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09 Views
秦朝──兵馬俑. 兵馬俑的發現. 1974 年 3 月 29 日八百里秦川因苦旱無雨,位於秦始皇陵東側 1.5 公里的西楊村村民在驪山腳下柿樹園石灘上畫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圈,揮金厥打井,偏偏滴水不見,只有殘破的「瓦爺」從土層中冒出,他們通報上級,當地文物部門立即派人赴現場認定,埋藏二千餘年的地下軍團終於又重見天日。. 兵馬俑的產地. 借助現代科技,秦兵馬俑的產地之謎得到答案,八千多個秦兵馬俑,已確定產自秦始皇陵附近。 據新華社自西安報導,經過秦兵馬俑博物館副館長張仲立等專家採用科學方法,確定兵馬俑的製作窯址就在秦始皇陵附近十公里範圍內,而所用的原料是就地取土燒製而成。
E N D
兵馬俑的發現 • 1974年3月29日八百里秦川因苦旱無雨,位於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的西楊村村民在驪山腳下柿樹園石灘上畫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圈,揮金厥打井,偏偏滴水不見,只有殘破的「瓦爺」從土層中冒出,他們通報上級,當地文物部門立即派人赴現場認定,埋藏二千餘年的地下軍團終於又重見天日。
兵馬俑的產地 • 借助現代科技,秦兵馬俑的產地之謎得到答案,八千多個秦兵馬俑,已確定產自秦始皇陵附近。據新華社自西安報導,經過秦兵馬俑博物館副館長張仲立等專家採用科學方法,確定兵馬俑的製作窯址就在秦始皇陵附近十公里範圍內,而所用的原料是就地取土燒製而成。 • 張仲立說,他們採用國際先進儀器中子活化方法,從尋找製造兵馬俑原料的土層入手,通過主要反映原料產地特徵的微量元素的分析,找尋其原料產地。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終於將兵馬俑的製作地點鎖定在秦始皇陵附近。
張仲立指出,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燒製兵馬俑的土壤與秦陵附近的壚土層關係密切,而與該處的黃土層關係較遠,與其他著名瓷窯瓷胎的關係更遠。 • 經過合理推斷,兵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秦陵西南方九點五公里的棗園村、秦陵以東五點五公里的高邢村一帶的壚土層,或者取自秦陵附近其他地方的壚土層。他說,中國陶窯有就地取土的傳統,兵馬俑也不例外。兵馬俑的原料在秦陵附近的壚土層,燒製兵馬俑的窯址也應在土壤的產地附近。此前,考古工作者已在秦始皇陵附近發現過窯址。
秦始皇陵佈局之謎 屢有奇跡出現的秦始皇陵在7000多件兵馬俑的“護衛”下,已歷經了2200多年的風雨。這個困擾人們多年的帝王陵園的佈局之謎已經解開。 秦始皇陵園就像是一座設計規整建築宏偉的都城,面積約2.13平方公里,整個陵園佈局可分為4個層次,即核心部位的地下宮城(地宮)、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主次分明。
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秦陵考古專家袁仲一說,陵園核心的核心是地宮,即平常人們所說的秦始皇陵墓,它佔據著內城南區三分之二的面積。在內城和外城之間是秦陵園的外廓城部分。最後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區,其東邊除了眾所周知的秦兵馬俑坑外,還有98座小型馬廄坑及眾多陪葬墓。 • 袁仲一分析,秦始皇時代中國社會正處於大轉型時期,秦始皇陵不僅在中國陵寢史上首設陵邑、建設寢殿便殿,還首開大規模修建陪葬坑之風氣。同時,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沒有發現皇后陵,其過渡性與複雜性常常出人意料。
參考資料 •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e-paper/2001/016_paper.htm#top • http://www.epochtimes.com/b5/2/8/27/c8693.htm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