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5 Views
播音语言的特点.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关系. 主持人由播音员发展,延伸而来。 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播出起组织和串连作用, 而不在于播报一次,主持人对节目有创意,编排,亲 自动手写稿,节目制作全过程参与。 播音员只播读记者和编辑的稿件,用有声语言对稿件 进行二度创作。. 播音语言. 播音语言,除了具有有声语言,艺术语言的 共性,当然还应有它自己的个性。. 播音与播音腔. 怎么看待 “播音腔” 稳定性 特殊性 ------ 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不应同相声,评书,角色语言,朗诵等混淆,也不应 同相聊天,座谈,讲话录音,口令等混淆。. 播音语言的六个特点.
E N D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关系 主持人由播音员发展,延伸而来。 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播出起组织和串连作用, 而不在于播报一次,主持人对节目有创意,编排,亲 自动手写稿,节目制作全过程参与。 播音员只播读记者和编辑的稿件,用有声语言对稿件 进行二度创作。
播音语言 播音语言,除了具有有声语言,艺术语言的 共性,当然还应有它自己的个性。
播音与播音腔 怎么看待 “播音腔” 稳定性 特殊性 ------ 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不应同相声,评书,角色语言,朗诵等混淆,也不应 同相聊天,座谈,讲话录音,口令等混淆。
播音语言的六个特点 第一 : 规范性 播音语言在语音学范畴(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儿化,变音)必须具有普通话的规范性。
按汉语语言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 分为声和韵两部分。 声母 韵母
声调-----普通话的四声(调值) 声调的高低和升降,可区分字音和词义。 5 4 3 2 1 阴平 阳平 去声 上声
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如: 高原广阔 山河美丽 花红柳绿 山明水秀 光明磊落 千锤百炼 中流砥柱 风调雨顺 珍藏史料 心明眼亮 七侠五义 三国鼎立 欢迎选购 诸如此类 生活改善 飞檐走壁
去声-------上声--------阳平--------阴平 大好河山 一马平川 顺理成章 兔死狐悲 墨守陈规 异曲同工 万里晴空 热火朝天 大有文章 智勇双全 木已成舟 热火朝天
儿化 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 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 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 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例如:“点儿” 不是发成两个音节dian er , 而是发成一个音节 diar
儿化的作用 儿化起着修辞和表示语法功能的积极作用。 1:表示喜爱亲切的情感。 2:表示少或小的意思。 3:区分词性。 4:区分词义。 例: 心窝儿 花朵儿 山歌儿 豆角儿 熊猫儿 毡帽儿 歪脖儿 山坡儿
变音 “啊” 在念读中的变化规律 (1)前面音节是尾音的音素是a,o,e,ě,i,ü 时,读 呀。 如:去啊 (yu ya ) 爹啊 (die ya) 喝啊 (he ya) 来啊 (lai ya) 谁啊 (shui ya) 她啊 (ta ya ) 写啊 (xie ya) 吃啊 (chi ya) 妈啊 (ma ya) 摸啊 (mo ya) 帅啊 (zuo ya) 坐啊 (zuo ya )
(2)前面音节尾音的音素是u和ao iao时,读作wa, 也可改写为 “哇” 。 如:好啊(hao wa) -- 好哇 苦啊 ---- 苦哇 有啊(you wa) -- 有哇 笑啊 ---- 笑哇 俏啊(qiao wa) -- 俏哇 高啊 ---- 高哇 瞧啊(qiao wa) -- 瞧哇 找啊 ---- 找哇 走啊(zou wa) -- 走哇 雇啊 ---- 雇哇 咒啊(zou wa) -- 咒哇 要啊 ---- 要哇
(3)前面音节尾音的音素是 n 的,读作na “哪” 如:天啊(tian na) 山啊(shan na) 馋啊(chan na) 门啊(men na) 鲜啊(xian na) 近啊(jin na)
(4)前面音节尾音的因素是 ng的,读作nga 如:香啊(xiang nga) 行啊(xing nga) 凉啊(liang nga) 讲啊(jiang nga) 轻啊(qing nga) 灯啊(deng nga)
(5)前面音节尾音的音素是 – i的,啊变 za 如:站姿啊 (za) 因此啊 (za) 别撕啊 (za) 十四啊 (za) 集资啊 (za) 发紫啊 (za) 字词啊 (za)
(6)前面音节尾音的音素是 i- ,er 的,读作 ra 如:几枝啊 (ra) 不值啊 (ra) 停止啊 (ra) 快吃啊 (ra) 钢尺啊 (ra) 历史啊 (ra) 写诗啊 (ra) 主持啊 (ra)
“七,八,一,不” 在念读中的变化规律 (1)“七” 和 “八” 的音变 “七” 和 “八” 这两个字,在早年出版的字词,词 典上,都有阴平和阳平两个读音。 但在国家语文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的《现代汉 语规范字典》中,已不见阳平的读音,因此按 语言规范化的表达时,只有阴平的读音。
(2)“一” 的音变 “一” 在单独念或出现在句尾时读 yi (阴平)。 如:一,二,三,第一,五一,十一, 正月初一,二00一,世界第一,统一, 单一,万一都读 yi(阴平) “一” 夹在两个重叠词的中间读轻声。 如:说一说,想一想,笑一笑,算一算,看一看 查一查,蒸一蒸,炒一炒,热一热。
“一” 在去声面前读yi (阳平) 如:一个,一次,一夜,一遍,一旦,一切, 一阵,一致,一再,一世,一路,一气, 一日,一见,一例,一律,一度,一定, 一度,一贯。 “一” 在非去声前面读 yi(去声) 如:一经,一股,一口,一锅,一鸣,一起,一身 一时,一天,一统,一言,一些,一心,一席 一头,一总,一丝。
“不”的变音 “不”在单独念或出现在句尾时读 bu (去声)。 如:不,我不,你不,他不,谁不,吃不,喝不 睡不,洗不,穿不,就不。 “不” 夹在两个字中间时读 bu (轻声)。 如:说不清,走不走,请不动,跑不了,真不错 用不惯,睡不好,吃不完,来不了,拦不住 差不多,赛不完,考不上,买不起,玩不着 变不变,冷不冷,热不热,凉不凉。
“不” 在非去声前读 bu (去声)。 如:不安,不才,不单,不等,不法,不辞, 不公,不管,不堪,不可,不只,不然, 不时,不说,不同,不依,不行,不周, 不足,不支。
在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也必须具有规范性。在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也必须具有规范性。 规范性是播音语言的显著特征。
二 庄重性 应该是: 真实 清晰 恰切 质朴的 不应该是: 虚假 含混 夸张 渲染的 例如:央视的新闻联播 (邢质斌的播音)
广播电视播音员的语言要使人相信,使人认为 并非随便说说,而是确有其事,那就要庄重。 庄重不是呆板。 庄重性,是指我们的语言有变化,有起伏而不脱 离内容故弄玄虚。
严谨的逻辑 • 灵动的活力 • 身形兼备 • 声情并茂 特别是,庄重并不意味着任何内容和形式的 稿件全都正襟危坐,一板一眼,那不是庄重 而是呆板。
三 鼓动性 广播电视具有教育和鼓动的功能。 鼓动性,是建立在真挚贴切的思想感情基础 上的,同时它又同明确的宣传目的,具体的 针对性紧密相关。
我党革命战争年代和延安时期的播音语言特点 教学观摩片段:夏青 夏青播音的声音是一种带有无产阶级革命坚定意志的声音:高亢, 热烈,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其发音的标准和音色的纯正, 均高度艺术化。而其强烈的政治色彩所宣示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则使 得其声音高度政治象征化。夏青的播音有着数学般的精确,它的音强与 节奏,每一停顿、拖长、加速和重音,批判的凛冽,歌颂的热烈,怀念 的深情,号召的高亢,无不表现得精准无误。而强大的论辩和教谕色 彩,则赋予其播音艺术以超越日常言谈的声音形态和言说逻辑,也超越 了作为声音主体的个性化特征,达到与新政权的政治理念和毛式话语 充分一致的高度,成为国家声音的标准化的样板。从这个意义上说, 夏青是神圣革命的声音“圣斗士”,他的播音艺术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 权的“声音神学”。
鼓动性只要求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并恰当使用有声鼓动性只要求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并恰当使用有声 语言表达作品应有的重点;高潮;时而昂扬;时而 深沉;有时浓烈,有时平静。。。。。它的表现是 多层次的。
鼓动性以“催人奋进”为核心。 鼓动性,并不要求每篇稿件都使人闻之而起,也不 要求每一句话都使人泪流满面。
四 时代感 时代感,是指一定的时代气氛和时代精神。 例如:“五四”运动中那刚毅的激愤内涵,就 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气氛和精神。 文革时代 改革开放后的年代 例如:邢质斌早期的播音
五 分寸感 在播音语言上,分寸感表现在基调,语气, 重音方面最为突出。 既要防止不足,又要防止过分。
六 亲切感 一般所说的亲切感,概括地说是言之有物, 心中有人的结合在有声语言中的表现,它最 基本的社会效果是使人愿意接受。
概括总结 规范性是指语言规范,清晰顺畅; 庄重性是指真实可信,落落大方; 鼓动性是指情真意挚,爱憎分明。 时代感是指胸襟开阔,新鲜跳脱; 分寸感是指准确恰当,不温不火; 亲切感是指恳切谦和,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