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瞭解 ERP 系統的基礎:主題

瞭解 ERP 系統的基礎:主題. 瞭解 ERP 系統為僅能改善公司資訊系統的效率 瞭解 ERP 系統擁有企業的利益 瞭解 ERP 的歷史與發展. ERP 市場. ERP 市場是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之一 10 億營業額公司有 34.5%( 美國生產存貨控制學會 ) 計畫使用 ERP 系統 2002 年 AMR 研究 ERP 軟體銷售已達 1800 億 預計 2010 年 ERP 市場將達到一兆. ERP 系統. 是公司的一項主要投資,花費從美金五萬至高於 1 億美金都有

de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瞭解 ERP 系統的基礎:主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瞭解ERP系統的基礎:主題 • 瞭解ERP系統為僅能改善公司資訊系統的效率 • 瞭解ERP系統擁有企業的利益 • 瞭解ERP的歷史與發展

  2. ERP 市場 • ERP市場是成長最快速的市場之一 • 10億營業額公司有34.5%(美國生產存貨控制學會)計畫使用ERP系統 • 2002年AMR研究ERP軟體銷售已達1800億 • 預計2010年ERP市場將達到一兆

  3. ERP 系統 • 是公司的一項主要投資,花費從美金五萬至高於1億美金都有 • 應用各種商務正當化包括:更換許多(數不清)的舊系統,減少從訂單至出貨的循環時間,降低生產/作業的時間。及時的線上的作業數據使得經理(管理者)做出更好的決定及改善對客戶需求的回應 • 17個國家,117公司的樣本報告顯示:34%滿意使用ERP,58%尚稱滿意,7%有些不滿,1%不滿意

  4. 何謂 ERP • 用來管理企業數據的軟體 (software package) • 協助企業處理供應鏈,接收、存貨、訂單、生產規劃、送貨、會計、人力資源等工作。 • 一組軟體系統允許一個公司將主要商務程序自動與整合,共享共同數據及實務於整合企業上,以及時的環境產生及獲得資料。

  5. 何謂 ERP (續) • 整合全企業資料支援財務、人資、製造、後勤、業務、行銷等工作。 • 最具挑戰的議題之一是軟體強制加入到組織程序上時,亦就是每一組織必須面對是否需要修改是一個明顯的挑戰。 • 導入最佳實務(應用ERP的最大錯誤就是設計一個新系統使其工作於環境中)正好是最好的方法來呈現一個程序

  6. ERP的發展(演進) • 1960年大部分軟體元件擁有存貨控制系統功能 • 1970年,導入MRP物料需求規劃系統以物料需求清單,應用於生產零件的生產排程 • 1980年,MRPⅡ系統(增加財務系統) • 1990年,MRPⅡ整合了製造執行系統 • 1990年後期,ERP以提供應鏈整合製造

  7. 整合系統的方法(門徑) • 建立一個共同系列的支援企業運作的應用程式 • 通常需要企業再造使得程序能與ERP軟體配合 • 有限的客製化可使ERP軟體交易更新和階段式執行 • 克服非整合數據及獨立系統的沒有效率,藉由提供整合數據來同時支持多重商務工作。

  8. 部門之好處 • 整合企業觀點來看:最大產生資料,最小反應時間,促使決策階層降到適當的階層,適時提供資料決策者,整合資料涵蓋整個供應鏈,亦就是花費減少,價值減少,改善作業能力。 • 業務:增加效率導致低的報價,減少前置時間,改善顧客需求之整體反應。 • 製造:同步工程意謂較快的產品設計和生產。

  9. 部門之好處 (續) • 使用期限:可得到顧客服務歷史資料和零件的保固數據,顯示售價的正確。 • 付款:供應商能更迅速且正確的收到款項。

  10. 系統的好處 • 清除保有矛盾數據和造成分裂的舊系統 • 容許分享和監視全組織之資料 • ERP系統是e-商務的基礎 • 標準化 • 獲得競爭的好處 • 改善供應商和顧客間之互動

  11. ERP 模組 • 銷售訂單程序,採購、生產規劃、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人力資源。 • 最流行模組為財務和會計。 • 大部分公司用一個單獨ERP而不是從不同ERP廠商選擇不同模組。

  12. 設計的另類選擇 • “Vanilla”應用指使某一廠商完整的一套好處:所有工作範圍之完整整合,企業 程序之再造。 缺點:花費高且耗時。 • 選擇ERP模組: 好處:花費較低及耗時較少。 缺點:缺乏完整數據整合,有限的使用。

  13. 設計的設計的另類選擇(續) • 自行建立 好處:根據自己需求建立系統,不會 與競爭者使用同一廠商軟體。 缺點:耗時切耗費資源,花費高且貴有風 險,可能不會獲得競爭上的好處。 • 維持現有舊系統 好處:熟悉 缺點:可能不利於競爭 • 在美國及瑞典曾調查ERP的使用,使用單一套件是最多共同的作法(Table1-9)

  14. 關於ERP商務案例 • 存貨減少(可觸知的利益) • 資料減少(不可觸知利益) -資源配置 -仍可導致可觸知利益因為讓公司有更好的條件贏得合約,增加營業額(藉減少成本)

  15. 關於ERP成本-效益分析 • 決定使用ERP是一項商務投資決定,如同決定投資興建倉庫,聘用一個執行長或是訓練計畫的投資一般 • 應用ERP的主要花費在軟體及顧問 • 可用淨現值法來做成本-效益分析,亦就是考慮一段時間的幣值

  16. 關於ERP成本-效益分析 • 適當的估計期間為五年,因為應用ERP至少三年。 • 投入成本可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成本 不可回收-硬體、軟體、顧問、訓練、使用 可回收-證照、維修、團隊、專案管理時間

  17. 維持競爭力的優點 • 為了實現投資ERP系統的投資報酬率,應該產出一個策略性優勢。 • 如果所有產業都已使用ERP,那優勢就在於用的比別人好。 • 另一方法就是比其他競爭者更早使用新版本 • 核心作業使用Vanilla Modules,特殊作業用客製化模組 • 如果產業大家都用,可能不易看出競爭力上的好處,但是至少透過使用ERP可以得到,因為最佳實務的使用,所獲得的好處,例如減少循環時間、改善資訊正確及速度和獲得較佳之財務管理。

  18. 使用ERP系統的挑戰 • 90%專業落後和超過預算,平均10.6百萬元,23個月完成使用ERP • 應用多重階段的方法 -Mar kus:3階段,專業、試用、全面上線 需執行到最後階段才能顯示出益處 -Parv & shanks:4階段,規劃、流程再造、設計構型和測試 需實行到最後兩階段才能顯示出益處 -Holland & Light:使用ERP成功後再增加高等模組後,益處才能顯現。

  19. 結論 • ERP系統透過自動化及整合企業程序能改善組織的效率 • ERP系統允許數據和資料的分享,透過整合組織 • 部門益處包括增加效率,快速設計,生產和正確 • 應用ERP系統協助組織獲得和維持競爭力益處

  20. 第二章 主題 • 認識與ERP系統發展有關的因素,包括商務程序再造、主從式網路系統、整合資料庫的出現 • 再重新設計商務模組時,瞭解程序模組原則

  21. 再造工程 • “工廠農莊”透過使用科技造成美國農業革命 • 技術+新程序才是造成生產力改善得主因 • “再造工程”定義是基本的重新思考和徹底的重新設計商務流程,來達到引人注意的改善於現在重要的能力 • 要瞭解再造工程需先瞭解價值鏈關係,再造工程致力於於重新設計公司的價值鏈 • 價值鏈包括主要及次要活動(資訊系統) 主要活動:內部後勤、操作、外部後勤、行銷服務 次要活動:組織、人力資源、技術、採購

  22. 動機為了再造工程 • 因為客戶複雜,撤銷規定和增加競爭力 • ERP能夠導入程序改善及程序之再設計 • 對市場需求的反應和針對顧客之需要,需要快的反應時間,簡單化和程序整合

  23. 商務程序再造工程 • 福特公司付款系統在再造工程前: -採購、接收和付款系統資料庫獨立,接收物料是接收一部分時會造成付款問題 • 再造工程後三部門使用同一個資料庫付款系統僅付已收到部分 • 打破過去過時的規則 • Xerox公司應用同步工程,共同資料庫減少產品發展前置時間和改善市場需求之反應

  24. 商務程序再造工程(案例研究) • 福特公司付款系統:採購、接收、付款共同使用一整合式資料庫 • Xerox產品發展:同步工程、共同整合式資料庫、電腦輔助設計 • Wal-mart存貨管理:讓供應商根據銷貨趨勢補貨 • HP採購程序:中央量購議價,使用決標價的資料庫

  25. 商務程序再造(續) • 分權給需決定的階層,有效反應顧客的需求,進而使組織扁平化 • 應用資訊科技,使得新的再造工程程序變得容易 • 工作的重新設計: -Mutual Benefit Life 之”顧客服務代表“ -IBM 的 “deal structurer 這些新位置給予某種程度的決定權

  26. 程序模式 程序模式包括五個主題: • 商務程序:顯示完成之商務活動 • 資料庫:儲存商務程序所需之資料 • 資料流:程序間資料的流動 • 組織單位:程序發生的地方 • 事件:程序的啟動和結果的產出

  27. 程序模式的案例 • Neighborhood Food Cooperative是一個供應訂購食物合作社 • 每週一個循環 • 會員繳交採購清單、合併清單、電話訂購、供應商報價確認、供應商送貨、分裝給每位會員、會員取貨,收到帳單、會員付款並繳交下次採購單、合作社付款給供應商(10工作天)

  28. ERP模式支援之最佳實務的基礎 • 再造工程之程序模式,描述改善程序之改變 • 整合資料使用於多個程序與結構改變 • 結構改變使流程順暢並獲得最大生產力 • 看見新流程與舊流程的差異是很有用的因為可給每個人機會去分析在使用ERP後工作流程,工作系統及工作結構的改變

  29. Reliable Finance Company (RFC公司案例) • RFC在1890年起源於中西部的一個小鎮,承擔商業銀行不願收取較高利率的風險 • 公司擴張需要重新設計現有系統,規劃三年內由現有178家營業點至400家,8年後擴張至1000家 • 需要強化資訊系統並簡化貸款申請系統,由原來10-13天減少至2-3天的審查時間

  30. 再造工程之失敗 • Rosenthal 認為: -應用“零缺點”的方法執行程序之再設計與離開原來的現況 -專案的方向太侷限於某個方向 -專案的範疇過大

  31. 資訊科技使得ERP容易執行 • 主從式架構使得ERP能力提升及易於控制 • 整合式資料庫 -減少重複,增加資料一致性 -同時支援多重功能需求 -資料維護可由不同應用模組執行 -資料庫管理系統 -改善資料完整性 -中央資料的行政管理 -改善控制

  32. 程序企業 • 改變管理的結構 -程序所有者擁有程序的責任 -強化團隊合作 -少量的朝向程序標準化 -專注於目標的達成

  33. 結論 • BPR允許組織去重新思考和徹底的重新設計商務的程序 • 商務活動的程序模式改變組織管理之架構 • ERP系統藉由IT會變的更容易使用 • 程序的標準化和加強團隊的合作

More Related