育學習理論單元 • 「體育活動技能及教學法」單元,涵蓋 * 田徑、游泳、體操、隊際球類運動、執拍運動等不 同類別活動 * 最少八項由課程發展議會所建議的活動 * 除上五項外,任教小學者須加修「基礎活動」 • 體育科教學實習

  9.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教師資格 • 曾接受體育教學訓練 • 具備指定資格(風險較高項目) • 游泳/獨木舟/彈網 等 • 認識教授方法及安全措施 • 跳高/擲項/體操等 • 師生比例

  10. 外聘教練 • 符合條例 : 資格、手續、勞險 、 強積金 • 不能取代教師的體育教學工作 • 與校方有足夠溝通

  11. 環 境 : 天 氣 室外 = 戶外 • 風暴警告 戶外活動:1號戒備信號 (改期) 水/陸運會: 與場地負責人協商 • 暴雨警告 紅/黑暴雨警告(改期) • 雷暴警告 與場地負責人協商 • 空氣污染指數 EDBC 3/1998 • 101-200:對空氣污染敏感者不要參加在空氣污染地區進行的活動 • 200及以上:學校應暫停在污染地區進行的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 • 酷熱指數 • 氣溫/濕度 • 循序漸進 • 持續時間/休息 • 補充水份

  12. 防曬措施 在紫外線高時,應採取的措施: • 留意最新的紫外線指數 • 戴闊邊帽 • 使用能阻擋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 塗上可阻擋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防曬液 並在出汗 • 或泳後再塗上 • 穿長袖而寬鬆的衣物

  13. 預防疾病擴散措施 • 器材、場地及更衣室使用後應進行消毒。 • 採取有效措施清理校內的積水,防止蚊子滋生及阻 • 止經由蚊傳播的疾病擴散 • 應不時留意活動場地附近的環境,若對環境衞生狀況 • 不滿,應立刻向有關單位或食環署反映。 • 學生須自備飲用水或自備器皿盛載飲水機的水飲用, • 不應共用器皿或直接使用射式飲水器。 • 提醒學生須注意衛生,體育活動後必須將皮膚上各 • 受污的地方,徹底地清潔,包括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 不應共用個人物品,例如毛巾等。

  14. 風險管理計劃(二) • 制定策略 • 保留 • 具教育價值的活動 • 了解及管理風險與危機 • 謹慎策劃及督導 • 設法預防意外發生 • 減輕或避免 • 周詳計劃 預先檢查,詳細考慮 • 預防措施 保護:(人/設施) • 減輕風險 能力測試 • 分工及督導 循序漸進 • 設施及用具 嚴謹檢查設施及用具 • 環境評估 實況評估 • 分擔 • 提示/警告標誌 • 購買保險 • 簽署家長通知書 • 應變計劃、公關策略

  15. 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 行政措施 • P.7 教育規例: 每校須有兩名曾接受急救訓練的教師 • 處理意外事件的程序須知會全體教職員 • 救傷用品齊備、易取、存放於全校師生皆知位置 • 處理事件後紀錄並保存有關資料 • P.38 附錄二 體育課或活動意外事件報告 • P.40-P.42 附錄三/四 家長同意書 • P.43-P.45 附錄五 學生病歷紀錄 • 專業判斷

  16. 學校安全與保險 資助學校 : 教育局通函第14/2009號 綜合保險計劃 ﹝公眾責任、僱員補償及團體人身意外2009/10及2010/11學年﹞ • 直接資助學校 、私立學校 : 教育局通函 第16/2004號 • 學校投購保險 教育局網頁 http://www.edb.gov.hk • 學校行政 • 一般行政 • 安全與保險 • 學校安全與保險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42&langno=2

  17. 綜合保險計劃Block Insurance Policy • 公眾責任 (第三者) (每宗意外:港幣壹億元) 包括義工的疏忽及外借場地時,業主須負的法律責任 索償者需提供資料証明校方有疏忽 • 僱員補償 (每間學校每宗意外:港幣壹億元) • 所有教育局資助薪金僱員包括優質教育基金聘請的教學助理 • 不包括非資助薪金的兼職導師、寄宿部員工、義工、實習教師 • (惡劣天氣下或在非正常工作時間內,因學校要求回校工作/當值,在乘坐 • 交通工具往返居所或工作地點時) • 團體人身意外(特惠金)(每名學生:港幣10萬元) • 承保範圍 • 全球的短期參觀、探訪、租借他人物業等活動(經學校/教育局籌辦/核准) • 家教會、學生籌辦直接與教育/學校的教育事務有關的活動(經由學校/教育 • 局籌辦/核准) • 不包括醫療

  18. 有效的體育活動風險管理 1. 確保老師具備教學能力,是教授該項目的專家 2. 於體育場地建立及張貼一般守則及規例,並教育學生,確保守則及規例有效地執行 3 養成編寫教學計劃的習慣,有助評估及預見潛在危機。亦成為備有「教學準備」的有力証據 4. 於體育活動舉行時,從不擅離職守 5. 具備有效的視導技巧及醒覺性,確保所有學生皆在視線範圍之內 6. 應妥善處理具危險性的體育設施及用具 7. 應裝備自己及準備於緊急情況下,對受傷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急救處理,直至醫護人員到場 8. 訂立緊急應變程序 9. 於活動進行時,應有效地管理學生 (Daugherty 2002)

  19.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