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28 Views
创新培养工作机制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 30 年的壮阔历程,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 9890 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的 33.7% 。其中高级工 1810 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 429 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 22.6% 。.
E N D
创新培养工作机制 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的壮阔历程,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的壮阔历程,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的33.7%。其中高级工1810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42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2.6%。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的33.7%。其中高级工1810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429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22.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向制造业大国不断迈进的步伐加快,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至今尚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尴尬。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向制造业大国不断迈进的步伐加快,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至今尚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的尴尬。
一是加速产业转型,需要创新培养工作机制; 二是实现促进就业稳定,需要创新培养工作机制; 三是适应人力资源需求变化,需要创新培养工作机制。
“ 职业培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扩大就业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二者以劳动力市场为核心,紧密结合。 ”
一是做好市场调查,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的布局。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从管理层面来说,要完成两个转换: 一是将实现企业岗位工作技能要求转换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内容; 二是实现将社会结果评价转换为院校过程评价的目标。
从专业角度来说,实现五个取代: 一是构建以职业活动和企业需求为主导、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主导、学科系统体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是以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取代传统的学科课程;
三是以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职业功能模块教材取代纯理论的学科教材; 四是以学员、实训中心、实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代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五是以阶段考核和校企联合考核取代学校一次定音的考核。
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势必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的典范,并由此引领整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迈向科学发展之路。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的方向,势必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的典范,并由此引领整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迈向科学发展之路。
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交流,在创新培养工作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交流,在创新培养工作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