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70 Views
从 GSM 过渡到 3G. 小灵通( PHS )与 DECT 智能天线 软件无线电. DECT 的发展历程. 1988 年 CEPT (欧洲邮电委员会)推出 DECT 标准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phone 工作频段 1880-1900MHz 1989 年更名为欧洲数字无绳通信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 1992 年标准改由 ETSI (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负责. DECT 纳入 IMT-2000. 成为较广泛认可的无绳通信的标准
E N D
从GSM过渡到3G 小灵通(PHS)与DECT 智能天线 软件无线电
DECT的发展历程 • 1988 年CEPT(欧洲邮电委员会)推出DECT标准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phone 工作频段1880-1900MHz • 1989年更名为欧洲数字无绳通信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 • 1992年标准改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负责
DECT纳入IMT-2000 • 成为较广泛认可的无绳通信的标准 • 1999年正式定名为: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 •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DECT) • 2000年纳入IMT-2000规范
DECT技术简介 • 基本技术 • 主要性能 • 应用领域
基本技术(1) • 工作频率:1880—1930MHz (我国规定:1900—1920MHz) • 多址技术: 多载波TDMA/TDD 每个载波的信道数为12 ,共24个时隙(上下各12个) 10个载波,共120个信道;动态信道选择方式 • 一个时隙的速率为32kbps,可分配多个时隙实现64 128 256 512kbps数据速率
基本技术(2) • 基带速率:1.152Mbit/s 发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 基站发250mW、手机发10mW 86dBm • 调制方式----GMSK • 语音编码----ADPCM
主要性能 • 动态分配信道---自动选择信道 • 小区无缝切换---先通后切 • 安全性能 • 良好的语音质量 • 完善的接口规范 • 与GSM、ISDN、DDN等接口
DECT的应用领域 • 家庭无绳电话 • 商用无绳通信系统 • 基于DECT的无线本地环路 • GSM+DECT---双模 • DECT的数据业务---IMT-2000
PC PIAFS卡 PHS 中继处理器 PAS网关 ISP设备 Internet 基于DECT的WLL
智能天线 • Smart Antenna • 来波方向检测 • 自动波束形成技术 • 零点对消技术 • DSP实现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 •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通过增加软件模块,增加新的功能 •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结构:标准化、模块化 硬件、软件随技术发展和需要不断升级
软件无线电的技术要点 •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 软件可编程 • 模块化 • 多频段 • 多模式 • 波形重新配置
语音 图像 数据 传真 窄带A/D D/A 转换器 实时、 准实时 DSP 宽带A/D D/A 射频 前端 模块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组成 组成: • 天线 • 射频前端 • 宽带A/D-D/A转换器 • 通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 • 软件
射频前端 • 发射时: 上变频、滤波、功率放大 • 接收时:滤波、放大、下变频 • 难点: 宽带、线性、高效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DSP的功能 基带信号处理: • 调制与解调 • 抗干扰、衰落、自适应均衡算法 • 前向纠错、帧调整、链路加密等算法
三种常用结构 • 射频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高速A/D) • 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中速A/D) •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易实现) (但灵活性差)
数字信号处理器 收发开关 滤波放大 A/D 功率放大 D/A 射频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数字信号处理器 收发开关 电调滤波放大 A/D 内插与 滤波 功率放大 D/A 射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数字信号处理器 宽带滤波放大 低噪放大 收发开关 A/D AGC 一本振 功率放大 宽带 滤波 D/A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 • 移动通信—多网融合 • 军事通信—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 • 电子侦察—侦察与干扰 • 信息化家电
软件无线电小结 • 软件无线电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软件可编程技术实现模块化、多频段、多模式通信的新兴技术 • 为移动通信的多网融合提供技术保障 • 软件无线电随着DSP芯片、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通信和其它领域得到更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