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愛要怎麼說 … 親子溝通藝術

愛要怎麼說 … 親子溝通藝術. 12 年萬華少輔組志工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 林美江. 個人檔案 (1 女 2 子的媽媽 ). 志工經驗: 民國 80 年 ~ 83 年 台北市晚晴協會婚姻輔導志工 民國 83 年 ~ 95 年 台北市萬華少輔組輔導志工 民國 88 年 ~93 年 台北市新和國小家長會副會長及志工團團長 民國 90 年至今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 民國 90 年 當選台北市政府第五屆金鑽獎優良志工 民國 90 年 ~96 年 台北市政府第 6~11 屆金鑽獎優良志工評審

di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愛要怎麼說 … 親子溝通藝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要怎麼說…親子溝通藝術 12年萬華少輔組志工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 林美江

  2. 個人檔案 (1女2子的媽媽) 志工經驗: • 民國80年~ 83年 台北市晚晴協會婚姻輔導志工 • 民國83年~ 95年 台北市萬華少輔組輔導志工 • 民國88年~93年 台北市新和國小家長會副會長及志工團團長 • 民國90年至今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 • 民國90年 當選台北市政府第五屆金鑽獎優良志工 • 民國90年~96年 台北市政府第6~11屆金鑽獎優良志工評審 • 民國94年 台北市松山國小家長會常委 • 民國94年 教育部標竿一百學校訪查委員 • 民國94年96年 台北市三民國中家長會副會長 & 認輔志工 • 民國95、96、97年 教育部教學卓越獎訪查委員

  3. 愛要怎麼說…親子溝通藝術 終身學習的時代來臨了!

  4. 學前教育─生活常規 ─規矩﹝受教化﹞ 為將進入國小作預備

  5. 愛要怎麼說…親子溝通藝術 國小教育─低中年級 ─品格教育 誠實、善良、忍耐、勇敢、 ????????????????

  6. 愛要怎麼說…親子溝通藝術 大原則 1.主「動」學習 2.「情」緒管理 3.「思」考力的培養 4.「生」活能力的養成 5.生「命」教育的栽培Good!

  7. 高年級→青少年 1. 興趣所在、學科?分數? 2. 生命的意義? 3.金錢觀? 4. 交友觀? 5.生涯規劃? 6.受挫力? 7.積極、正面、樂觀 8.群育、熱忱的心、為人服務 推薦書:BMDC

  8. 青少年─愛要怎麼說 1.溝通不是只一次 2.有效的溝通,準備是最重要

  9. 青少年特質 1.希望突破父母的控制,又害怕獨立決定 和承擔 2.自我認同的危機─要承上面階段的經驗 3.良好的自我認同是: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中心﹞不喪失自我地接納別人﹝過度自信﹞較少同儕壓力 *接納自己,能做決定 *有責任感`

  10. 這階段的教育 1.從優點教導法中建立他的自我認同 2.給他成功經驗─認同的動力 3.發展各種能力與嘗試─發展生涯及認 4.看出自己的優點

  11. 學習自己做決定:<自治自制‧成長〉 • (1) 之前多溝通,之後完全自我負責 (2) 在一定的範圍內,自己做抉擇 • 自己做計畫─讀書計畫 主動嘗試的機會   ‧買衣服    ‧買電腦

  12. 青少年次文化八項重要內涵: 1.獨特之價值與規範。 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我不是壞,我只是怪 2.特殊之暗語。 3.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注重流行風尚。Sebald(1984)

  13. 5. 重視同儕歸屬。 6.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同儕支持:如哥兒們。49%的人認為前 輩朋友及同學是影響自己最大的人, 超過父母( 30%)、學校老師(19%) 及兄弟(2% )。 8.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或網路遊戲。

  14. 解決問題的天龍八步 1.發生什麼事情了? 2.你的感覺如何? 3.你想要怎樣? 4.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5.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6.你決定怎麼做? 7.你希望我做什麼? 8.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15. 溝通的方法: 1.先處理心情再解決事情 2.溝通時先聆聽,同理心 3.用自己的語言核對對方的意思 4.不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作結論 5. 分析各種不同選擇的利弊 6.多一些尊重,但要強調自我負責

  16. 信望愛 信望愛宣言: 誠心信心、堅守指望、激發愛心

  17. 謝謝您的參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