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 = 個案教學法 ?. 個案教學法 之個案乃是針對相關 管理主題內容予以報導 ,例如報導一家公司運用管理資訊系統過程及問題;個案教學法之主要 目的 在培養學生 分析能力、創造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與應用理論之能力。 個案研究法 需遵循 嚴謹的研究步驟與方法,以產生結論 ,不僅是報導. 個案研究方法之定義. Van Horn(1973) : 針對某些組織 做廣泛、詳細 審視 的 敘述 ,希望捕捉重要的問題複雜性, 沒有使用實驗設計或控制 。

destin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個案研究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個案研究法

  2. 個案研究法 = 個案教學法 ? • 個案教學法之個案乃是針對相關管理主題內容予以報導,例如報導一家公司運用管理資訊系統過程及問題;個案教學法之主要目的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創造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與應用理論之能力。 • 個案研究法需遵循嚴謹的研究步驟與方法,以產生結論,不僅是報導

  3. 個案研究方法之定義 • Van Horn(1973):針對某些組織做廣泛、詳細審視的敘述,希望捕捉重要的問題複雜性,沒有使用實驗設計或控制。 • Buckley (1976):個案研究沒有實驗設計與實驗控制,可見得個案研究並沒有明顯的先前計畫,也不會去操縱或者架構研究環境。 • Harrison(1988)、Kling & Iacono (1984):詳細審視單一組織、群體或者系統;沒有變數操控、實驗設計或控制(單一個案)。 • Olson(1983)、Boynton & Zmud (1984):詳細審視多個組織或環境;沒有變數操控、實驗設計或控制(多個個案)。

  4. Vogel & Wetherbe (1984):對於單一組織的審查,沒有實驗設計或控制。 • Yin(1985): • 個案研究是一個實證研究 • 在實際生活環境中研究當前的現象 • 其現象與環境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楚顯著 • 使用多種資料來源 • Benbasat, Goldstein & Mead (1987) • 在自然環境中審視一個現象 • 使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收集相關資訊 • 在研究的最初其環境的界限並不清楚顯著 • 沒有實驗控制或操控

  5. 個案研究法重要的特性 1.在自然環境中從事現象的研究 2.使用多種的資料收集方法。 3.分析單位(收集的對象)可能是一個(單一個案)或多個(多個案)實體─例如:人、群體或組織 4.對於每一個實體都深入瞭解其複雜性。 5.個案研究比較適合運用在問題仍屬探索性階段(探索Why或 how問題),尚未有前人研究可循的情況下,甚至分類性研究及假設或命題的提出。

  6. 個案研究法重要的特性 6.沒有變數操弄(manipulation)、實驗設計或控制 7.研究當前的現象,解決當前的問題。 8.個案研究比較適合研究「為什麼」或「如何做」的問題,並可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基礎 9.研究結論(果)的良窳跟研究者的整合能力有相當大的關係。

  7. 個案研究法重要的特性 10.改變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方法可以發展一些新的假說 11.個案法不預設研究變數、及何者為自變數、依變數。 總之,個案研究是一種將研究注意力集中於單一環境中所可能發生之各種變化的研究。

  8. 個案研究法適用範圍 個案研究是一種質化的研究,其目的不在操作變數或驗證假設,來回答問題;而是探討問題中的複雜性,從研究對象本身來了解其行為。 概括的說,其適用範圍如下: • 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論基礎的問題。 • 某些特例顯然與理論相矛盾時。 • 適合於捕捉研究個案中人員的知識並發展理論。 • 研究How及Why的問題。

  9. 個案研究法適用於資管研究 資訊管理是一新興研究領域,缺乏自身理論基礎,而資訊科技引進組織日新月異,每年有許多新的研究主題等待研究,前人之研究又極少或沒有。因此,個案研究極適合用在資訊管理研究領域,用以了解現況並衍生假說的研究問題。例如,群體支援系統如何成功的運用在一組織,及其成功關鍵因素為何之研究。

  10. 判斷是否適用個案研究的準則 • 是否只能在自然環境下進行? • 是否為當前事件? • 是否毋需控制或操弄? • 是否已有理論基礎? • 是否變數太多其他研究法無法掌握?

  11. 個案研究法適合的研究問題 • 個案研究一般而言適合研究當前較新的、未曾有許多人研究或無堅強理論的研究問題,且是自然現實環境下的研究問題。 • 最適合個案研究策略的研究問題經常是對調查設計、實驗設計之觀察值數而言,其研究牽涉的變數太多之情況。

  12. 個案研究法適合的研究問題 Bomona(1985)曾將研究目的分成四個階段,其中有幾個階段可用個案法: 1.探索階段:此階段旨在探索澄清研究計畫問題及假設,故特別適合用個案研究法。 2.設計階段:此階段旨在了解假設所需的資料,並建立研究模式。 3.預測階段:此階段旨在測試假設以推論母群體,故較適合用調查法或實驗法。 4.質疑階段:此階段旨在找出極端個案以限制結論之通用性,故此階段亦可採用個案研究法。

  13. 個案研究法適合的研究問題 Yin(1984)將研究分成四階段,其中幾個階段可用個案研究法: 1.敘述階段:此階段可用單一個案或多個個案來敘述問題。 2.探索階段:此階段可採用多個個案來探索 3.假設檢定階段:此階段可用實驗法或調查法 4.實証、解釋階段:此階段可採用多個個案法 5.質疑、解釋階段:此階段可採用單一關鍵個案

  14. 個案研究法的研究設計 1.確定個案研究適合研究問題的特性。 2.確定研究計畫目的(結論?證明?) 3.決定用單一或多種個案,並說明理由 4.說明所挑選之多個個案之理由及其特性 5.研究實際情況與預期結果不符,重來? 6.決定資料蒐集之方式、訪談對象、分析單位、問卷母體、與衡量工具 7.決定資料形式(質或量)及分析方法

  15. 個案法之資料蒐集方式 • 訪談(開放式或封閉式問卷) • 親身參與 • 觀察法 • 組織內部資料 • 書面文件(正式報告、公文、剪報資料等) • 檔案分析

  16. 個案研究法之資料分析 一般將訪談內容或蒐集之資料寫成全文方式,進行實證分析,常用的方法: • 內容分析:對全文執行編碼分類,計算次數。常用分析單位包括:意有所指的言詞、實體單位、句法單位、主題單位、辭幹單位。 • 口述語意分析:要求受試者出聲思考,錄音轉成書面語義報告,再予編碼,並作統計分析。 • 腳本分析:Abelson及Schank研究人工智慧,發現人類知識乃以腳本方式儲存。

  17. 12.4 個案研究法的實施步驟 1.選擇問題2.確定目標及分析單位 3.提出命題 4.參考文獻 5.設計程序,可採單一個案或多個個案 6.收集資料(訪談、問卷、親身參與、觀察、文件、檔案…) 7.資料分析 8.解釋資料 9.導出結論 10.撰寫報告

  18. 12.5 個案研究法常犯的毛病 1.未說明「研究目的」,對研究問題未定義清楚 2.未說明為何選用此「研究對象」 3.未說明為何「選擇單一個案或多個個案」 4.未說明「分析單位」(如個體、組織或系統) 5.未說明「資料蒐集方法」(如訪談方式、對象、工具) 6.大都以追述方式(問受訪者經驗及記憶)蒐集資料 7.受訪者提供資料的偏誤 8.研究者的偏誤:預設立場去篩選資料

  19. 如何提高個案研究法之內部效度 • 有效控制其他干擾變數:個案研究仍可對其他變數做某種程度的控制,採用自然控制法。 • 個案研究之推論要合乎邏輯:應採用正式的邏輯推理,先深入研究相關理論,再加以引用,推論產生一個關聯模式,更有深度。 • 最好能對研究結果做「複驗」 :就個案的結論或提一個理論予以複驗,可採用混合定性或定量方法。

  20. 如何提升個案研究法之外部效度 • 任何一項研究,不僅要陳述研究結果,且盡可能要根據本研究結果下一個概括性的結論,即所謂的規則化。 • 雖然單一個個案研究無法下一個概括性的結論,但我們可採用多個個案法來比對,提升個案研究的外部效度。

  21. 12.7 採用個案法研究論文之評述 1.研究目標與研究問題 • 有無清楚交待研究問題及研究目標?並且研究內容與結論是否與主題相符? • 研究問題是否為了探索某一新的問題域領?或其相關變數之數目多、複雜度高?變數的操弄是否很因難、或是在找特定個案以否定(限制)既有理論之適用範圍?若是基於上述考量,研究者因而沒有採用其它研究法,此時改採個案研究才是適當的。

  22. 2.理論基礎 • 研究問題最好具有相關的理論基礎,以免漫無方向的搜尋。 • 研究假說是由相關理論所演繹出來?研究模式中所有變數是否都已完全掌握? • 有無研究命題引導研究方向、資料收集及分析? 3.分析單位 • 分析單位(人、組識、資訊系統…)是否釐清,交待清楚?

  23. 4.資料收集 • 資料收集方式是否恰當? • 是否有採用三角驗証法(不同資料、研究者、理論、方法之間的交互驗証)? • 是否清楚交待多個個案之間資料收集之先後關係? • 有否交待訪談對象如何挑選?是否合理? • 是否有受訪者、研究者之偏誤產生?

  24. 5.資料分析 • 是否建立資料分析之標準?以使不同研究者之比較分析具有一致性。 • 是否充份應用可以採用之資料分析方式?包括內容分析、口述語意分析、腳本分析。 6.文章格式 • (1)架構要清晰。(2)用詞要恰當、文字說明要容易理解。

  25. 7.研究推論 • 推論合乎邏輯? • 推論前有無界定其研究命題、或對既有理論作限制。 • 結論是否與研究主題相呼應? • 區位謬誤:將研究結論應用到不同分析單位上 • 化約:過份強調某變數,導致忽略了其它重要的變數 • 是否採用理論來解釋及串聯証據。 • 結論是否具有創新性。

  26.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