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 分 子 化 学 Polymer chemistry 潘祖仁主编. ( 第四版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逐步聚合反应 ( Step-growth polymerization ) ( Polycondensation ). 逐步反应分类 :. 缩聚 : 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有小分子产生。 如聚酯,尼龙,酚醛树脂等的制备。 naAa + nbBb →a-(- Aa-Bb-) n -b + ab 加聚: 形式上是加成反应,但反应机理是逐步反应。 如聚氨酯的合成。

dew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 分 子 化 学 Polymer chemistry 潘祖仁主编 ( 第四版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第四章 逐步聚合反应(Step-growth polymerization)(Polycondensation)

  3. 逐步反应分类: • 缩聚: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有小分子产生。 如聚酯,尼龙,酚醛树脂等的制备。naAa + nbBb →a-(- Aa-Bb-)n-b + ab • 加聚:形式上是加成反应,但反应机理是逐步反应。 • 如聚氨酯的合成。 • 开环反应:部分开环反应为逐步反应,如水、酸引发的己内酰胺的开环反应。 • 氧化-偶合:单体与氧气的缩合反应。 • 2,6-二甲基苯酚和氧气形成聚苯撑氧,也称聚苯醚。 反应逐步进行,分子量逐步增大

  4. 逐步反应的特点: • 官能团间的反应,无特定的活性中心;反应逐步进行,每一步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 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组成; • 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增加,而转化率在短期内很高。

  5. n H N ( C H ) N H + n H O O C ( C H ) C O O H 2 2 6 2 2 4 [ N H ( C H ) N H C O ( C H ) C O ] + ( 2 n - 1 ) H O H O H n 2 6 2 4 2 官能团间的反应 (2官能度) 产物有特征基团 逐步形成大分子 低分子副产物 一、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 1、定义: 官能团之间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特点: ☆缩聚物有特征结构官能团; ☆有低分子副产物(byproduct); ☆缩聚物和单体分子量不成整数倍。

  6. 2、缩聚反应的体系 • 官能度(functionality):反应物分子中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 • 1-1官能度体系:醋酸与乙醇反应体系,醋酸和乙醇均为单官能团物质。 • 1-2官能度体系:丁醇(官能度为1)与邻苯二甲酸酐(官能度为2)反应的体系。

  7. 体系中若有一种原料属单官能度, 缩合后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

  8. 2-2官能度体系: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生成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2-2官能度体系: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生成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 2官能度体系:单体有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a、b(如氨基酸、羟基酸等),可经自身缩聚,形成类似的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2-2或2官能度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形成线形缩聚物。

  9. 2-3官能度体系:如邻苯二甲酸(官能度为2)与丙三醇(官能度为3)。除了按线形方向缩聚外,侧基也能聚合,先形成支链,而后进一步形成体型缩聚物。2-3官能度体系:如邻苯二甲酸(官能度为2)与丙三醇(官能度为3)。除了按线形方向缩聚外,侧基也能聚合,先形成支链,而后进一步形成体型缩聚物。 如:苯酐和甘油反应 苯酐和季戊四醇反应

  10. 小结: 根据官能度体系的不同,可以区分出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 1-1、1-2、1-3体系;低分子缩合反应; • 2-2或2体系:线形缩聚; • 2-3、2-4等多官能度体系:体形缩聚。

  11. 3、缩聚反应的分类 1) 按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 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单体含有两个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到线形缩聚物的反应。如涤纶、尼龙、聚碳酸酯等。 • 体形缩聚(tridimensional polycondensation) 至少有一单体含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形结构缩聚物的反应。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12. 2) 按参加反应的单体数分 • 均缩聚:只有一个单体参加的反应。 • 2官能度体系:aRb • 共缩聚:两种单体参加的反应。 • 2-2官能度体系:aAa+bBb • 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反应。 • aAa+bBb+aA’a(改性)

  13. 3) 按聚合物的特征基团分 - COOR -CONH- -SO2--NHCOO- (聚酯) (聚酰胺) (聚砜) (聚氨酯) 4) 按聚合方法分 溶液缩聚、熔融缩聚、界面缩聚

  14. 二、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1、线形缩聚单体 条件:1)必须是2-2、2官能度体系; 2)反应单体要不易成环; 3)少副反应,保证一定的分子量 ; (副反应包括:成环反应,链交换、降解等反应等)

  15. 2. 线形缩聚单体的成环(cyclization) 倾向 ☆5元、6元环最稳定,不易形成线形聚合物; ☆3元、4元环及8~11元环,不稳定,很难成环,易形成线形聚合物; ☆7元环: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线形聚合物为主; ☆12元以上:成环倾向与7元环相近。 环的稳定性次序: 3,4,8~11 < 7,12 < 5,6

  16. - + - + - + n m ( n m ) 聚体 聚体 聚体 小分子 3、线形缩聚机理——逐步与平衡 1) 机理 反应是官能团间的反应,无明显的引发、增长、终止,反应是一步步增长的,具有逐步性。且每一步是可逆反应。∴ 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17. 2) 特点 • 反应无需引发种,仅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 • 无引发、增长、终止反应之分,各步反应速率基本相等; • 所有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间均可反应,增长反应以 低聚物间的反应为主,且有小分子生成; • 反应初期转化率高,分子量低,分子量逐步增大; • 是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18. 4、聚合度与反应程度p的关系 反应程度p: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平均聚合度:大分子链的平均总单体数(或结构单元数)。 N0:体系中起始的官能团数(羧基或羟基数), N:反应到t时体系中残留的官能团数(也就是此时的聚酯分子数)。

  19. Example • 1mol二元酸与1mol二元醇反应: • 体系中的羟基数或羧基数为: 1×2 = 2mol(N0) • 反应若干时间后,体系中残存的羧基数: 0.5mol(N);

  20. 300 250 200 150 X n 100 50 0 0.0 0.2 0.4 0.6 0.8 1.0 反应程度 p 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而增加; 符合此式须满足的条件:官能团数等当量。 p=0.9 p=0.9995

  21. k1 —OH + —COOH —OCO— + H2O k-1 k1 [—OCO—][H2O] K = = k-1 [—OH][—COOH] 5、缩聚反应平衡常数

  22. 多数缩聚反应属可逆平衡反应 根据K值大小,大致分三类: (1)K 较小的反应,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的存在对分子量影响较大,可逆反应; (2)K 中等的反应,如聚酰胺反应,K≈300~500,低分子副产物对分子量有所影响; (3)K 很大的反应(>1000),可看作不可逆反应。如酚醛树脂、聚碳酸酯等反应。

  23. 6、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 (1) 官能团消去反应 合成聚酯时,二元羧酸在高温下会发生脱羧反应。合成聚酰胺时,二元胺也会发生分子内(间)的脱氨反应。 (2) 化学降解 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逆反应水解属于化学降解。 (3) 链交换反应 大分子端基与另一大分子的弱键进行链交换反应,如聚酯、聚酰胺等本身都可以进行链交换反应。

  24. 三、线形缩聚动力学 “官能团等活性”:假定任何反应阶段,不论单体、二聚体、多聚体或高聚物,其两端官能团的反应能力不随分子链的增长而变化,那么每一步有反应的平衡常数必然相同。 Flory提出了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不同链长的端基官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参加反应的机会,即官能团的活性与分子的大小无关 等活性的概念将有利于动力学的简化处理。

  25. ~COOH + ~OH ~ OCO ~ + H2O k 1 k -1 1) 不可逆的缩聚动力学 体系不断排出低分子副产物,符合不可逆条件。 减压脱水使平衡向聚合物方向移动,视为不可逆。 以聚酯反应为例, 聚酯化是酸催化反应。反应速率用羧基消失速率表示。

  26. 自催化缩聚 聚酯反应在无外加酸作催化剂时,二元酸的羧基起催化作用,这称为自催化作用。 当醇和酸为等摩尔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C=[COOH] 三级反应 积分

  27. 引入反应程度 p,并用羧基浓度代替羧基数N0、N C、C0:时间t 和起始时(t=0)的羧基或羟基的浓度。 自催化作用下的聚酯化反应1/(1-p)2与t成线性关系。

  28. 与t成线性关系,即聚合度随 t缓慢增加

  29. - d [ COOH ] dC + = = = k [ COOH ][ OH ][ H ] R - p dt dt + = k ' k [ H ] 积分 1 1 - = k’t C C 0 • 外加酸催化缩聚 为了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往往加强酸作催化剂,称外加催化缩聚。速率方程式如下: 二级反应 工业上总是采用外加酸。

  30. 1 = + k’ C t 1 0 - 1 p 1/(1-p)或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 积分并引入p,得:

  31. p24图2-2

  32. 2) 平衡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聚酯化反应K值较小(K=4) ,小分子副产物若不及时排除,逆反应不能忽视。 起始 1 1 0 0 t时,水未排除 C C 1-C 1-C 水部分排除 C C 1-C nw 封闭体系 非封闭体系 令起始浓度为 1,时间 t 时浓度为C,若有一部分水排除,则其残留水的浓度为 nw。

  33. dp = - 2 k [( 1 p ) 1 dt 封闭体系: 水部分排出时: 用p表示,则得: K = k1/k-1 总反应速率与 p、低分子副产物含量及 K有关。 当 nw值很小或 K值很大时,上式右边第二项可忽略,即与外加酸催化的聚酯动力学相同(二级反应)。

  34. 小结: 自催化缩聚 外加酸催化缩聚 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缩聚反应的动力学大多是符合可逆条件下的动力学关系,所以要达到高分子量,副产物要尽可能除尽,工业上要采取强化,即高温高真空。

  35. 四、 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 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p↑,Xn↑ 单体等摩尔或aRb型的单体,进行不可逆缩聚时(没有考虑平衡与否),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对于涤纶、尼龙、聚碳酸酯等 p>0.99时,Xn=100~200 上式有局限性

  36. 2、缩聚平衡对聚合度的影响 以聚酯反应为例 1) 封闭体系 当正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总聚合速率为零, ★聚酯反应K≌4,在密闭系统内,最高的 p值=2/3,

  37. 2) 非封闭体系 • 聚合度与K平方根成正比, • 与低分子副产物浓度平方根成反比。 低分子物可以不断除去,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减少逆反应的措施:减压、加热或通惰性气体等。

  38. p28图2-4、2-5

  39. K 0.1 1 nw 1.18 1.26*10-5 2 1.26*10-4 1.32 200 2.50 200 聚酯 K= 4=100p=0.99 nw= 0.04% 聚酰胺 430 100 0.99 4.3% 酚醛 1000 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 在K相同的情况下,聚合度主要由小分子的量决定 • 在同样的P,达到相同的聚合度,K小的体系, nw要小很多。 • 低分子物可以不断除去,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 减少逆反应的措施:减压、加热或通惰性气体等排除副产物。

  40. 聚酯化反应(K=4):欲得的缩聚物,要求水份的残余聚酯化反应(K=4):欲得的缩聚物,要求水份的残余 • 量很低(<4×10-4mol/L)。这需在高真空下脱水。 • 聚酰胺反应(K=400):允许含水量(4%) • 稍高一些和稍低的真空度,也能达到同一聚合度。 • K值很大(103)而对聚合度要求不高:如可溶性酚醛 • 树脂,则完全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反应。 p、K、nw是影响聚合度主要因素

  41. 3、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控制 反应程度 聚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是控制手段。 平衡条件 控制分子量的有效办法——端基封锁法: 某一单体稍过量(即非等摩尔比),使大分子链端带有相同的官能团; 加一种单官能团物质,使其与大分子端基反应,起封端作用。

  42. 某物质的过量分子数 q = 未过量物质分子数 - ( N N ) 2 N N = = - b a b q 1 = a r N 2 N N a a b 1 = r + q 1 q, r的定义和关系 过量摩尔分率 q 基团摩尔比 r 体系中两原料的起始不同官能团的基团(摩尔)数之比 Na,Nb:体系中官能团a、b的起始基团数, r<1,B物质过量

  43. 2 N N = = c C q N N a A 加单官能团Cb aAa 和 bBb aRb体系

  44. Example 分子数 4 5 官能团数 8 10 求r=? q=? = 8/10 =0.8 r =Na/Nb q=(Nb-Na)/Na =(10-8)/8 = 0.25 官能团数 2 0.1 r =Na/(Nb+Nc) = 2/(2+0.1) = 0.95 q=(Nb-Na)/Na =Nc/Na =0.1/2=0.05

  45. 聚合度和q,r的关系 t=0 Na Nb t时 Na(1-p) Nb-Nap • 设官能团 a 的反应程度是 p,则 a、b 的反应量均为 Nap, • a 的残留数为 Na-Nap,b的残留数为 Nb-Nap, • (a+b)的残留官能团总数(也即大分子链的端基数) N=Na+Nb-2Nap, • 形成大分子总数, N=(Na+Nb-2Nap)/2(每条大分子链端有2个官能团) • 体系的重复单元总数为 Na/2。

  46. 1 = r + q 1 聚合度和q,r的关系式 重复单元数除以大分子总数 结构单元数除以大分子总数

  47. r 1 = = DP q - 1 r + 1 r 2 2 = = + @ = X 1 2 DP q q n - 1 r 极限情况 • r=1 或 q=0 • 若 p=1 • r=1, p=1,聚合度为无穷大,成为一个大分子

  48. 计算公式 小 结 分子量控制方法 影响因素 端基封锁 p、K、nw 原料非等摩尔或 加单官能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