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 双室模型. 单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即完成向体内各个可分布组织,器官与体液的分布过程,使药物在血浆与这些组织、器官、体液之间立即成为一种动态平衡的分布状态。 从药物吸收入血,到获得分布上的动态平衡,只需要较短时间,使该段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这类药物就近似地符合单室模型药物动力学,此时即可用单室模型动力学方法,来近似地处理分析这类药物的体内动态过程。. 双室模型. 不少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向体内各个可分布的部位的分布速度的差异比较显著。

Download Presentation

药物动力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物动力学 双室模型

  2. 单室模型 •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即完成向体内各个可分布组织,器官与体液的分布过程,使药物在血浆与这些组织、器官、体液之间立即成为一种动态平衡的分布状态。 • 从药物吸收入血,到获得分布上的动态平衡,只需要较短时间,使该段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这类药物就近似地符合单室模型药物动力学,此时即可用单室模型动力学方法,来近似地处理分析这类药物的体内动态过程。

  3. 双室模型 • 不少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向体内各个可分布的部位的分布速度的差异比较显著。 • 药物向一部分组织、器官和体液的分布较快,分布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近似地把这些组织、器官和体液,连同血浆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隔室,称为“中央室”; • 把药物进出另一部分组织、器官和体液,即药物在其中分布速度较慢的部分称为“周边室”或称为“外室”。

  4. 中央室 • 血流最丰富,物质交换最方便的一些组织、器官,如心、肝、脾、肺、肾和血浆等组织器官归属于“中央室” CDUTCM

  5. 周边室 • 血流贫乏,不易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器官,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组织,划归“周边室” CDUTCM

  6. 水溶性药物 周边室 脂溶性药物 中央室 CDUTCM

  7. 静脉注射 模型 参数 举例 血药浓度法 建模 基本 参数 求解 第一节 静注时血药浓度法 CDUTCM

  8. logC t 一、建模 • 许多药物静脉注射结药以后,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若以“logC-t”作图,不是直线关系,而是双指数曲线。 CDUTCM

  9. 机体iv X1 中央室 V1;C1 X2 周边室 V2;C2 K12 X0 K21 K10 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框图

  10. 中央室药浓变化 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一部分 各过程均为 一级动力学 药物从中央室消除一部分 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返回一部分 CDUTCM

  11. 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一部分(进入) 1 药物从周边室向个央室返回一部分(出) 2 服从一级动力学过程 3 周边室药浓变化 CDUTCM

  12. 方 程 CDUTCM

  13. 初始条件 • 时间t=0时,静脉注射的药物全部在中央室,于是: CDUTCM

  14. 二、求解 CDUTCM

  15. 混杂参数 α A β B 分布速度常数 快配置速度常数 消除速度常数 慢配置速度常数 CDUTCM

  16. α和β可分别用下式表示 CDUTCM

  17. α和β符合以下关系式 CDUTCM

  18. 三、基本参数的估计 双室模型静脉注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图 CDUTCM

  19. B及β的计算 两边取对数: CDUTCM

  20. B及β的计算 • 所以以未端数据作对数回归,则得到回归线的斜率、截距,相应变换后则可求出β及B。 CDUTCM

  21. A及α的计算 CDUTCM

  22. A及α的计算 CDUTCM

  23. 注意事项 • 在分布相时间内,若取样太迟太久可能看不到分布相,而将双室模型当成单室模型。 • 采点数需大于七,否则无法完成参数拟合。

  24.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AUC TBCL CDUTCM

  25. CDUTCM

  26. CDUTCM

  27. CDUTCM

  28. CDUTCM

  29. CDUTCM

  30. 总体清除率 (TBCL)的计算 • 当t充分大以后,体内过程主要是消除,分布吸收均可忽略不计。β是整个模型的总消除速度常数。所以,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表现分布容积数即总体清除率(TBCL)用公式表示为: CDUTCM

  31. 总体清除率 (TBCL)的计算 • 我们讨论的模型只从中央室消除,所以: CDUTCM

  32. 总表现分布容积( )的计算 CDUTCM

  33. 周边室表现分布容积( )的计算 CDUTCM

  34. CDUTCM

  35. CDUTCM

  36. CDUTCM

  37. CDUTCM

  38. CDUTCM

  39. 四、总结 • 从以上讨论,根据实验数值,采用残数法可求出混杂参数α、β、A和B。残数法目测作图有时能够带来主观误差。 • 更精确的方法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程序,直接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求出以上混杂参数或模型参数。 CDUTCM

  40. Thanks!! CDUTC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