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44 Views
早期儿童喂养与辅食添加.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李义民. 儿童的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早期营养与喂养是决定其健康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一 早期儿童消化与吸收特点. 1 口腔:婴儿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有助于吸允动作。新生儿的唾液腺分化不全,唾液分泌较少,淀粉酶含量也不足。生后 3-4 个月唾液腺发育完全,唾液量增加,淀粉酶含量也增多。.
E N D
早期儿童喂养与辅食添加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李义民
一 早期儿童消化与吸收特点 • 1 口腔:婴儿颊部脂肪垫发育良好,有助于吸允动作。新生儿的唾液腺分化不全,唾液分泌较少,淀粉酶含量也不足。生后3-4个月唾液腺发育完全,唾液量增加,淀粉酶含量也增多。
2 胃:婴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关闭作用不够强,吞咽过多空气后易出现溢乳。不同月龄的婴儿 胃容量不同:足月新生儿为30-60ML、1-3个月为90-150ML、1岁为250-300ML。
3 肠:婴儿肠道相对较长,有利于消化吸收,但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肠粘膜屏障机能差,微生物、不完全分解产物、过敏原可经肠粘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性或过敏性疾病。
4 胰腺:在新生儿期已能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但淀粉酶在3个月以下的小儿活性较低,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5 肝脏:年龄越小肝脏相对越大。但肝细胞发育尚未完善,肝功能亦不成熟,易在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等情况时发生肝充血肿大和变性。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不同喂养方式的定义 纯母乳喂养:采用母乳哺喂,除补充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药物的滴剂或糖浆以外,不能喂给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 母乳喂养:在纯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可以添加以水为基础的食物(如ORS),但不能给予奶制品; 部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 配方奶; 人工喂养:完全依靠配方奶粉喂养。
二 早期营养、喂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1 良好的早期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 • 年龄越小、生长越快、营养需求越大 • 早期营养缺乏不宜实现追赶式生长,甚至影响终生 • 2 早期营养是最易调控而又最易失衡的变量
三 早期营养、喂养新观念 • 1 三级火箭理论 • 一级火箭:液态食物 • 二级火箭:泥糊状食物 • 三级火箭:固态食物
母乳喂养的优点-8大益处 健康 营养 免疫 发育 心理 社会 经济 环境
母乳是早期儿童不可复制的最佳液态食物、母乳是其他乳品的金标准,婴儿配方奶粉最接近母乳母乳是早期儿童不可复制的最佳液态食物、母乳是其他乳品的金标准,婴儿配方奶粉最接近母乳 • 早开奶 • 按需哺乳 • 姿势正确、喂后拍嗝
适宜的母乳喂养 • 每天8-12次母乳喂养 • 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已排空 • 孩子哺乳时,节律的吸吮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 生后头两天,至少排尿1-2次 • 如果存在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三天消失 • 生后第三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次 • 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 • 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 • 第三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达4(量多)-10(量少)次
母乳喂养不足的信号 • 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 • 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棕色大便。 • 生后4天-4周,每日排便次数少于3-4次。 • 每24小时喂养次数少于8次。 • 虽然喂养次数不少,但婴儿总是饥饿和不安。 • 婴儿表现的异常“好”,极少哭闹,连续睡眠超过4-6小时。
虽然乳房有母乳排出,但孩子在吸吮时无可听到的吞咽声音 • 孩子生后已5天,乳房不能挤出乳汁。 • 大多数喂养过程中,母亲抱怨乳头疼痛 • 乳头充血明显(喂养前乳头较硬,喂养后也不变软) • 生后5天后,婴儿每日体重增长少于15到30克。 • 生后10天婴儿体重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乳品 • 早产儿奶粉:早产儿 • 无乳糖奶粉:乳糖不耐受 • 氨基酸配方粉:苯丙酮尿症 • 水解蛋白奶粉:牛奶蛋白过敏 • 大豆基质的配方粉:牛奶蛋白过敏
辅食添加的理念与方法 • 辅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主食 • 剪刀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辅食添加不及时 • 早期婴儿营养储备不足以满足生长所需
辅食添加定义 • WHO:“在母乳喂养同时添加其他食物或液体的时期”,并且表示“在辅食添加期间除了母乳外添加给婴儿的任何含有营养素的食物或液体都被认为是辅食” • WHO将人乳替代品、婴儿配方奶、幼儿配方奶归为“辅食”的目的是主要为了强调和鼓励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定义 • 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与营养学委员会认为将人乳替代品作为辅食没有益处甚至易造成混淆,因为婴儿出生后最初几周往往被喂给人乳替代品。
中国关于辅食的概念 非乳类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这一类食物被称为辅助食品,简称为“辅食”。
辅食添加的时间 • WHO建议:6月龄以后 • 中国营养指南:4月龄后逐步加入 • 根据婴儿的状态:头、口腔、表情
添加辅食的生理基础 • 消化道功能日趋完善(从第四个月起,淀粉酶开始形成, 肠粘膜的绒毛也日益丰富,从第六个月起牙齿逐渐萌出) • 生长速度快,乳汁的营养素不能满足需要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和能量的不足: • 婴儿活动量增加,能量消耗同步增加 • 母乳:65千卡/100克,大米350千卡/100克 • 母乳维生素A、D、K;铁、锌、钙均不足
促进消化机能的发育: • 进一步促进肠粘膜绒毛的生长; • 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 刺激唾液分泌; • 加快牙齿的生长。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 加速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发育以及眼-手-口的协调(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的联系),这对精细动作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添加辅食的目的 • 通过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 7—8月允许自抓食物;10—12月鼓励自己用勺子进食; • 学会从奶瓶勺子杯子碗 使用筷子等餐具; • 定时、定点、相同的餐具,一次不要盛得太多,品尝多种口味的食物; • 环境安静,进食要专心,不看电视、不讲故事、看图书,更不能追着喂饭
添加辅食的顺序 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和豆类。建议动物性食物添加的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辅食添加的原则 •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建议从6个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建议从6个月龄时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个月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79个月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
1012个月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1012个月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少盐、不加调味品。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少盐、不加调味品。
婴儿6个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婴儿6个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逐渐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安排有水果。
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是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其它食物形成单独的1餐。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是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其它食物形成单独的1餐。
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2~3餐(不包括乳类进餐次数)。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2~3餐(不包括乳类进餐次数)。
限制果汁的摄入量或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少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限制果汁的摄入量或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少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从一小勺开始,耐心、多次尝试,逐渐达到适宜量,待适应后(没有拒食、呕吐、腹泻等,大约需1周),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从一小勺开始,耐心、多次尝试,逐渐达到适宜量,待适应后(没有拒食、呕吐、腹泻等,大约需1周),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暂停喂这种食物,待婴儿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有问题,应暂不再食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如几种食物都适应后,可混合着喂养。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暂停喂这种食物,待婴儿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有问题,应暂不再食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如几种食物都适应后,可混合着喂养。
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婴儿分心,多与婴儿进行眼神、语言交流,养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当婴儿出现拒食时,应耐心地鼓励婴儿进食,不要强迫,尝试调整食物种类、搭配、性状、花色、口味,以提高婴儿的进食兴趣。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避免婴儿分心,多与婴儿进行眼神、语言交流,养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当婴儿出现拒食时,应耐心地鼓励婴儿进食,不要强迫,尝试调整食物种类、搭配、性状、花色、口味,以提高婴儿的进食兴趣。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 • 身长和体重等生长指标反映了婴儿的营养状况,父母可以在家里对婴儿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仅可以帮助父母更好了解婴儿生长的水平和生长的速度是否正常,也可以及时提醒父母其喂养婴儿的方法是否正确。
提醒妈妈注意,孩子生长有其个体特点,应该将婴儿生长情况跟自己进行前后对比,而不必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婴儿的年龄越小,测量的间隔时间越短。测量次数至少应该是:生后前6个月每月一次, 612个月每两个月一次,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注意饮食卫生 • 供给婴儿的食物应新鲜、优质、无污染,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婴幼儿食品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膳食制作和进餐环境要卫生,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合理储存以防腐败变质,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藏条件和营养成分含量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
乳母平衡膳食宝塔的说明: • 第一层:谷类每日400g~500g,其中杂粮不少于1/5。 •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每日蔬菜500g,绿叶蔬菜应占2/3;水果100g~200g。 • 第三层: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每日总量200g~300g;其中鱼类50g、禽类50g、蛋类50g。 • 第四层:奶类每日300g~550g或相当量奶制品(淡奶粉42g~77g);豆类60g或相当量豆制品(豆腐干96g)。 • 第五层:油脂类,每日25g。
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 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说明: • 第一层:母乳/配方乳 每日600ml800ml。 • 第二层:谷类每日40g~110g。 • 第三层:蔬菜每日25g~50g,水果每日25g~50g。 • 第四层:每日蛋黄1个或者鸡蛋1个,每日鱼/禽/畜肉25g~40g。 • 第五层:油脂每日5g-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