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18k Views
胡健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huj@yzu.edu.cn. 第 四 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霉菌. 第二节 酵母菌. 第三节 担子菌. 第四节 藻类. 第五节 原、后生动物. 第一节 霉 菌. 霉菌(丝状真菌):. 在营养基质上形成 绒毛状 、 蜘蛛网状 或 絮状 菌丝体的真菌。. 藻状菌纲. 子囊菌纲. 霉菌隶属于. 半知菌纲. 第一节 霉 菌. 一、霉菌的形态、大小. 基本特征:. 菌丝:管状 伸长、分枝 直径 3-10μm. 无隔膜菌丝
E N D
胡健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huj@yzu.edu.cn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霉菌 第二节 酵母菌 第三节 担子菌 第四节 藻类 第五节 原、后生动物
第一节 霉 菌 霉菌(丝状真菌): 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 藻状菌纲 子囊菌纲 霉菌隶属于 半知菌纲
第一节 霉 菌 一、霉菌的形态、大小 基本特征: 菌丝:管状 伸长、分枝 直径3-10μm
无隔膜菌丝 有隔膜菌丝 第一节 霉 菌 一、霉菌的形态、大小 根据菌丝的基本形态分(教材P64)
第一节 霉 菌 一、霉菌的形态、大小 根据菌丝的分布和功能分 繁殖器官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菌丝片段(液体)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游动孢子 无性孢子 繁殖方式 孢子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有性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教材P65) 1、厚垣孢子 菌丝部分细胞原生质浓缩变圆,壁加厚,球形或纺缍形休眠体。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2、节孢子 菌丝断裂形成矩形的孢子。
青霉Penicillium的分生孢子 曲霉Aspergillus的分生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菌丝顶端细胞或菌丝分化成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缢缩而成的单个或者成簇的孢子。 3、分生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3、分生孢子 青霉的分生孢子梗顶部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曲霉的分生孢子顶囊部 3、分生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3、分生孢子 镰刀霉的大分生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根霉Rhizopus的孢囊孢子的扫描电镜照片 4、孢囊孢子 形成于孢子囊的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孢子繁殖 5、游动孢子 形成于孢子囊内的并具有鞭毛,能运动的无性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霉菌有性繁殖过程 (1)质配(形成双核细胞) (2)核配(产生二倍体接合子核) (3)减数分裂(单倍体核)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1、卵孢子 菌丝分化成不同形的配偶细胞(雄器、藏卵器)结合,形成具双层外壁的孢子。
根霉 Rhizopus 的结合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2、接合孢子 由两菌丝生出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配子囊接合而成的厚壁、粗糙、黑壳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2、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形成过程 a.菌丝→原配子囊 b.原配子囊→配子囊 c.配子囊结合形成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在子囊中形成的有性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3、子囊孢子 子 囊:两性细胞结合形成的一种圆球形或为棒状囊状的结构。 子 囊 果:子囊+菌丝体保护组织构成的子实体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3、子囊孢子
第一节 霉 菌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孢子繁殖 3、子囊孢子 子 囊 果 闭囊果 子囊壳 子囊盘
第一节 霉 菌 三、霉菌的菌落特征 (一)菌落形态: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二)菌落大小:较放线菌、细菌大得多 (三)菌落外形:圆形、无限发展 (四)颜色:孢子或孢子梗色素、胞外色素。
第一节 霉 菌 四、霉菌的代表属 (一)毛霉 1.形态特征:菌丝发达,白色无隔多核。 2.繁殖:孢囊孢子、厚垣孢子、接合孢子。 3.应用:腐乳:蛋白酶
第一节 霉 菌 四、霉菌的代表属 (二)根霉 与毛霉的主要区别在于? 1.形态特征:菌丝发达。具假根和匍匐菌丝。 2.繁殖:孢囊孢子、厚垣孢子、接合孢子。 3.应用:糖化菌(淀粉酶)
第一节 霉 菌 四、霉菌的代表属 (三)曲霉 1.形态特征:菌丝有隔,具足细胞、分生孢子梗及膨大顶囊。 2.繁殖:分生孢子 3.应用:酿造酒、酱,有机酸、酶制剂。
第一节 霉 菌 四、霉菌的代表属 (四)青霉 1.形态特征:菌丝有隔,具分子孢子梗及扫帚状分生孢子头。 2.繁殖:分生孢子 3.应用:抗生素
第一节 霉 菌 五、霉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对污水中各种有机质的降解(活性污泥) 2)特殊有毒废水的处理(无机氰化物) 3)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好氧微生物 兼性微生物 有机无机固体 活性污泥
第二节 酵 母 菌 一、酵母菌的形状、大小 基本特征:单细胞, 椭圆形、圆形或柱形。 宽1-5um,长5-30um。
第二节 酵 母 菌 一、酵母菌的形状、大小 特殊形态:假菌丝 假菌丝是由酵母菌细胞与其子细胞连接而成的链状丝。 假菌丝、芽生孢子、厚垣孢子.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芽殖、裂殖 无性繁殖 厚垣孢子、节孢子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繁殖 1、芽殖 芽殖的方式 a.多边出芽 b.两端出芽 c.三边出芽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繁殖 2、裂殖:分裂繁殖。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一)无性繁殖 3、厚垣孢子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二)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第二节 酵 母 菌 三、酵母菌的菌落特征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第二节 酵 母 菌 四、酵母菌的代表 (一)酿酒酵母 (二)产朊假丝酵母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五、酵母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酵母菌的特点: (1)耐高糖 (2)耐高油脂 工业(糖蜜、酒精、淀粉、制药) 农牧业(养殖、屠宰、水产品加工) 生活(垃圾渗滤液、餐饮泔水) 酵母菌细胞(SCP) (1)高有机负荷 (2)含油脂 酵母菌处理 活性污泥法 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菌种选育 色拉油加工废水 味精废水 油田废水 染料废水
第二节 酵 母 菌 五、酵母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级:0.5mg/L 二级:1.0mg/L 三级:2.0mg/L 2、利用酵母菌处理含苯酚废水 我国污染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染料 合成树脂 塑料 合成纤维 农药 苯 酚 废 水 (毒性、腐蚀性) 优先控制污染物 氧化分解(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锰氧化物氧化) 分离再生技术(多孔固体吸附、膜分离、溶剂萃取) 生物处理 苯酚废水处理 苯酚降解菌:细菌、热带假丝酵母
大型真菌(子实体) 担子菌 植物病原菌 第三节 担 子 菌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一) 菌丝体:由菌丝分枝交织而成的网状体。 1、初生菌丝: 由担孢子萌发而成较细的菌丝。(有隔单核)
同宗结合 异宗结合 次生菌丝形成方式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一) 菌丝体 2、次生菌丝: 由两个性别不同的初生菌丝结合而成。(双核菌丝) 次生菌丝的分裂方式:锁状联合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一) 菌丝体 次生菌丝的锁状联合过程 2、次生菌丝: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二) 菌丝体的分化组织(三次菌丝体) 菌丝体的双核菌丝经过分化密集而成的组织。 1、子实体 2、菌核 3、菌索 1、菌盖 2、菌肉 3、菌皱 4、菌托 5、菌柄 6、柄髓 牛肝菌子实体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三)担孢子 担子菌的子实体成熟时从子实体皱折中放射出来的孢子。
第三节 担 子 菌 二、担子菌的代表 1、蘑菇属 洋蘑菇:双孢蘑菇。 2、香菇:香蕈、冬菇
(一)伞菌目中的食用、药用菌 1、口蘑科 口蘑属:蒙古口蘑、白桩菇、 香杏口蘑、松口蘑 蒙古口蘑(白蘑、白蘑菇) 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我国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菌肥质细,郁香醇正,味独特鲜美。是我国北方草原“口蘑”之最上品,传统畅销于国内外市场。药用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有抗癌活性。此种蘑菇目前还未驯化栽培成功。
(一)伞菌目中的食用、药用菌 1、口蘑科 口蘑属 松口蘑(松茸、鸡丝菌)秋季在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群生或散生,或形成蘑菇圈。往往和松树形成菌根关系。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安徽、台湾、四川、山西 、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在西藏地区群众将此菌火烤后蘸盐吃,味道很好。由于生态习性特殊,目前人工栽培子实体未能成功。具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之医药功效。该菌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已知与赤松,黑松,高山松形成菌根。
(一)伞菌目中的食用、药用菌 1、口蘑科 香菇属 香菇(植物性食物顶峰) 冬春季(部分地区夏秋季)生长在阔叶树倒木上,在人工栽培中有春生型、夏生型、秋生型、冬生型和春秋生等类型,在段木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 。
(一)伞菌目中的食用、药用菌 1、口蘑科 侧耳属:平菇、紫孢侧耳、 金顶侧耳、佛罗里达侧耳 侧耳(北风菌侧耳、平菇(福建)、青蘑(黑龙江)、桐子菌(四川)、糙皮侧耳。 冬春季在阔叶树腐林上呈覆瓦状丛生。分布在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地区。味道鲜美,人工栽培普遍,属重要的木腐菌,药用于治腰酸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