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42 Views
形变 Glauber 理论计算反应总截面. 郭文军 1 ) 刘建业 2 ). 1 )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 1. 研究背景. 2. 理论依据. 3. 研究结果. 4. 总结. 报告内容. 研究背景. Neutron halo in deformed nuclei , Shan-Gui Zhou, Jie Meng, P. Ring, En-Guang Zhao ( 2009 ) 利用形变的相对论 Hatree Bogoliubov 理论研究了形变核中的晕现象
E N D
形变Glauber理论计算反应总截面 郭文军1) 刘建业2) 1)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 2)中国科学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
1 研究背景 2 理论依据 3 研究结果 4 总结 报告内容
研究背景 • Neutron halo in deformed nuclei, • Shan-Gui Zhou, Jie Meng, P. Ring, En-Guang Zhao (2009) • 利用形变的相对论Hatree 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形变核中的晕现象 • 2. Nucleus-nucleus reaction cross-sections for deformed • M. Y. M. Hassan , M. Y. H. Farag • Phys. Scr., 78, 045202, October, 2008 • 库伦修正的Glauber理论,三特殊方向总截面
研究背景 3.Effect of in-medium NN cross section and finite range force on the reaction cross section for a deformed target nucleus M. Ismail, M. M. Osman, H. El Gebaly Phys. Rev. C 69, 014606 ,2004 考虑介质效应和零程相互作用的Glauber理论
研究背景 将Glauber理论应用于低能核-核反应总截面的计算,需要对Glauber理论进行一些修正:目前文献中见到的修正有十多种:库伦修正,介质修正,质心修正,核修正,量子修正,零程修正,同位旋修正,形变修正。 其中大家普遍采用了库伦修正和介质修正,另外根据不同的反应道,采用其它一些修正。 对于形变核-核反应道采用形变修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研究背景 利用Glauber理论计算反应总截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给出炮弹和靶核的密度分布。核的密度分布有这样几个来源:对于晕核,大家普遍采用两体三体模型:稳定核+晕的结构给出密度分布;对于形变核,文献显示国外学者喜欢用势函数给出;对于一般核我们可以采用RMF和SHF理论给出密度分布。
理论依据 我们以前的研究利用考虑了量子修正、库伦修正、同位旋修正的Glauber理论计算,计算了大量的(晕)核-核反应总截面,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理论依据 现在将Glauber模型扩展到计算形变(球形)核-形变(球形)核的反应总截面,考虑到一般形变核质量数稍大,量子效应较弱(计算结果得到证实)在新的计算中没有考虑量子修正 为了理论模型的自洽,核的密度分布没有采用势函数的形式,完全采用RMF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在没有任何可调参数的情况下计算反应总截面
理论依据 形变参数 实验结论 变形核密度分布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形变Glauber 理论 反应总截面的计算
研究结果 形变参数
研究结果 变形核与球形核反应总截面的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 变形核与球形核反应总截面的计算结果
研究结果 Al同位素反应总截面计算
研究结果 Al同位素三个特殊方向的反应总截面
总结与展望 1.引入形变后反应总截面有所改善 2.Glauber模型需要进一步修正 3.对于误差较大的核,可能存在特殊的结构和密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