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49 Views
茶與咖啡. 組別:第六組 成員:顏敏雁、陳宛琳、李欣茗、 陳沼娜、石恩琳、李家華. 發源地-茶. 根據 1823 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大多數人有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E N D
茶與咖啡 組別:第六組 成員:顏敏雁、陳宛琳、李欣茗、 陳沼娜、石恩琳、李家華
發源地-茶 • 根據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大多數人有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 在中國史料中,直到公元前三世紀才出現了有關茶葉的記載,當時並沒有“茶”這個字,而以“荼”來記載,不過人們似乎把茶當成草藥或滋養品。後來,人們開始種植茶樹,並逐漸發展乾燥和加工茶葉的方法。後來,茶葉被當作貢品獻給皇帝,客棧、酒店和飯館也開始提供茶水的服務與販售。公元四、五世紀時,茶葉也開始被當作商品用來與中國鄰近國家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資料來源:YAHOO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203100
發源地-咖啡 • 衣索比亞高地一位名叫柯迪(Kaldi)的牧羊人,當他發覺他的羊兒在無意中吃了一種植物的果實後,變得神采非常活潑充滿活力,從此發現了咖啡。所有的歷史學家似乎都同意咖啡的誕生地為衣索比亞的咖發(Kaffa)地區。 • 最早有計劃栽培及食用咖啡的民族則是阿拉伯人,且咖啡這個名稱被認為源自於阿拉伯語 "Qahwah" - 意即植物飲料。最早期阿拉伯人食用咖啡的方式,是將整棵果實(Coffee Cherry)咀嚼,以吸取其汁液。其後他們將磨碎的咖啡豆與動物的脂肪混合,來當成長途旅行的體力補充劑,一直到約西元 1000 年,綠色的咖啡豆,才被拿來在滾水中煮沸成為芳香的飲料。 資料來源:YAHOO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1110370
世界分布-茶 • 世界生產茶的國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C%B6#.E4.BA.A7.E5.9C.B0
世界分布-茶 • 世界10大產茶國:中國、大吉嶺(印度)、阿薩姆(印度)、爪哇(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印度尼西亞)、喬治亞(前蘇聯)、臺灣、日本、巴西、錫蘭(斯里蘭卡)、肯亞、孟加拉國日澤(土耳其)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C%B6#.E4.BA.A7.E5.9C.B0
世界分布-咖啡 資料來源:世界咖啡主要產區http://beanbeanmagic.com.tw/Htmls/CoffeeRegions.html
世界分布-咖啡 • 亞洲:印尼、印度、越南 • 非洲:葉門、伊索比亞、象牙海岸、肯亞、坦尚尼亞、辛巴威、馬拉威 • 中美洲: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巴拿馬、薩爾瓦多、墨西哥 • 南美洲: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爾 • 大洋洲:新幾內亞、澳洲、夏威夷 • 加勒比海:牙買加、波多黎各、多明尼加 資料來源:世界咖啡主要產區http://beanbeanmagic.com.tw/Htmls/CoffeeRegions.html
製作過程-茶 • 唐代 採茶 蒸茶 搗茶 拍茶 焙茶 穿茶 藏茶 資料來源:認識坪林包種茶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0424220119/make02_tung.htm
製作過程-茶 • 宋代 採茶 揀牙 蒸茶 榨茶 研茶 造茶 過黃 資料來源:認識坪林包種茶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0424220119/make02_tung.htm
製作過程-茶 • 現代 摘採 日光萎凋 室內萎凋及攪拌 炒菁 揉捻.解塊 初乾 再乾 資料來源:認識坪林包種茶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4/C0424220119/make02_tung.htm
製作過程-咖啡 乾燥法調製 乾燥法為最原始的方法,在果實成熟後立刻採收,鋪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每天用耙掃過幾次,使咖啡豆可以乾的比較均勻,之後經過二~四星期的風吹日曬,就可製成,但切記一點就是要注意天氣必須連續晴朗,否則容易腐爛、發酸,並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破壞了咖啡的香味。 水洗法調製 水洗法是將採下的果實放入水槽內浸泡二、四小時,柔軟果肉,以果肉機將果肉打掉,然後在將種子浸水二、四小時,使殘留的果肉發酵並完全掉落,乃得乾淨的種子,這就是粗咖啡,再以日光或人工烘乾,使用機器或人工去掉銀皮與隔層就可得到調製咖啡豆了。 資料來源:咖啡製作過程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23500189/cookcoffee.htm#2
特別品種-茶 • 蒸青茶- 日式茶道 • 古代最早發明的一種茶類,據茶聖(陸羽)的茶經中記載,是將新鮮的茶葉,經過蒸青或清煮軟化後,乾燥、壓後造形而成的。而這樣製成的茶葉色呈現非常清翠的綠葉色。蒸青的品質特點是香清、味醇及三綠。三綠是指茶色澤綠、湯色綠和葉底綠。目前我國生產的蒸青是外銷日本,口感喝下去很清香,知後又有回甘的感覺,甘中帶點為苦的味道,是許多人喜歡的一種茶類。有人說茶湯的味道聞起來就像是再一片大草原的感覺,非常優閒!而再台灣可以到碳佐麻里喝到。 資料來源:中國茶時貿易網http://www.tea-trading.com/steamed_tea/ 華夏經緯http://big5.huaxia.com/zt/sh/08-023/1058636.html
特別品種-茶 資料來源:GOOGLEhttps://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ii&biw=1366&bih=643
特別品種-茶 • 特別茶包 資料來源:GOOGLEhttps://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ii&biw=1366&bih=643
特別品種-咖啡 • 麝香貓咖啡- 世界上最貴的咖啡 物以稀為貴的「Kopi Luwak」全球產量一年不超過120磅。網路統計說「對一個咖啡迷來說,能喝到一杯牙買加 藍山咖啡不是夢,但能喝到一杯麝香貓咖啡就是此生無憾了。」第一次沖煮的麝香貓咖啡要價為NT$3,600,第二杯也有高達NT$2,500的行情!價值比藍山咖啡身價高出三四倍。麝香貓咖啡又稱貓屎咖啡,英語名為Civet Coffee,是由印尼椰子貓(一種麝香貓)的糞便作為原料所生產。咖啡評論家克里斯魯賓說麝香貓咖啡品嘗的口感如「酒香是如此的豐富與強烈,咖啡又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濃郁,幾乎像是糖漿一樣。它的厚度和巧克力的口感,並長時間地在舌頭上徘徊,純淨的回味。」許多人喜歡麝香貓咖啡,但也有人覺得很難把動物的糞便喝下肚子。 資料來源:YAHOO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0300406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112102487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A%9D%E9%A6%99%E7%8C%AB%E5%92%96%E5%95%A1
特別品種-咖啡 資料來源: GOOGLEhttps://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ii&biw=1366&bih=643
特別品種-咖啡 • 咖啡特別泡法 資料來源: GOOGLEhttps://www.google.com.tw/imghp?hl=zh-TW&tab=ii&biw=1366&bih=643 咖欣國際有限公司http://www.lovia.com.tw/products.html STUDIO NO8 http://studiono8.pixnet.net/blog/post/19352414-%E9%9B%80%E5%B7%A2%E5%90%B8%E7%AE%A1%E9%9A%A8%E8%BA%AB%E5%92%96%E5%95%A1%E5%8C%85
小故事-茶PART1 很久很久以前,除了中國沒有人知道茶是什麼東西。其它國家的人,不管是聰明人還是傻子,全都聽過有關它存在的傳聞,每個人也都依據自己的欲望與想像試圖查明它到底是什麼。 Inja(「這裡」)的國王派遣一個使節團前往中國,中國皇帝也將茶賜給了他們。但,由於他們看過農人也喝茶,他們由是斷定它不適合他們皇家的主人:而且更可能的是,中國皇帝試圖欺騙他們,拿其它的東西來冒充那神聖的飲料。 Anja(「那裡」)最好的哲學家搜集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有關茶的資訊,他斷定它是存在的,但非常稀有,同時它也不是當時的人所能瞭解的;否則為什麼它既是香草,又是水,顏色又是綠又是黑,有時苦又有時甜? 在Koshish與Bebinem國度裡,幾世紀以來人們嘗遍了所有他們能找到的香草。其中有些有毒,而其餘的也都令人失望。因為沒有人將茶樹帶到他們的國度裡,因此他們怎麼也找不到。他們也喝了所有能找到的飲料,但都沒有結果。 在Mazhab(「宗派主義」)的領地裡有一小袋茶被帶到一群正在進行宗教儀式的人面前。沒有人想要品嘗它:的確,因為沒有人知道怎麼做。但所有的人都相信茶本身就有一種神奇的特質。一個聰明的人說道:「去拿開水來泡,你們這些無知的人!」他們將他處以絞刑並釘上十字架,因為要是照他說的去做,根據他們的信仰,勢必摧毀他們的茶。這顯示出他是他們宗教的敵人。 在他死之前,他將秘密告訴了一些人,這些人設法取得一些茶並偷偷地喝。當有人問說:「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就回答:「這不過是治療某種疾病的藥草罷了。」 資料來源:http://bgo.tw/kfbzv
小故事-茶PART2 茶在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有些人實際上看過茶樹,但他們不知道那就是茶。有些人喝過,但他們以為那只是一般人喝的飲料。它也曾經被某些人佔有並加以崇拜。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只有很少的人喝過它,就是那些偷偷喝的人。 然後來了一個有知識的人,他對茶商、喝茶的人以及其他人說:「那品嘗過的人,知道。沒嘗過的人,不知。別再談論什麼神聖的飲料,什麼都別說,只要在你的宴會上提供給客人,那些喜歡的會要更多,不喜歡的,就表示他們不適合喝茶。關閉爭論與神秘的店鋪,開張經驗的茶室。(Close the shop of argument and mystery. Open the teahouse of experience.)」 茶沿著絲路逐漸被帶到各地,不論何時,攜帶玉石或珠寶或蠶絲的商人都需要停下休息,他會泡茶,並分享給周遭的人,不管他們是否知道那就是茶。這就是茶室的起源,從北京一路到布哈拉再到撒馬爾罕,沿途都建立了茶店。那些嘗過的人,都心知肚明。 最初,只有大人物和假裝有智慧的人會去尋找這種神聖的飲料,他們會驚叫說:「但這不過是一些乾枯的葉子罷了!」或:「你為什麼要煮開水?我要的只是神聖的飲料。」或者又是:「我怎麼知道這就是茶?證明給我看。而且,這液體的顏色看起來是赭色而不是金色!」 當真相被揭露,當茶被帶給所有願意品嘗的人時,角色就對調了,像那些光會說而不去品嘗的大人物與自以為聰明的人都是十足的笨蛋,而這情形直到今天都還是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資料來源:http://bgo.tw/kfbzv
小故事-咖啡PART1 • 跳舞的羊群與牧羊人卡爾迪(Kaldi). 大約在西元850年左右在衣索比亞高原帶的牧羊人卡爾迪 (Kaldi)偶然發現羊群在吃過一種野果後,活動力及體能會大為增加且興奮的蹦蹦跳跳‧卡爾迪 (Kaldi)在觀察一段時間後,也嘗試吃了一些野果‧結果他發現自己也變得很有精神而充滿活力不容易感到疲倦‧讓他成為當地最快樂的牧羊人。 然而當時在附近修行的僧侶一開始認為這種特殊的果實並不是好的東西,甚至認為是惡魔的果實,於是僧侶們要求予以焚毀,但經過高溫燃燒後的惡魔果實,竟然散發出更為濃郁的芳香氣味‧最後連僧侶們都改變原來的看法而認為是天神的恩賜‧至此咖啡也由於僧侶們的食用及推廣而開始流傳。 資料來源:http://bgo.tw/feetv
小故事-咖啡PART2 • 咖啡的背後的「黑」幕 咖啡是全球第二大商品,僅次於石油,可見咖啡在許多人的生活裡,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在冬天,手握一杯溫暖的咖啡是件幸福的事,但是你知道一杯50元的咖啡,有多少錢真的變成咖啡豆農夫的收入呢? 近年跨國企業壟斷市場和生產過剩,咖啡豆的國際價格持續下跌,害苦了傳統咖啡農,但咖啡的零售價卻不跌反升,養肥了壟斷企業。 正當先進國家大力倡導「公平交易」的同時,如果你是一個咖啡愛好者,在品嚐香醇美味的咖啡同時,也請大家一起關心發展中國家的農民,讓他們在付出勞力、辛勤種植經濟作物的同時,也能獲得合理的待遇與報酬。 資料來源:http://bgo.tw/egyjg
優缺點-茶 • 優點 1、兒茶素:延緩老化、抗菌作用、除臭...等。 2、茶多酚:具有瘦身與防癌的功用。 3、咖啡因:可使中樞神經興奮,具提神效果。具利尿效果。使冠狀動脈鬆弛可預防狹心症。 4、維他命C:預防壞血病不可或缺的要素。 5、茶鹼:具有去油脂與減肥效果,調節脂肪代謝,降低血脂、膽固醇、並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 缺點 1、咖啡因會使心跳加速,有心臟相關疾病,較不宜喝 2、泡時過久,就會失去茶香,使茶中維生素C、維生素B遭受破壞。 3、空腹時不宜喝太多濃茶,因為濃茶含很多單寧酸,所以若喝下太多這種茶,就會抑制胃液的分泌,進而變成食慾不振。 資料來源:淺談台灣茶類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11/03/2011032112402711.pdf
優缺點-茶 • 什麼人喝什麼茶 1、『經常用腦的上班族』,或常熬夜苦讀的人,應該多喝茉莉花茶、綠茶、烏龍茶。 2、『經常運動』,或是從事體力勞動量較大工作的人,適合喝烏龍茶及紅茶。 3、『體質虛寒』,或是經常胃痛、胃酸過多的人,最好選擇紅茶。而抽煙一族,宜多喝綠茶。 4、『不吃肉就會提不起精神的人』,則應該喝喝烏龍茶。 5、每次上廁所都覺得是一件苦差,經常『便秘的人』,可嘗試蜂蜜茶或是荷葉茶。 6、『膽固醇過高的、血脂數量過高的人』,多喝普洱茶或是絞股藍茶。 7、每天和電腦相親相愛的現代人,適合喝有防止輻射傷害功效的綠茶。 • 飲茶的禁忌 1、『不喝隔夜茶』:因為隔夜的茶容易孳生徽菌,喝了容易中毒。而且茶葉浸泡過久的話:單寧酸將會溶解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且容易傷胃。 2、『就寢前避免喝茶』:有失眠傾向的人,避免在就寢前飲用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 3、『避免用茶來服藥』:服用的藥劑中若含有增血劑,就應避免用茶葉來服藥。因為增血劑的成分是鐵,而鐵會和綠茶、紅茶中的單寧酸發生變化,變成不溶性物質。茶會破壞增血劑,使增血劑不能被體內吸收。 4、『患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不宜飲茶』。由於茶葉中的咖啡因對大腦皮質有著明顯的興奮作用,故這類病人若飲茶會使大腦處於極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5、『患有缺鈣或骨折的人不宜飲茶』。因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使骨折難以康復。 資料來源:淺談台灣茶類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11/03/2011032112402711.pdf
優缺點-咖啡 • 優點: 1、提神醒腦:咖啡所含的咖啡因為刺激大腦中樞神經,使頭腦清醒,提高注意力,能提昇工作及學習效率,以及提高人在運動時的敏捷度。 2、加速脂肪分解:咖啡因可以加速脂肪分解,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熱能的消耗。 3、幫助消化: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提高胃液分泌。 4、利尿:咖啡因有利尿的功用,可以提高排尿量。 5、抗憂鬱:少量的咖啡可使人精神興奮,心情愉快,紓解憂鬱的心情。 6、增加利於人體的膽固醇:喝咖啡可以使高密度膽固醇(HDL)增加,可加速不利於人體的膽固醇的代謝,可以減少罹患動脈硬化的機率。 7、預防氣喘發生-咖啡因會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抑制副交感神經作用,可使氣喘病患避免因副交感神經興奮而發作。 8、降低罹患肝病及大腸癌的機會:咖啡中的咖啡因以及抗氧化劑,皆可能是護肝的成分。另外,哈佛大學的Dr Edward Giovannucci表示,他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四杯或更多咖啡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會下降24%。 9、抑制愛滋病毒:科學家自未烘培過的青咖啡豆中,發現一種稱為chicoric acid 的酸,在實驗室的時驗中可以成功地抑制HIV病毒的一個重要酵素"Intergrase",進而可以對於愛滋病毒的複製有抑制的效果。但是藥效僅約三個月。 資料來源:PCHOME個人優缺點http://mypaper.pchome.com.tw/teainlife/post/1322348032
優缺點-咖啡 • 缺點: 1、誘發心臟病:醫生指出:每天喝五杯以上咖啡的人,離換心臟病的機率可能是正常人的兩倍。因為咖啡因會使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增高,造成心率不整,久了以後將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 2、誘發骨質疏鬆症:咖啡因會引起鈣質的流失,導致骨骼疏鬆症的產生。每天喝三杯咖啡以上的婦女,尤應小心堤防! 3、誘發腸胃疾病:咖啡因會刺激腸子收縮,造成腹瀉,經常空腹喝咖啡,易使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酸過多或胃潰瘍。 4、誘發膽結石發作:如果和有膽結石的人多喝咖啡,可能會因為咖啡因刺激膽囊收縮,而疼痛不已。因此有膽結石的人最好不要喝咖啡。 5、誘發乳腺囊腫:咖啡因會刺激乳腺,導致乳腺纖維囊腫,甚至轉化成乳癌。 6、誘發癌症:飲用過量的咖啡,可能會誘發胰線癌,乳癌以及卵巢癌。 7、誘發經前症候群:婦女若在經前大量飲用咖啡,可能因咖啡因的刺激,而出現情緒不穩、緊張、易怒、精神不集中、頭痛或乳房痛等經前症候群。 8、影響生育:懷孕時飲用咖啡會引起胎兒骨骼發育不良;如果每天喝三杯以上咖啡者,胎兒出生後體重過輕或自然早期流產率會提高。 資料來源: PCHOME個人優缺點http://mypaper.pchome.com.tw/teainlife/post/1322348032
優缺點-咖啡 • 注意 春、冬季最好的時間是下午3∼5點; 夏、秋季最好的時間是下午4∼6點, 1、一天不要超過5杯咖啡(每杯約150cc),不然易上癮,對健康有害。 2、早上喝杯咖啡雖能提振精神,但應在吃完早餐後再飲用,以免傷害腸胃。 3、酒後不宜喝咖啡,因會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的負擔。 4、睡前不要喝咖啡,以免失眠。 5、勿喝太濃的咖啡,否則會使人變得急躁、理解力減弱。 6、喝咖啡後,不能馬上抽煙,否則容易對心臟造成危害。 7、服用藥物時,不可同時喝咖啡,以免刺激胃部,造成疼痛不適。 8、喝咖啡最好加適量的奶精,以緩和對胃的刺激。 資料來源:FASHUONGUIGE 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post_list.php?topic_id=654409
總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