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621 Views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前的甲仙鄉小林村衛星影像 (FS2, 2009/1/14).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後甲仙鄉小林村的衛星影像分析 (FS2,2009/08/13).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前那瑪夏鄉的衛星影像.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後那瑪夏鄉的衛星影像分析.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想一想:
E N D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前的甲仙鄉小林村衛星影像(FS2, 2009/1/14)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後甲仙鄉小林村的衛星影像分析(FS2,2009/08/13)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前那瑪夏鄉的衛星影像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莫拉克風災後那瑪夏鄉的衛星影像分析 圖片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臺灣的土石流災害與防治 想一想: 颱風過境後,臺灣山區發生土石流的頻率逐漸增高,並往往釀成大量的傷亡,面對土石流災害,人類該如何應對?
土石流的成因與特徵 一、定義: 土石流是一種由巨石、礫、砂、泥等岩石碎屑與水混 合後,受重力作用影響,沿坡面或河道由高處往低處 快速流動的自然現象。 二、組成物質與特性: (一)內部物質其顆粒大小從黏土、砂、礫石甚至巨石 都有,且含量比例的差異性很大。 (二)土石粒徑愈大,大礫石含量愈多,則衝擊力愈大 ,破壞性愈強。
土石流的成因與特徵 三、發生的機制: (一)豐富的鬆散土石: 1.自然形成: 與地質條件有密切關係。脆弱的岩層(ex:片岩、 板岩)、斷層褶曲作用發達、溝谷兩側谷壁的穩定 性不佳、缺乏植生保護和火山地震頻繁的地區,河 流上游常發生山崩、地滑等崩壞現象,容易提供豐 富的鬆散土石。 2.人為造成: 森林遭濫墾濫伐、土地不當開發、工程棄土以及礦 區棄渣處理不當、隨意丟棄,直接提供許多疏鬆的 土石。
土石流的成因與特徵 (二)充足的水分: 水是組成土石流的主要成分,更是激發土石流的 關鍵要素。短時間內大量水分的累積,降低土石 之間的凝聚力與摩擦力,極易形成土石流。 (三)陡峭的坡度: 坡度提供土石向下滑動的動力,因此土石流主要 出現於山區,且坡度愈陡愈容易發生。 四、特徵: 發生突然、流動快速、衝擊力強、破壞性大。
土石流的成因與特徵 五、發生歷程: 一場土石流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會經歷侵蝕、搬運 與堆積的階段,其經過的地區,可細分為發生部、流 動部和堆積部三個區域。 圖片來源:龍騰版高中應用地理下冊。
臺灣的土石流 一、臺灣地區歷年土石流發生次數: 民國88年921地震之後,臺灣土石流發生的次數大幅度增加。
臺灣的土石流 二、臺灣土石流頻繁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1.地質: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地震 頻繁,地質脆弱。 2.地形:山勢高聳,坡度陡峭。 3.氣候:夏、秋兩季多豪雨。 (二)人文因素:山區人為土地利用不當。 1.在土石流流路上或堆積部上耕作、居住。 2.在土石流源頭進行墾耕,砍除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 深根性樹林,栽植淺根的作物,如檳榔或果樹、茶 樹等。
臺灣的土石流 三、土石流危險地區評估: (一)進行土石流潛勢溪流的調查。 1.溪床坡度大於10度以上且集水面積大於3 公頃,是為土石流可能發生的潛勢溪流。 2.若溪流下游出口或溢流點處有住戶3戶以 上,或有重要橋樑、道路需要保護者,亦 列為土石流潛勢溪流的調查範圍。 土石流潛勢溪流以新北市214條最多。
臺灣的土石流 (二)劃設土石流影響範圍,針對範圍內所有保全對象 進行調查: 1.以山谷之出口為頂點,依地形向下游劃出一扇狀區 域,即土石流的堆積部。 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其影響範圍。
臺灣的土石流 2.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的疊圖分析功能,將影 響範圍套疊地籍圖與經建版地形圖,連結至其屬性 資料,快速的找出各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內的潛在危 險聚落,進行住戶資料匯整,記錄危險區範圍內的 住戶人數、聯絡方式、緊急聯絡人與公共設施等。
臺灣的土石流 3.利用高解析度的數值地形模型(DTM)製作3D立體 圖,根據土石流的流動特性,模擬土石流堆積範圍 ,找出需優先撤離高危險聚落。 南投編號609溪流 現在土石流影響範圍與優先撤離地區。
臺灣的土石流 四、土石流的監控與預警: (一)應用遙感探測(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及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監測。 利用3S監控土石流潛勢溪流發展流程。
臺灣的土石流 (二)發布土石流警戒預報: 自民國90年起,水土保持局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與 網際網路技術,規劃製作「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 」,藉以監控土石流並適時發布土石流警報,提 供管理單位防災決策之參考依據。 1.以降雨量為指標,為各鄉鎮之潛勢溪流設定土石流 警戒基準值。 2.一旦某潛勢溪流集水區內的單日累積雨量超過基準 值,系統將自動進行空間定位,對該區發布紅色土 石流警戒,找出需撤離居民的危險聚落,通知民眾 撤離。 3.民眾可以透過「土石流防災應變系統」,至防災應 變系統的資料庫,隨時掌握土石流潛勢溪流的最新 狀況。
臺灣的土石流 4.防災應變系統中還提供各地區的防災疏散避難圖, 記載土石流發生時的逃生方向、避難處所與鄰近醫 療單位等資訊,供民眾參考與利用。 新北市烏來區信賢里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圖。
臺灣的土石流 五、土石流的防範與治理 ~以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的土石流防治為例: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華山溪位置圖。 圖片來源:龍騰版高中應用地理下冊。
臺灣的土石流 (一)目的:治理華山溪與科角溪所造成的土石流災害。 (二)方式: 1.發生部:僱用本地居民進行打樁編柵、坡面排水及種 子撒播等工程,抑制土石流發生,也增加當 地人的工作機會與社區凝聚力。 2.流動部:河道中、下游興建梳子壩,攔截大塊石礫, 並以廢棄輪胎保護,減低土石流的衝擊力。 興建連續壩調整坡度,以避免流水直接沖蝕 河岸,並在護岸旁建造步道,平時作為教育 解說之用。 3.堆積部:以控制土石堆積的範圍、避免造成傷亡為主 要工作。
臺灣的土石流 華山溪防範土石流示意圖。 圖片來源:龍騰版高中應用地理下冊。
臺灣的土石流 (三)現況: 有效減少了土石流危機,並配合地方產業及觀光 發展,成立「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進行土石 流災害成因、防砂壩等構造物實物解說;在材質 及造型運用上,以自然生態與符合社區需求的概 念,配合農村聚落重建與社區營造,成功整合華 山山林美景和臺灣咖啡特色。
透過這個教學活動: • 1.讓孩子能認識台灣的土石流災害及土石流的防災、救難做法。 • 2.讓孩子能從土石流災害的認知者成為這片土地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