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66 Views
课程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问题 1: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 一、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 (1894—1905 、 8). 1 、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 、 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 、 建立革命团体 4 、 传播革命思想 5 、 发动武装起义 1895 年广州起义、 1900 年惠州起义等. 二、 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 1905 年 8 月 ——1911 年 10 月). 1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905 年 8 月 日本东京).
E N D
课程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问题1: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一、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 (1894—1905、8) 1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 、建立革命团体 4、传播革命思想 5 、发动武装起义 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
二、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1905年8月——1911年10月)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总理:孙中山 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 党刊:《民报》 纲领: 意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发动武装起义 1906年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
促进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1911年10月——1912年春) 1、武昌起义(1911年月10月)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 文学社(蒋翊武)、共进会(孙武) 领导团体: 主 力: 结 果: 意 义: 湖北新军(熊秉坤、金兆龙) 湖北军政府成立 南京 地 点: 总 统: 纪 元: 国 旗: 政权性质?政体? 孙文 中华民国纪元 五色旗(红黄蓝白黑)(汉满蒙回藏)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 间: 机 构: 主要内容: 意 义: 4、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1912年春 参议院制定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等P5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文化教育方面 (4)社会生活方面
合作探究问题 2: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性质: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世界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以后,列强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为其效力的代理人 20世纪中国三大巨变之一 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习俗的 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 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敢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军队 B、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失败的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 亥 革 命 一、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 二、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课后探究题: •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 • 2、1913年北京某大户人家生了一个女孩, 你认为这女孩会缠足吗?请说明理由。 • 3、陈少白与辛亥革命。 • 陈少白(1869-1934):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人,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学习,1889年与孙中山相识,1890年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常与孙中山、尤烈、杨鹤龄一起倾谈反清,被人称为“四大寇”。1895年加入兴中会,1899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1921年5月被孙中山聘为总统府顾问,协助孙中山督师北伐。1922年后,致力家乡建设。1934年在北平(今北京)去世。
学习资源: 辛亥革命 http://www.hbtv.com.cn/xhgm/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122 孙中山纪念馆 http://szs.chinaspirit.ney.cn/minzu/szs
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 20世纪初继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革命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腐朽的清政府 1、《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统治。
思想基础 内 容 : 两个中心: 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上海、日本东京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 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族贵族统治 “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主张在不触动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实行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改良进步之地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即在革命前土地地价归个人,革命后土地价格增加的部分归国家。
打拉结合 妥 协 抱有幻想 施加压力 镇压 推翻 威胁利诱 扶植 让步 依靠 抛弃 武昌起义后的复杂形势 革命派 袁 清政府 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