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58 Views
幼儿园教育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郭良菁.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领域:评定与评价. 评定 assessment :用于人。包括分等、证明合格等。 评价 evaluation :用于教学计划、课程以及组织工作等抽象领域中,对这些事物的价值给予一般的衡量。 评定是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而评价则是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最重要的活动。. 儿童发展评定. 从档案袋评定谈起. 档案袋评定 (Portfolio Assessment) 是指在某过程中围绕某个目的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 , 可以展现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的成长经历。
E N D
幼儿园教育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郭良菁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领域:评定与评价 • 评定assessment:用于人。包括分等、证明合格等。 • 评价evaluation:用于教学计划、课程以及组织工作等抽象领域中,对这些事物的价值给予一般的衡量。 • 评定是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而评价则是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最重要的活动。
从档案袋评定谈起 • 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是指在某过程中围绕某个目的所收集的相关资料的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可以展现事情的进展过程或者个人的成长经历。 • Portfolio:“代表作选辑”的意思,代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的那些作品、行动、想法。 • 为什么采取这种评定-针对集中的标准化测试的弊端而产生: • 集中的标准化测试无法评定学生的真实成就(如合作能力等); • 集中的标准化测试易导造应试教育(为最终的考试成绩努力,而忽视甚至抛弃过程中的进展)
档案袋里放什么?-原始资料,儿童自己的作品、自己表达的观点和行动表现(成人的调查、记录documentation);涉及各个学习和发展领域,全面展现幼儿的成长。(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是对观察、调查访谈、测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采取不同方式搜集到的有关幼儿成长变化的证据。)档案袋里放什么?-原始资料,儿童自己的作品、自己表达的观点和行动表现(成人的调查、记录documentation);涉及各个学习和发展领域,全面展现幼儿的成长。(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是对观察、调查访谈、测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采取不同方式搜集到的有关幼儿成长变化的证据。) 怎样利用档案袋里的东西?-分析和解读儿童,作为下一步计划的起点;使儿童的学习和进步看得见,与儿童一起反思他们的所思所做,促进儿童有意识地自我改进。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通过承担学习结果的责任和对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而不只是迫于外在的赏酬与压力。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通过承担学习结果的责任和对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激发学生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而不只是迫于外在的赏酬与压力。 -加德纳
“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需要什么样的评定?“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需要什么样的评定? • 托幼机构的工作目标:促进儿童的发展 • 二期课改基本理念“以儿童发展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 1、满足儿童基本需要 • 2、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 3、适合儿童学习特点 • 4、适应个体差异 • 所有这些方面都要建立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这是保教工作的起点,而这要通过儿童发展评定来实现,评定要成为保教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进行评定的动机 • 园长的角色:对每位教师的保教成果心中有数(通过幼儿发展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来评教师的工作)-这合适吗?(逻辑/程序/弊端:教师把压力转嫁给儿童)针对具体目标的活动之评价 • 教师的角色: • 为了某种目的挑选幼儿(与他人横向比)横向比较需要吗?-成人对名次的热衷对儿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形形色色的宝宝大赛) • 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与自身纵向比)-档案袋评定的动机 • 治疗师的角色:身心疾患诊断
幼儿园教育中需要评定的几个时机及其目的 • 入园起点评定-一般状况了解,以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身体、动作、情绪与心智发展状况、兴趣喜好、家庭饮食起居习惯、家庭成员、家庭一般教养方式等等) • 具体教育计划设计之前的评定-为目标设定和内容与组织方式的选择搜集信息(每个幼儿与理想水平的差距、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学习风格、对某类学习的态度)
幼儿园教育中需要评定的几个时机及其目的 • 教育计划过程中的评定-为及时调整搜集信息(投入的情况) • 教育计划结束后的评定-为补偿或进一步改进教育搜集信息(学生的进步与学习缺陷-是否达成预期结果、全体或个别未达成的原因-对教育计划本身进行评价)
这样,评价成为课程发展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评价成为课程发展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将评价活动与日常的各类活动自然结合”、“贯穿于课程发展的全过程。”-《课程指南》
二、全面评定-哪些方面? • 《课程指南》:“不仅将幼儿已经学到的或表现出的行为与课程目标相对照,更应该注重评价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交往、学习特点等。评价既要关注幼儿的自理能力、适应集体、自我认识、遵守规则、交往合作、探索欲望与操作能力等,也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
全面的两大方面 • 与目标相联系的评价----目标有哪些?预期结果 • 可表现出来的方面 • 预期的、预先确定的(未意料到的结果也需关注) • 与过程相联系的评价(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努力情况)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均需对评定的内容和标准有明确的计划。特别是标准化的量表降低了搜集信息过程的复杂性,但需要较严谨的编写过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均需对评定的内容和标准有明确的计划。特别是标准化的量表降低了搜集信息过程的复杂性,但需要较严谨的编写过程。
评定工具的选用与设计(一) • 选用现成的标准化评量表 常模参照测验(智力测验) 将测验成绩与已有的常模作比较,也就是说,与标准化测验中的群体成绩作比较,是一种相对成绩。(标准分) 标准参照测验(多彩光谱里的“测验”) 将测验成绩与标准做对照。(绝对分) • 怎样选? 标准与我们的标准是否一致?选用哪一层次的标准?
现成标准参照测验量表的样式例举: 围绕课程目标设计评定工具 • 课程的目标:多彩光谱儿童学习活动,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设计和开发了8个领域的活动系列(每领域15-20个活动),每个领域的活动前面都列出了决定成功的“关键能力”,这是经过实验研究、文献查阅或与专家商讨而确定的。如:运动领域有身体控制、表现力、运动创意、律动能力等,共同构成了“运动智能”,这些便是运动领域活动的课程目标。
评定各种智能:用一系列涵盖各个领域的、与儿童日常生活联系的学习活动,让儿童真实地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来识别儿童的能力和兴趣,为教师发现和确认儿童的智能结构状况提供信息。评定各种智能:用一系列涵盖各个领域的、与儿童日常生活联系的学习活动,让儿童真实地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来识别儿童的能力和兴趣,为教师发现和确认儿童的智能结构状况提供信息。 如:运动:障碍活动、创造性运动 语言:故事板活动、报告者活动 数学:恐龙游戏、公共汽车游戏 科学:发现区、寻宝游戏、沉和浮活动、装配活动 社会:教室模型活动、同伴互动检表
以多彩光谱的运动智能评定为例看评定表的设计:以多彩光谱的运动智能评定为例看评定表的设计:
障碍活动站点(任务) 站点 1: 跳远 障碍课程首先从跳远开始 , 这是因为跳远需要最多的讲解和示范。 让儿童静静地站在起跳点 , 讲解并示范起跳前应该如何蹲伏 , 告诉儿童双脚在跳前和跳后都要并拢 , 并且要用胳膊和躯干向前带动身体。起跳时膝 盖应该弯曲 , 跳的过程中也要一直保持这个姿势。 示范如何向后摆臂产生势能 , 然后再向前摆臂。特别要强调跳远的目标是水平方向的运动距离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运动距离。 考察的主要目标是力量。
站点 2: 平衡木 跑步之后儿童可能会因为疲劳或兴奋而不能集中于平衡 , 因此我们把平衡木设为第二站。 给儿童示范必要的平衡技巧 , 告诉儿童要小步慢慢地走过平衡木。特别 需要强调并示范的是换脚 , 走的时候要向前看 , 并要运用身体的不同部分来 保持平衡。如果平衡木的高度增加 , 教师可以给儿童一些保护。 考察的主要目标是平衡性。
障碍活动能力评定标准 相关行为表现及划分水平(行为描述,可观察,而非简单化地说好、中、差或一级、二级、三级) • 1. 跳远 1 —身体没有为跳的动作做好准备 ; 未使用胳膊推进身体向前 ; 起跳时身体不够低 ; 双脚不能并拢 ; 跨步 , 而不是跳 ; 跳得不远。 2 —完成跳远动作 , 但起跳准备不够 ; 跳前蹲伏动作夸张或无效 ; 跳时失去平衡 , 落地时两腿叉开 , 或者两种动作都出现 ; 使用胳膊推进身体的动作无效 ; 跳程中等。 3 —成功地发力跳 : 用胳膊和躯干推进身体 ; 跳前及跳后双脚均并拢 ; 跳的水平距离长。
2. 平衡木 1 —很难保持平衡 ; 常常从平衡木上滑落 ; 需要抓着成人的手 ; 动作迟疑而带试探性的 ; 可能只是拖着脚步移动 ; 身体僵直状。 2 —保持平衡有点难 ; 采用试探性的方法 , 但是能用策略来重新获得平衡 ; 为避免跌倒 , 可能从平衡木上滑落、摇晃 ; 交替双脚或者拖着脚 步移动 , 或者两种情况都出现。 3 —前进中可以保持平衡 ; 走直线而不犹豫 ; 眼睛看着前方 ; 交替地使用双脚 ; 身体相对放松。
围绕教育过程设计评定工具 评定儿童的“投入度” 投入指儿童对某项活动的参与情况,指向活动本身,而不是儿童的个人特征。 不是单纯关注注意力的集中,还有孩子对事情本身有兴致,自己决定做这件事,并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感。
投入的界定: 持续与关注:投入的儿童注意力不易转移,一直专注于某个活动; 创造与探索的兴趣不断发展:投入的儿童会一直探索、发现新事物,接受挑战; 愉悦与满足感:当孩子投入时,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他们愉快而激动,对事物感到十分兴奋; 严密与准确:投入的儿童会对活动倾注许多注意和时间,他们关注细节,讲究准确; 精力:当孩子完全融入到一项活动中时,他投入了许多甚至全部的精力。
根据儿童在活动中的多方面表现,如:是否集中注意力,是否主动投入精力(包括脑力和体力),是否追求活动的复杂、创造性,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如何,持续参与的时间长短,是否求准确,是否随时准备作出反应,是否有喜欢某活动或要求再做的言语表达,是否享受着活动并有满足感等等,来综合判断儿童对这一活动的投入度。(5个水平)根据儿童在活动中的多方面表现,如:是否集中注意力,是否主动投入精力(包括脑力和体力),是否追求活动的复杂、创造性,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如何,持续参与的时间长短,是否求准确,是否随时准备作出反应,是否有喜欢某活动或要求再做的言语表达,是否享受着活动并有满足感等等,来综合判断儿童对这一活动的投入度。(5个水平)
①发呆, 心不在焉地坐在一边,什么也不干;或者表面上积极地活动着 , 但其实只是机械地重复,并未有意识地在做。但要注意区分表面上发呆、实际上头脑在积极活动的情况。 ②有真正积极活动的时段 , 但在整个观察时间中只占一半,活动常被磨蹭、发呆、做白日梦打断。或者表面上儿童间断地积极活动着,但活动的复杂性并不与他的能力相适应,儿童的行为简单刻板,所做的称不上真正的活动,只要心不在焉就能做了。 ③儿童多少能持续地进行一项活动,但似乎无趣地、无所谓地做着,没投入什么热情。不过,他的确有意识地在做,并有一些进展,而不只是机械地重复。最明显的表征是,只要有真正有趣的刺激,儿童马上就结束手头的活动。3级水平还包括类似4级表现但偶尔被前面 1 、2两级中的行为打断的情况。
④从外显过程上与 3 级很相似,但儿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表现出很深的“投入”, 从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投入精力、满足感等方面能看出儿童感到这个活动对他十分重要或有意义。这一级也包括类似 5 级的表现,但活动中却有点例行公事,并不竭尽全力,也没有相对于他所处的年龄段而言较高的成就。-中间等级 ⑤儿童明显地投身在活动中,被他所做的事锁定,他几乎眼都不眨地盯着手中的“活”,周围的剌激他几乎感受不到。他饶有兴致地做着,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心智在紧张地活动,不需意志力来控制。儿童的这种明显的紧张是针对活动的,不要与情绪上消极的紧张混淆。 只有在特别是以下表征能明显地被观察到时,才能评价为 5 级:注意力集中 , 持续时间长, 投入全副精力, 活动有复杂性 ( 挑战性 ) 。
成就测验 适应测验 态度测量 认知偏好测验 学习能力测验 个性调查 语言推理测验 词汇测量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兴趣测量 阅读测验 人格测验 科学测验 社会科目测验 以上均属心理测验,只能作为我们围绕自己的教育目标编制测验的参照。 其他可供参考的标准化评量表
有关测验发行机构的信息 • Test Collection,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News on Test; Major US Publishers of Standardized Test • 国际教育评价联合会IAEA • 教育资料情报中心的测验、测量及评价情报交换所ERIC/TM A Directory of Information on Tests • 伯罗斯Buros心理测量年鉴Mental Measurements Yearbook
中国新兴的心理测量与应用机构 • 北京华美杰尔教育研究所http://www.cn-measure.org/home.jsp •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http://zhongde.363.net/yyjs/cl.htm
评定工具的选用与设计(二) • 围绕具体的教育计划自编观察评定表 • 首先界定要评价的领域:清晰描述每种能力所包括的内容和行为; 如: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品德?什么是个性心理品质(人格)? 什么是语言能力? • 其次,确定这能力表现的情境:导出测题或测试任务(测题适用对象应能理解此任务),或自然观察的情景; 如:在社会情境中观察互动的状况
然后,描述这项能力可以观察到在上述情境中的表现-确定指标细目;然后,描述这项能力可以观察到在上述情境中的表现-确定指标细目; 如:平衡能力在走平衡木这一情境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身体摇晃度、眼神、迈步的犹豫度等等;而在从高处踏跳这个情境任务中具体表现细目则包括另外一些。 最后,明确规定能力反应的广度和范围:确定程度(水平层次),涉及对各种细目表现的综合评价; 如:达标与未达标(全或无);或者达到什么程度的等级(如从最差到最好分成三级)
搜集评定信息的具体方式 • 测试(身体检查;任务情境设定) • 自然观察与记录(record;documentation) • 封闭式或开放式的调查问卷(针对幼儿或针对家长;特别在评定兴趣、习惯、态度时) 如:你最喜欢的活动;你对餐桌布置和菜肴的感受 • 搜集幼儿自己的作品(不只是绘画,还有计划图,制订的合作分工安排等)
实施儿童发展评定的前提知识 • 有关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心理学知识(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身体-动作、语言、社会性、数理逻辑认知) • 有关儿童文化和家庭背景与其发展差异和特殊需要之间关系的知识 • 有关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认识领域的知识(语言;艺术与审美;数学和科学;社会科学)-课程目标、内容与评定的一致
从ISO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评价谈起 • 组织的质量 确保产品的质量 日常各项工作围绕总目标环环相扣地组织起来 服务或产品的高质量 评价标准针对的是工作过程的安排,而不是直接列出产品应有的特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ISO质量标准 输入 过程 输出 场房、原料、工人 生产 产品 (冰箱) 房子、设施、人员 组织过程 服务 (快递)
ISO标准依据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对质量管理领域应用的概括和质量实践经验的总结: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领导作用 • 全员参与 • 过程方法 • 管理的系统方法 • 持续改进 •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是一套弹性极大,而制约性极强的系统。这套质量保证体系旨在建立一套互相衔接、接口顺畅平滑的运行体系, 而且是一个持续循环封闭的运行系统,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下列五步曲: 写你 做你 记录 查验 更改 想做的——所写的——你所做的——你所做的——不符合的
ISO标准体系中,就是围绕这个运行系统建设的情况来评价一个组织的质量的。ISO标准体系中,就是围绕这个运行系统建设的情况来评价一个组织的质量的。 ISO的认证过程促进一种全面进入、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具有群众性和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的形成。 将这一体系引入到对教育机构质量的评价中,主要是要对学校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进行评价。
特点 • 围绕工作目标开发一系列对各项工作及其衔接进行评价的表单;(全面性) • 评价成为展开各项日常工作的持续不断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程性) • 全员参与这些评价表单的开发设计,并对新成员进行培训;(全员性)以自评为起点,促进自我改进 • 它可以保证教育机构环环相扣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但并不自然地保证教育服务本身的高质量,还需要看教育机构自己设计的教育服务标准本身的性质。
教育质量: 输入 输出 结果教育质量: 输入 输出 结果 取向 教育过程 儿童 结构 多方面、复杂
在“教育机构”的范围内: “过程的质量”指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动态过程的状况,幼儿每天经历(体验)到的东西(主要在自己的班中),包括:确保他们安全和健康的照顾与交往;考虑到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及支持其情感、安全感及学习的互动;对广泛的适应发展的活动有潜在的激发力的空间-材料设计、利用规则;创造清晰的和日常化的沟通途径让家长参与进来。主要由带班教师决定。
“结构的质量”指不以情景为转移的、幼儿园班级及整个幼儿园稳定的框架条件,它影响着过程质量,过程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动态方面是在这种框架条件中实现的。它包含的方面有:班级的规模、师生比、人员所受培训的层次及工作经验、提供给孩子使用的空间以及设施材料。与过程质量相比,总的来说它是由行政部门规定的。“结构的质量”指不以情景为转移的、幼儿园班级及整个幼儿园稳定的框架条件,它影响着过程质量,过程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动态方面是在这种框架条件中实现的。它包含的方面有:班级的规模、师生比、人员所受培训的层次及工作经验、提供给孩子使用的空间以及设施材料。与过程质量相比,总的来说它是由行政部门规定的。
“取向的质量”指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成人(即教师)的教育观点、价值和信念。主要涉及:对教育质量和幼儿园任务的观念,有关儿童发展及怎样来支持他们发展的观点,教育的目标和规范。与结构质量一样,它也是比较稳定的、持久的,影响着过程质量;但与结构质量不同的是,它不是由行政人员能调节的,而是这些成人在长期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这些观念又反映在教师的行为中。“取向的质量”指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成人(即教师)的教育观点、价值和信念。主要涉及:对教育质量和幼儿园任务的观念,有关儿童发展及怎样来支持他们发展的观点,教育的目标和规范。与结构质量一样,它也是比较稳定的、持久的,影响着过程质量;但与结构质量不同的是,它不是由行政人员能调节的,而是这些成人在长期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这些观念又反映在教师的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