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24 Views
第十三章 经 济 分 析. 11.1 概 述. 含义 经济分析 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经济分析参数分析项目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的经济评价方法。 意义 第一,经济分析克服了 “ 失真 ” 因素; 第二,经济分析不但考虑了项目的内部效益和内部费用,而且考察了项目的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 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异同:. 1. 共同点 : ( 1 )评估目的相同 . 两者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
E N D
11.1 概 述 含义 经济分析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经济分析参数分析项目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的经济评价方法。 意义 第一,经济分析克服了“失真”因素; 第二,经济分析不但考虑了项目的内部效益和内部费用,而且考察了项目的外部效益和外部费用。
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异同: 1. 共同点: (1)评估目的相同.两者都是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2)评估基础相同.两者都是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厂址选择、工艺技术路线和工程技术方案论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基础上进行的. (3)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类同。两者都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方法,通过基本报表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项目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异同: 2.不同点 (1)经济目标不同 (2)价值尺度不同 (3)折现率不同 (4)汇率不同
经济分析的步骤:1、在财务分析基础上进行经济分析的步骤:经济分析的步骤:1、在财务分析基础上进行经济分析的步骤: (1)效益和费用范围的调整 A、剔除已计入财务效益和费用中的转移支付。 B、识别和计算项目间接费用和间接效益。凡是能定量计算的应进行定量计算,对不能定量的应作定性描述。 (2)效益和费用数值的调整 A、建设投资的调整 B、流动资金的调整 C、经营费用的调整 D、营业收入的调整 (3)编制项目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并据此计算全部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
2、直接进行经济分析的步骤: • 识别和计算项目的内部效益 • 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土地的影子费用、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参数直接进行项目的投资估算 • 流动资金估算 • 根据生产经营的实物消耗,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影子费用、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参数计算经营费用 • 识别和计算项目的外部效益和费用 • 编制有关报表,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
11.2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问题是计算影子价格和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和费用,估算对未来效益和费用进行折现的社会折现率,并对净效益进行折现,最后对计算出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基本要求是在费用一定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效益,或者是在效益一定的前提下耗用最小的费用。 常用的指标是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 费用:因项目建设而使社会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项目自身和社会经济其他部门或其他环节所付出的代价。 效益:项目对社会经济所作的贡献。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鉴别的原则 增量分析的原则 考虑关联效果的原则 以本国居民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则 剔除转移支付的原则 度量的原则 支付意愿原则 受偿意愿原则 机会成本原则 实际价值计算原则 费用和效益鉴别与度量的原则
费用分析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项目投入物按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 包括: 第一,因项目建设而增加项目所需投入物的社会供应量; 第二,减少对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供给量; 第三,增加进口或减少出口; 2.间接费用是指社会为项目付出了代价,但项目本身并不需要支付的那部分费用。 如:工业项目排出的三废引起环境污染及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所需治理的费用
效益分析 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经济价值。 包括: 第一,项目投产后增加社会总的供给量; 第二,项目投产后减少了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量; 第三,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 2.间接效益是指项目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该项目的投资者本身并未得到的那部分效益。它主耍包括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给“上、下游”企业带来的效益等等。
外部效果 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统称为项目的外部效果。在考虑外部效果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上、下游项目产生的效果 它是指由于拟建项目的投资使其上、下游项目原来闲置的生产能力得以发挥或达到经济规模所产生的效果。 (2)技术扩散的效果 建设先进技术的项目,由于技术培训、人才流动、技术推广和扩散,整个社会都将受益。 (3)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4)外部性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不是自愿接受的,而是对方强加的。 (5)经济活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不反映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而是在市场运行机制之外。 (6)项目的外部效果容易理解但较难度量。
经济参数 经济参数,是指在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中为计算费用和效益,衡量技术经济指标所使用的各种参数的统称。其实质是以影子价格为中心的一系列价格、比率及转换系数等。 1、货物影子价格:是指对现行价格进行调整所依据的合理价格。理论意义上是指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下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对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2、影子工资:是国家或社会为项目提供劳动力的使用而付出的代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放弃的原有净效益,二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资源。1 3、影子汇率(SER):两国货币实际购买力的比价关系,即外汇的影子价格,反映出外汇的真实价值。 SER = OER×换算系数(1.08 ) 4、社会折现率Is:从国家角度对资金机会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代表资金被占用所获得的最低收益率。8%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指在货币资金在不发生相应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情况下,在一国居民间的转移。在经济分析中是指那些既不需要消耗经济资源,又不增加经济收入,只是一种归属权转让的款项。即直接与项目有关的、支付的国内各种税金、补贴收入、国内借款及利息等。 1、税金 税金是由企业或个人转移给政府的支付行为,没有造成社会经济上的损失。故在经济分析时,应将其从“成本费用”中剔除。 2、补贴 补贴(价格补贴、出口补贴)由政府转移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鼓励性补偿,并未造成社会经济的增加,故在经济分析时,这部分补贴不能作为项目的收益。 3、国内借款及利息 项目使用国内贷款及所需支付的利息,是由企业转移给金融机构的一种转移性支出,在经济分析时,应将其从“成本费用”中剔除。 项目使用国外贷款所需支付的利息则不属于国内转移支付,应作为社会经济的代价,作为项目的费用。
11.3价格的调整 影子价格及其意义 影子价格的概念是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荷兰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詹恩·丁伯根和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康托罗维奇分别提出来的. 影子价格是指在项目规划和评估时,使用现存“市场”价格或管制价格以外的价格以便纠正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而造成的扭曲。 市场失灵—未达到完全竞争,结果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社会干预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实现最大是新古典理论认为在不发生市场失灵时自然而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 政府失灵—本来打算用来纠正市场失灵的干预措施实施之后发现不合适、不完备或者做过了头,破坏了本来运行正常、很有效率的市场。
影子价格及其意义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其含义指稀缺资源在最优利用情况下,每单位(资源的利用单位)所能获得的超额利润。 影子价格的高低能够说明资源的稀缺程度,当影子价格为0时,该资源为长线资源,必有一定剩余;影子价格越高,稀缺程度越大,在生产经营中应加倍珍惜。当影子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可按市场价格出售或另作它用,如果影子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则应当购入并继续投入原定的生产用途.
调价范围和货物的划分 现行价格需要调整的理由: 市场价格:只有均衡市场才能作为影子价格,但均衡价格极少出现 计划价格:即使好的计划价格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不好的计划价格不能反映任何问题。 价格调整的范围: 并不是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都要调价,有两个约束条件: 一是价格严重不合理; 二是在总费用或效益中占的比重较大 货物的划分 (一)外贸货物 (二)非外贸货物 (三)特殊投入物(劳动力、土地、资金、外汇)
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一)(产出物出厂价)直接出口品、间接出口和替代进口品的影子价格 产出物的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出口费用 (二)(投入物到厂价)直接进口品、间接进口品和减少出口品的影子价格 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岸价格×影子汇率+进口费用
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产出物的定价方法 第一种:增加供应数量,满足国内消费的产出物定价方法;第二种:不增加国内供应数量,只替代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定价方法; 投入物的定价方法 第一种:能通过原有企业挖潜增加供应投入物的定价方法; 第二种: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需要的投入物定价方法; 第三种:项目无法增加供应的投入物定价方法;
特殊投入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劳动力的影子价格构成 • 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指一个投资项目占用的劳动力在其他使用机会下可能创造的最大效益。 • 新增资源消耗:指国家为该劳动力就业和转移所花费的培训费、搬迁费、城市交通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投资和费用。 影子工资 = 财务工资及福利费×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特殊投入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土地的影子价格 土地影子价格即为土地的影子费用,应包括拟建项目占用 土地而使社会经济为此放弃的效益,即土地机会成本,以及社会经济因之新增的资源消耗,如拆迁费用、有关补偿费用和剩 余农业劳动力安置费等。 土地影子费用 = 土地机会成本 + 新增资源消耗费用 在经济分析中,以机会成本作为土地费用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计算项目占用土地期间各年净效益现值之和;二是将各年 的净效益现值之和换算成等值效益。一般常用第一种方式。
例: 已知某拟建项目建设期3年,生产期17年,占用 水稻耕地100公顷,占用前3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5 吨,每吨收购价格1000元,出口离岸价格预计为180 美元/吨,运距500公里,运输影子价格0.035元/吨公 里。该地区水稻年产量以4%的速度递增,社会折现率 取12%,影子汇率取8.5元/美元,进口费用率取6%, 水稻调价后的生产成本按收购价格的40%计算。按上述 数据计算该土地的机会成本。
解:(1)每吨稻谷按口岸价格计算的影子价格:解:(1)每吨稻谷按口岸价格计算的影子价格: FOB=180美元/吨,SER= 8.5元/美元, 运输费用=0.035×500=17.5元 稻谷的影子价格=(FOB×SER-国内长途运输费用) /(1+进口费用率) = (1530—17.5)/(1+6%) = 1426.89元 (2)每吨货物的生产成本按收购价格的40%计算,为 1000×40%=400元
(3)该土地生产每吨稻谷的净效益: 1426.89—400=1026.89元 (4)20年内每亩土地的净效益现值: P=1026.89×7.5× =90016.65元 (5)项目占用100公顷土地20年内的净效益现值: P = 90016.65×100 = 900.17万元
11.4 经济分析报表和指标 在经济分析中,一般要求在剔除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按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评价参数调整编制: 1.基本报表: 《项目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辅助报表: 《经济分析投资费用估算调整表》 《经济分析营业收入调整表》 《经济分析经营费用调整表》 《项目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估算表》
经济分析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 Economic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1)含义:是指在项目的计算期内各年累计的经济净现值之和等 于0时的折现率。 (2)表达式: ∑(B-C)t (1+ EIRR)-t=0 式中,B为效益流入量; C为费用流出量;(B-C)t为第t年的净效益流量; EIRR为经济内部收益率。 (3)计算:先采用试算法,后采用插值法 (4)作用:反映项目对社会经济贡献的一个相对指标,是项目进 行经济分析的主要判断依据。 (5)评价: 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与社会折率iS进行比较判断 若EIRR≥ iS,则项目可考虑接受; 若EIRR< iS,则项目应予否定;
经济分析指标 2.经济净现值(Economic Net Present Value) (1)含义:经济净现值是指按社会折率,将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生产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2)表达式: ENPV = ∑(B-C)t (1+iS)-t 式中,B为效益流入量; C为费用流出量;(B-C)t为第t年的净效益流量;iS为社会折现率。 (3)作用:评价项目对社会经济净贡献。 (4)评价:若ENPV≥0,则表示国家为拟建项目付出代价后,可以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社会盈余,或除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社会盈余外,还可以得到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这时应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