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7

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2013 年陕西省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研讨交流材料. 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陕西师大附中 陈著心. 内容提要. 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计划安排. 1 、教师的准备工作: ( 1 )深入学习研究教育部义务教育 《 物理课程标准 》 (新)和陕西省 《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 。建议把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整理放大,张贴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让师生都清楚并便于对照检查!(建议各个学校负责物理中考复习的教师团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逐一研究讨论每一项内容,并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一)科学探究.

dima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3年陕西省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研讨交流材料 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陕西师大附中 陈著心

  2. 内容提要 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3. 一、计划安排 • 1、教师的准备工作: • (1)深入学习研究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新)和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建议把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整理放大,张贴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让师生都清楚并便于对照检查!(建议各个学校负责物理中考复习的教师团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逐一研究讨论每一项内容,并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4. (一)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 科 学 探 究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七个要素)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5. (二)科学内容 • 三大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包含14个二级主题共64项具体内容) • 对认知性学习领域的考查要求为理解水平层次的各项内容: •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2.2.7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 3.4.5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 (新的《考试说明》到手后要进一步检查对照,看说明中更具体的要求,更突出的强调了哪些内容等。)

  7. 一、计划安排 • (2)制定详尽的复习训练计划,按照考试要求,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规划时段和内容,要切实可行,要有机动余地! • 时间分配建议 • 第一轮:单元系统复习---抓双基(5月1日前) • 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抓重点(5月21日前) • 第三轮:针对强化训练---抓应试(6月10日前) • 第四轮:集中模拟与查漏补缺---调心态(考前15天)

  8. 一、计划安排 • (3)广泛收集并筛选、整合好复习资料。基础复习阶段适合于选配一套同步资料,适当穿插单元检测和阶段模拟。专题训练要提前准备,分工协作;模拟训练要凝聚团队智慧,创新设计,难度适当! • (4)调整好状态,教师要保持激情,精神饱满,积极引导学生。在结束新课时,要从心理和行动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9. 一、计划安排 • 2、学生的准备 • 要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心理上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自信而不浮躁;行动上积极主动,细节处精细落实,包括准备好课本、资料、笔记和练习本、各种文具等,并设计一个成绩评比记录表或一张成绩对比分析坐标图,积极评价引导,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复习备考状态!

  10. 二、资源整合 对学生最亲切的、实用的、最好的资料是课本,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甚至是教训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层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并不达标!但如何避免因熟悉和简单而导致的轻视、厌烦等通病,是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处理好的首要问题!因此,教师紧扣课标和考试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整合素材,扎实双基,提高能力,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是上好复习课的前提!

  11. 下面,我以苏科版教材为参考,以相应的编排顺序为主线,针对相关的重点和典型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演示实验、探究活动、插图、图表、信息快递、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适当的挖掘教材功能,拓展应用,举实例予以简单的说明。下面,我以苏科版教材为参考,以相应的编排顺序为主线,针对相关的重点和典型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演示实验、探究活动、插图、图表、信息快递、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适当的挖掘教材功能,拓展应用,举实例予以简单的说明。

  12. (一)声现象(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复习与训练方法)(一)声现象(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复习与训练方法) • 在让学生交流讨论通过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鼓面抛洒轻小物体,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轻小物体等放大振动现象,总结振动发声的原理和转换放大的研究方法等。

  13. 实例探讨 • 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B 现象放大法/转换法

  14. 图1 变型与综合 • 例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现象和目的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①通过小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②通过小球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 ③通过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④通过实验证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⑤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①④ B

  15. 迁移应用 • 例3:小明同学在课外进行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他拿一个空的可乐瓶,去掉瓶底后,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然后让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烛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 如右图的实验进一步可以说明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会逐步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蜡烛的烛焰在摇晃 声音具有能量 减弱

  16. 精选考题,联系对比,迁移升华,提升能力。 • 例4:(09-陕西)24.(每空1分,共3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响度,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空气.

  17. 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 • 例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 D 图1

  18. (二)物态变化(关于熔化的复习训练) • 对于“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 ℃不变”的实验结论,需在烧杯中配置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再采用类似地“水浴法”,可以比较明显地观察到冰从-4 ℃左右的初温升温到0 ℃,在熔化的过程能持续保持较长时间的0℃温度不变,便于收集数据,描绘图像,总结规律。

  19. 实例探讨 • 例6: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0. (2)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2)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 ①海波属于_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 ②在0min~8min的时间内海波所处状态为__________态,这个过程要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 ③在8min~10min是海波的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_________________状态,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 • ④从第_______min开始海波的温度又继续上升,此时海波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态。 晶体 48 固态 吸热 熔化 固液共存 2 10 液

  21. 例7(陕西09—3)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例7(陕西09—3)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 A.先汽化,后液化 • B.先熔化,后凝固 • C.先升华,后凝华 • D,先蒸发,后沸腾

  22. 例8:如图所示,烧开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口可以发现,离壶嘴口最近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壶嘴处________较高,水呈现为________态。而离壶嘴一段距离外有大量的“白气”生成,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被水蒸气烫伤会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3. 例9:为了缓解严重旱情,可以实施人工增雨。人工增雨主要是通过飞机或发射火箭弹向云层播撒制冷剂——干冰,干冰迅速变为了气态,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化为雨滴落到地面。以上有关人工增雨的叙述中,没有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不是 ( ) •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凝固 B

  24. 例10:在寒冷冬天的清晨,草上常会有霜,窗玻璃内侧常会出现冰花,在冰箱内壁,在影视拍摄的场地等,都常见到霜雪的形成。霜雪可以人工制造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例10:在寒冷冬天的清晨,草上常会有霜,窗玻璃内侧常会出现冰花,在冰箱内壁,在影视拍摄的场地等,都常见到霜雪的形成。霜雪可以人工制造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 人造雪景: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锥形瓶 中放入少量碘粉,穿过瓶塞在瓶中悬挂 一根棉线,用酒精灯加热后,碘粉直接 变成了蒸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 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撤去酒精灯,冷 却一会后,会看到棉线上有一些粉末状 的物质生成(如果换用樟脑丸来做实验, 效果会更好)。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实际,你知道霜雪形 成的原因了吗?原来,空气中大量的水蒸 气在温度骤然降低时发生________现象, 由气态直接变成________而形成大量的小 冰晶,再聚集成霜雪的。 升华 凝华 固态

  25. (三、四)光现象之光的传播综合复习 • 1、显示光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在空气中沿激光笔射出光路上喷洒空气清新剂;在大烧杯的清水中加入少量滑石粉或牛奶并搅拌均匀后投射激光束,有特制狭缝光源的配套水槽直接在白光屏上显示光束;将玻璃砖平放白纸面上紧贴白纸投射光束。 •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有特制地光的反射仪,对折硬纸板不易固定,最好选用一块有活页连接的木板紧贴白纸(有一种小棋盘可用),或者请木工特制一套装置,最好先描画角度刻度,便于比较。 • 3、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显示两种介质中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用特制狭缝光源和配套水槽,可以显示空气和水之间的光路;玻璃砖紧贴纸面,沿纸面可以清楚观察并描画光路。

  26. 反射光线 N法线 入射光线 A B   空气 O 水  折射光线 C N

  27. 空气 O1 玻璃砖 02 白纸 C 空气

  28. 例11、如图所示,甲图中只有当三个小孔和烛焰位于___________时才能通过小孔看见烛光;乙图中牙医借助____________可以看清牙齿的背面;丙图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采集圣火;丁图利用凸面镜能_________。例11、如图所示,甲图中只有当三个小孔和烛焰位于___________时才能通过小孔看见烛光;乙图中牙医借助____________可以看清牙齿的背面;丙图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采集圣火;丁图利用凸面镜能_________。

  29. 实例探讨 • 例12: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举行了一下探究实验.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乙,并结台以上实验回答: • (1)你猜想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方”或“后方”). •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睛是凹透镜.其作用是. 凸透镜 前方 发散光线

  30. (关于“视力的矫正”的实验与复习关键——成因和矫正原理要清楚。具体方法:先“戴上眼镜”成像,然后取掉“眼镜”,寻找清晰像的位置,进一步比较、讨论,理解视力缺陷的原因和矫正的作用原理。)(关于“视力的矫正”的实验与复习关键——成因和矫正原理要清楚。具体方法:先“戴上眼镜”成像,然后取掉“眼镜”,寻找清晰像的位置,进一步比较、讨论,理解视力缺陷的原因和矫正的作用原理。)

  31. (五)物体的运动(关于“速度”的复习训练)(五)物体的运动(关于“速度”的复习训练) • 以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为基础,用颜色细线等距标记,反复练习时间测量,指导收集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误差,描绘图像,总结规律。并拓展图像应用。 • 以斜面小车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32. 实例探讨 • 例13: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 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 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 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 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 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运动 0.08 慢

  33. 例14:(2008.23)(第1空2分,第2空1分,共3分)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26.4km,设计最高速度80km/h,平均速度35km/h,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时间为min,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________(选择“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45.3(45.0~45.4) 发生

  34. 自编练习题,紧扣教材,结合实际,针对训练。自编练习题,紧扣教材,结合实际,针对训练。 • 例15: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的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比运动员的真实成绩________(选填“多”或“少”)了________s。

  35. 简单图像综合问题讨论:在讨论速度问题时,除了扩展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还应该扩展图像问题展开讨论。简单图像综合问题讨论:在讨论速度问题时,除了扩展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还应该扩展图像问题展开讨论。 (甚至把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阻等问题进行综合类比,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像这样的一个图像,能反映多少种关系?有几种比较方法?) Ⅰ R并 Ⅱ Ⅲ R串

  36.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之“密度”的测量 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物块和液体的密度的要求:规范操作,顺序合理,测量准确。 指导正确使用量筒和天平测量体积和质量,注意测量的顺序,减小误差,收集和处理数据。

  37. 实例探讨 • 例16:(06)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 • 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 • (1)实验过程: •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 .

  38.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读出体积并记录.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读出体积并记录. •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 cm3 •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39. 例17(陕西09—30)小芳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和小桶测食用碱面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例17(陕西09—30)小芳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和小桶测食用碱面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 I.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G1=0.9 N. • Ⅱ.把碱面放入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碱面的总重G2,如图-1. • Ⅲ. 把小桶中的碱面全部放入量筒并摇匀,测出碱面的体积V, 如图-2. • (1)(每空1分,共2分)请根据图示,读出测量数据并填入表格中.

  40. (2)(2分)写出计算碱面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2分)计算出碱面的密度并填入表中(g取10 N/kg). • (4)(2分)小芳无意间将图-2所示的量筒在手上墩了几下,发现量筒的示数变小了,由此可知,粉末状的物质墩得越实,其密度越大.

  41. 苹果密度的测量 • 课桌体积的测量

  42. (七)从粒子到宇宙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铅块粘连,适当用力或悬挂重物,不能分开。打磨平整、干净,单向用力。可以扩展讨论从水面处提起玻璃板的实验现象对比等。

  43. 例18(陕西08—29)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例18(陕西08—29)写出下列四幅图所研究的物理规律。 √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是否存在吸引力 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

  44. (扩展) • 例19、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 测力计,如图(乙)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 ________(选填“变大”或 “变小”),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5. (八)力 • 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明显变化确认摩擦力的改变。选用演示弹簧测力计,不同材料和不同重物的对比要明显。

  46. 实例探讨 • 例20: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实验.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则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木块月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 (1)请你画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 (2)你认为谁的实验设计更好,为什么?

  47. 图甲 图乙 例21: 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研究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________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 平衡 (3)方便读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或易于保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48. (九)压强和浮力 • 1、估测大气压的值: 科学合理,便于读数,理解方法和原理,得到比较合理的测量结果。可以简介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并说明为避免水银的毒性伤害而激励大家设计其它测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引导从压强定义公式出发,确定压力和受力面积,鼓励发散思维,讨论多种方案,最后择优在利用皮碗和注射器便于测量受压面积,并如何巧妙利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量压力的大小,提高测量精确度。

  49. 测压强 (测量一张纸对桌面的压强;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