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怎样写好教案

怎样写好教案. —— 语文. 怎样写好语文教案.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教师在写教案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原则: 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 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规范:. 一. 课题 (说明本课名称)

devl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怎样写好教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怎样写好教案 ——语文

  2. 怎样写好语文教案 •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 教师在写教案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3. 科学性 •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4. 规范: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五.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六.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措施) 七.作业布置(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八.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5. 例一: 【课题】《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2、学习文章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领会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3、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 策略与方法:朗读、背诵;讨论、探究【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略

  6. 【作业布置】 1、 抄写、翻译全文一遍。 2、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景——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动静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结合 奇山:形奇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视觉             声奇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色奇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视觉 志——无拘无束、向往自然、厌弃尘俗(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7. 简明: • 教案是教学的方案,更确切地说是教师上课时大致思路的一个行动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里所想。因此,教案不应过于详细,只要能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设计好几个探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即可,不必样样都详写。 • 如备教案时,像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等则完全可以让学生从书上找出或老师一点即可(重点的写一点),万不能像写文学史一样来写它们。另外,写教案时,关键的几个问题设计好了,至于怎样分析的过程,以及自己对它的理解,只写个大概即可。因为我们记上的东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学生的思维却是多变的。一个问题追求惟一标准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费很多时间,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8. 例二: • 一、导入课文——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1、板书:吴均的《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这首小诗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明确:这是描写日落景象的一首小诗,寥寥几笔,借黄昏安宁静谧景色,展现了山居的清幽环境与隐逸的情趣。清人沈德潜称赞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这首诗有画一样的意境美而且构思巧,想象奇特,语言清新易懂。) 3、作者简介: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因其诗文多写山水景物,清新不凡,文辞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4、解题:这是作者旅途中写给朋友的信里的一段,描述了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两岸景色,尽情表现了作者眼中的山水的生灵之态,令人悠然神往。

  9. 创新性 •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10. 例三: • 二、赏读课文 •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 三读:理清课文结构---结构美 四读:研读课文,体会意境----意境美 五读:悉心体味,明辨课文的主旨----志趣美 六读:体会语言特色----语言美

  11. 实用性 • 所谓实用就是指教案的设计,要适合于自己的学生,适合于自己的实际习惯,不能由自己的性子来,想怎样就怎样。 • 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有时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12. 例四: • 一读:明确读音和句读欣赏: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导引: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学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 二读:关键词语释义并译句朗读: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导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指正。

  13. 教案即文章 • 教案即“文章”。 文章是作者对生活解读的结果,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教案是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乃至社会生活解读的结晶,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极具个人色彩的作品。 希望大家都能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作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