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54 Views
一份爱心 圆一个梦想 —— ****关爱贫困地区青少年体育教育大型公益项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 识,锤炼意志,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
E N D
一份爱心 圆一个梦想 ——****关爱贫困地区青少年体育教育大型公益项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 识,锤炼意志,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 • ——习近平
党中央 国务院 教育部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和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都体现了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 • 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精神,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条件。 •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 2013年教育部工作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不折不扣扎扎实实抓好学校体育。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要科学应对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要加大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的政府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
李克强强调——“切实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 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做到规划制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 2012年11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发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 • 2013年1月4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奉献爱心;切实改善教育条件,加大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
活动目的、意义、亮点规格更高端 渠道更权威 宣传时间长 报道频率高 • 为受捐学校所有学生发放校服(运动服);全力为学校配备体育教学所用的体育设备;协调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出力,完善受捐地区的体育教学资源;构筑政府、企业、媒体共同参与的平台。 300万-500万的现金捐赠,我们配备1000万-2000万的物资效应(物流、 仓储、 媒体等);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相关领导的支持;覆盖受捐群体规模大,近100所学校和五万名学生受益,五万个家庭获得关注和帮助。 • 企业的一个善举,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敲响了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门;建立了与政府机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圆孩子们的梦想——“大爱无疆” 、“善行天下”。 • 国内一线报刊的组织宣传;各省 、 自治区团中央、少工委领导共同出席保证活动实效性。新闻的题材特点决定了报道频率和真实有效性;受捐地区逐渐增加 , 会成为众多系列报道的重点(增加版面 建立链接 做成品牌)。
活动主管单位、主办方 •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 主办方——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十八日,是共青团中央、少先队组织为青少年学习、健康成长、创业发展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公益服务机构,具有独立的事业法人资格。 负责指导、开发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开发经营青少年文化、体育、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项目,开展国内外青少年培训工作,承担团中央书记处及全国少工委交办的任务。
公益支持 •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2004年10月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变更为共青团中央。 基金会下设图书捐赠中心、物资捐赠中心、媒体事业中心等九个部门。 • 2008年获得民政部颁发4A级社会组织等级,2010年获福布斯中国十佳公募慈善公益基金会排行榜第一名,2011年获中央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2012年获中央直属机关“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公益支持 • (某公司或机构的)标识,标志,徽标; • 企业可自主选择添加宣传语或其他; • 欢迎更多加入 聚爱心 创善举 共筑“中国梦”
媒体支持 • 平面媒体——《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与以上有合作的 • 报业,如:《中国少先队报》。 • 受捐校方所在地地方报纸。 • 网络媒体—— • 以上报业自有网络;献爱心企业自有网络;受捐地方 • 政府网络。报纸辐射到的机关单位网;企业同行及其 • 合作网媒;对口支援受捐地的省、市、县级政府机关网络。 • 广播 电视——仍是目前中国覆盖面最大的传媒方式,受众人数以亿为单位计算。 • 综合 台、教育频道会有专访和专题报道。 活动现场报道、采访。
尾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一个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趋向,首先是看他们青少年一代是怎样生活和成长起来的。 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一百多年前的“少年强则国强”,到今天的“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无不显示着青少年一代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全社会都加入辅助青少年成长的队伍中来—— • 凝民心,汇民力,聚爱心,创善举,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