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 周昌林 研究员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 2007.11. 主要观点.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求知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 具有明显的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迫切需要 方法论的指导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门容易学但难以 掌握的学问. 求知方式. 传承法 : 节约成本和时间, 但可能阻碍创新 权威法 : 节约成本、削弱动力、 容易误导 常识法 : 根据以往经验和直接感受而取得知识. 思辨法 : 依靠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是最高层次的求知方式 (苏格拉底 )

dewe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方法论 周昌林研究员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 2007.11

  2. 主要观点 •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求知方式 •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具有明显的不同 • 社会科学研究迫切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门容易学但难以掌握的学问

  3. 求知方式 • 传承法: • 节约成本和时间,但可能阻碍创新 • 权威法: • 节约成本、削弱动力、容易误导 • 常识法: • 根据以往经验和直接感受而取得知识

  4. 思辨法: • 依靠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是最高层次的求知方式 (苏格拉底 ) • 科学方法: • 通过系统探索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 客观性:科学回答实然的问题,而不研究价值命题 • 实证性:科学是建立在直接观测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的 • 规范性:过程能为其他研究人员理解,而且结果可重复性 • 概括性:科学主要探索事物的普遍规律,重在共性。

  5.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关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的活动规律,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社会学(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政治学(对国家、政府的研究)、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具有整体性、客观性、价值性等特点。

  6. 学科定位频谱

  7. 研究分类 • 研究: • 研究是找出问题,遵循一定的顺序或一系列步骤,以系统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研究不是偶然发现,研究不是数据搜集,研究不是查找文献。 • 研究的分类: • 宏观与微观研究 • 基础和应用研究 • 专业基础、专题、对策研究(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特定产业问题) • 描述性、解释性和规范性研究 • 科学研究(自然和社会科学)和思辨研究

  8. 社会科学研究: • 研究人类社会,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学等学科 • 自然科学研究: • 研究客观自然现象,包括天文、地理、生物、化学、数学、生态、心理、地质学等学科 • 人文学科研究: • 研究人的意义、价值,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宗教、历史、语言等学科

  9.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实证性、客观性和清晰性等特点 • 实证性:必须通过经验数据和资料的验证,说明资料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 客观性:研究结果不因研究者本人的身份、观念而变,只要采取同样的方法便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 清晰性:可理解性

  10.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 研究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个性事件、难以模拟、难以控制、复杂性、难以简单化、难以量化、认识对象反作用等,它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抽取更多的样本,而且难以作出准确的长期预测,研究结果的推广范围小。 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 与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 意图不同,人文学科关注的是具体的特殊性,通过特殊性来探讨人生的意义;而社会科学关注普遍的共性。 方法不同,人文学科主要是采取主观思辨方法,体察对象的主观思想状态,依靠直觉或理解进行研究;社会科学则主要采取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的区别

  11. 社会科学研究迫切需要方法论的指导 • 十七大报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 用了四句话、78个字谈社会学科,同时用了25句话,368个字谈自然科学。

  1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 研究方法论: • 在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途径 • 研究方式: • 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类型 研究方法: • 完成一项研究的具体工具、技术或程序

  13. 社会科学研究论证方式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 概念:反映事物特点的名词(概念是公用,而概念化是私有) • 定义 :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以例代定义 ,界定端与被界定端范围不一致) • 变量 :具有可测性的概念(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探索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 ) • 命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 理论:一组结构化的概念(用来解释和预测世界的现象,它由概念、命题等组成)

  15. 选择问题 研究设计 收集处理资料 分析论证 研究评估 撰写报告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程序

  16. 基础:兴趣、专业、洞察力、 观察 标准:科学性、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 方法:确定分析单位 、研究重点和时间维度 步骤: 1、观察、确定研究领域 2、阅读相关文献 3、思考并将问题分类,初步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4、进一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 5、从空间、时间、内容上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

  17. 设计研究方案 • 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重点是问题提出的实际背景和理论背景 • 说明研究的内容,对研究目的进行细化和分解 • 围绕问题提出核心假设,设计假设树(针对解释性研究) •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分析重点、时间维度,进行变量设计、研究指标选择、问卷设计等 • 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 说明研究团队组成、分工、培训 • 说明研究进度、经费计划

  18. 实验研究:有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关系 调查研究:以受访者回答问题的数据为基础辨析总体状况 文献研究:借助各种文件、报纸、期刊、书信、书籍等书面和电子文本发现和研究问题 实地研究:深入到研究对象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化访谈方式进行研究 数据观测和收集

  19. 描述统计:用数学语言表述样本特征或变量间关系,单变量、双变量和多变量描述统计描述统计:用数学语言表述样本特征或变量间关系,单变量、双变量和多变量描述统计 推论统计:对于从样本观测值得出的结果,作为是否适用于总体的判断 研究评估 数据分析和论证

  20. 信度: 稳定性、等值性、内部一致性 内部效度: 变量间关系的可信程度 外部效度: 变量间关联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可推广的范围和程度 评估问题是否阐明: 问题是否具备可测性,变量是否界定,是否具有测量变量的能力,研究对象的总体是否明确界定 评估内部效度:假设效度、变量设计效度、数据效度、观测方法效度 评价外部效度:假设效度、变量设计效度、观测方法效度、数据效度 研究评估

  21. 步骤: 确立主题 拟定提纲 选择材料 撰写 结构: 摘要、导言、论证章、结果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摘要:主要的创新和结论 ,少用引导性和支持性的解释词句,不要写成目录式,不要自我认定价值 导言:主要是阐明问题,文献综述忌讲义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三忌含糊不清 论证章:变量转换、方法选择、数据收集、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结果主要是创新点,结论说明价值、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一般都要在正文中找到使用的痕迹 附录:原始数据、数据分析、计算过程、程序、问卷、卷首语等 撰写报告

  22. 谢谢!

  23. 地心说与日心说

  24. 葛优与亿霖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